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东校区 518000)
陶行知指出:“为了能够推动中国的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对科学人才的树苗进行培养,如此才能将此目的顺利达到。”数学学科在对科学人才进行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确保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当作一项重要教学目标。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的身影,而提高数学素养则对学生深入学习、迅速适应社会、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极为有利。所以,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以课堂为基础,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需要和生活实际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有机结合小学数学和实际生活,充分体现数学学科价值。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既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也能够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以加法知识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核对最近一次到超市购物的开销,运用加法知识,把生活中的问题切实解决。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张超市购物单到学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其展开运算,比较谁用的钱最少,谁用的钱最多。这种活动能够把学生的兴趣很好地激发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众多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当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学和乐是密不可分的。”这是陶行知先生从自身丰富的教育经验中得到的结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上把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与数学素养。
以“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图形的运动有利于培养其数学素养和空间想象能力,但部分学生在学习此部分知识时,很难直观地了解其运动的具体形态,进而也就很难提高数学素养。这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的相关功能,把复杂的图形运动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便能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更加清晰、直观的理解,这种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极为有利,可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其眼球,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开展数学教学,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越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显著。”由于小学生对游戏十分钟爱,教师在教学时可将一些数学游戏引入其中,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使其数学素养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0”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树吗?是否摘过苹果?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带来了一棵十分独特的苹果树。苹果树上一共有五个苹果,每一个苹果上都有对应的数字,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数字,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然后说一说剩余的苹果数量。”摘完苹果后,教师再问学生:“现在树上还有几个苹果呢?”通过构建以上游戏教学情境,就将本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适时引出。借助创设游戏情节,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经常运用的、具有实效性、创意性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讲授部分数学知识,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小组学习,既可以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还可以使其思维得到锻炼。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探讨问题,优势互补,不仅有利于增强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顺利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进而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向学生提问,并先不做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中,分组探讨。
比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明的爸爸早上6点在上海出发,平均车速为55km/h,下午4 点到达南京,请问上海到南京的距离为多少?本题涉及“千米的认识”,由于学生已经了解过千米的相关概念,此时再让学生在小组之中对解题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了解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在此过程中得到启发,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教学做合一”属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原理,衍生于他的哲学思想(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又能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和新课标要求相符。新课程改革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给予学生鼓励,让其积极动手实践。就学生而言,只有他们亲手操作了,才会深刻理解此知识点。
以“认识三角形”相关知识为例,教师需引导学生对三角形进行理解,掌握其高、底的具体含义以及有关特点;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学习时,可加强自身的表达与观察能力,这些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及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针对以上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教具,要求其用小木棒拼摆三角形,之后将高找出来。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旁边认真观察,提供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三角形的特点。借助此方式,既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动手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总之,数学素养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素养,而数学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养成数学素养需要长时间坚持。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给予学生鼓励,让其积极参与到小组探究活动之中,夯实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并对“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进行全面落实,有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效培养与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