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政治课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2020-03-04 12:45:45甘肃省天水市第九中学杨志远
关键词:主渠道树人政治课

■甘肃省天水市第九中学 杨志远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确立了德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而高中政治课是塑造学生品格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渠道,所以,政治课教学对于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十分关键。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反思当前高中政治课在学生德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分析在授课形式、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成果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探索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并使得政治课教学活动契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完成对学生品行与人格的塑造,使之在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方面达到理想高度。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

(一)政治课的德育作用

目前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包含哲学、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教材的编排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为拓展探究范围、丰富教学模式提供了大量素材。例如在经济生活必修的第一单元,从学生熟知金融基础知识入手,引申到了市场经济规律及其作用机制,讲到了对学生日常生活有直接影响的价格变动问题,进而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了消费领域,显现出了导入问题、深入探究到联系实际和展开反思、讨论的清晰思路。

(二)发挥政治课德育主渠道作用之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意义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化育人的宗旨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转变,确立了德育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并且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将德育融合到了所有教学活动中。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政治课自然被赋予了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使命,在围绕教学大纲完成学科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只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全面渗透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等德育内容,才能基于经济、哲学等领域基础理论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中没有有效渗透德育内容

虽然教育界普遍认同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定位,但高中政治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教师、学校都难免围绕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安排教学活动。所以,教学中更加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和解题训练,而忽略了引领学生运用教材中所介绍的理论、方法去探究身边的问题,割裂了政治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实践,起不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对固化和单调

在大部分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强调和反复讲解教材中所涉及的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不仅无益于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反而使其疲于应对诸如分配制度、哲学的基本问题等抽象概念。所以,目前的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一方面没有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社会生活案例建立联系,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另一方面则囿于刻板的授课模式,制约了政治课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与立德树人的理念相悖

科学的教学成果评价标准体系有助于客观衡量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让教师可以及时总结教学计划设计、执行过程的得失,从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持续优化教学策略和改进实践方法。目前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评价虽然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指标,但仍然缺乏规范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例如部分学校分别明确了考试成绩、学生日常学习表现所占比例,体现了贯彻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意愿,但评分标准与评价流程并不明确或不够科学,不能客观反映政治课教学对学生人格、品行的塑造和改进成效。

(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高中政治课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对学科基础理论及其实践应用方法的探究中,才能使其基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感知到的信息内化为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而且体现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从而具备辨识是非、坚守信念与原则的能力。但目前在高中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由于实践环节缺失、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不足,导致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两个层面都没有深入参与。

三、强化政治课德育作用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中政治课教学是实施德育、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化学生并塑造其品格的主要责任。所以,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十分必要。首先,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个人内在修为,结合教学活动需要,不断拓展和更新专业技能与知识结构,以便根据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育理念;其次,提升政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还可以直接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以言行感召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借此构建和学生群体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在课堂内外就与政治课相关的社会问题、现象和思潮展开建设性的对话,成为学生观察、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导师。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素材

目前使用的高中政治课教材的知识点结构、素材选择都非常科学和富有深意,教师应凭借对学生认知经验和已有知识结构的了解,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思路和教育素材,把政治课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起来,在课堂上顺利引申到对学生感兴趣的议题的讨论,促成自主探究和推动学生开展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新接触到的理论探究熟悉的事物、现象的本质。例如在哲学生活必修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导出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内容,分析在学生熟知的事件中不同人物所展示出来的智慧和价值观,从而伴随这一单元的教学进程,逐步引申到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时代精神等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从哲学专业的视角审视现实社会问题,深化对为人处世之道、公共道德准则的认知。

(三)策划和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是高中生获取社会经验、将对思想道德的认知映射到行为中去的有效途径,既有助于强化其意志和增加情感体验,又能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客观地评价德育成效。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的资源特点和环境条件,在特定单元的教学中安排实践活动,以带领学生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展览、造访传统文化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相关问题;其次,政治课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开放性的实践学习任务,例如针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展开调查和访谈,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社会生活经验探究现实问题,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对思想道德问题的认知能力。

(四)将政治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校园文化对学生品行的影响极为深远,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政治课教学活动,则可以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创建和传播,对学生实施隐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既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又能让政治课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在政治课的课堂上以校园文化作为议题和素材,在文化创新及传承等内容的教学中,结合学校的社团活动展开深入探究,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热点的产生、传播规律进行研究,拓展在相关领域的学识,对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传承规律产生感性的认知;其次,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有目标地推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在中华文化相关章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联系校训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收集资料和阅读典籍,探究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强化其对传统与当代先进文化的认同。

(五)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

针对目前高中政治课评价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学校应组织教研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围绕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分析现行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完善策略。将明确教学成果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作为首要任务,把学生对思想道德问题的认知、个人情感体验和实践行为全部纳入考察范畴,并且以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统一标准,在评价方法与流程设计方面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标准与规则的制定中,以便对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品行做出客观又人性化的评价,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落实。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确立,体现了近年来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也赋予了高中政治课教学更加重要的德育使命,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强化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主渠道树人政治课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现代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5-30 08:48:00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2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0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06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