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自主识字效率的策略探究

2020-03-04 09:42:03缪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64301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缪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 643010)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总体会认汉字3500 个,会写汉字2500 个。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这占了小学阶段总体识字量的46%。其中,会写800 个字左右,占32%。这就把识字任务集中在了低年级教学。艰巨的识字任务成了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让小学低年级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识字成为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那教师就要在识字上下苦功夫。可单纯的识字又显得枯燥无味,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死记硬背,不仅识字效率低下,而且学生还会产生反感。要让学生乐于认识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就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汉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猜字谜游戏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有饭它能吃得饱,有水它能把茶泡,有足它能快快跑,有手它能轻轻抱,有衣它能穿长袍,有火它能放鞭炮。”学生动动脑筋,很快就猜出“包”,加上不同的部首成了“饱、泡、跑、抱、袍、炮”。体会了这些字的部首和意思的关系,对这几个字的音、形、义就很容易区别了,印象也更加深刻,从而牢牢地记住了字形。如“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站”——“树”;“太阳和月亮哪天一起出来”——“明”;“两人坐在土堆上”——“坐”字;等等。如教“打”“拍”“跳”“跑”等字时,让学生做这些动作,明白提手旁是与手的动作有关,足字旁是与脚的动作有关。懂得了字形和意义的关系,自然就掌握了这些字。

正如陶行知教育理论一样,“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教有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摘苹果、青蛙过河等游戏。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主动识字。“当啄木鸟医生——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更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顶峰,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识字活动变成了趣味游戏。

二、自主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识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前,学生认真预习,借助拼音读课文,圈画出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及其在文中组成的新词。然后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同伴互学,把生字、新词互相读一读。如果读错了或不会读,组内的伙伴会提醒、纠正。最后把识字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互相补充。这样,大家互教互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针对易错、难认的字重点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比较观察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形近字,这要求学生务必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绝不可孤立地识字。把相似或相近的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如《小青蛙》中的“情”“清”“晴”“请”“睛”字,学生很容易混淆。让学生仔细观察,分辨清楚:这五个字的右边都是“青”,读音相似,但部首不同,意义也就不同。“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忄旁;“清”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有太阳,才会天气“晴”朗,所以是日字旁;“请”和说话有关,所以是讠字旁;“睛”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这样在比较观察中区分形近字,学生久久都不会忘记。学会对比观察,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又如“己、已”这两个字,像蛇弯曲的样子。蛇口大开,是“自己”的“己”;蛇口半开,是“已经”的“已”。这样,教学变得有趣、愉快,学生愿学、乐学。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同样可用比较的方法识字。识字就是为了会运用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识用相结合。例如,在教学同音字“坐、座”时,我请学生站起来,然后做“坐下”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坐”是表示动作。教“座”时,让学生指着座位,体会“座”指具体的物品。“请坐”的“坐”加上“广”字头,组成“座”,用“座”字可以组成“一座山”“一座桥”“一座房”等。在分清“坐、座”的音、形、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组词或选字填空练习:同学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写字。通过练习,学生加深了对“坐、座”的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自主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四、结合课外生活,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课外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语文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皆语文,日常生活为学习汉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广阔的识字课堂。例如,电视节目、商店名称、广告牌、物品的包装袋、车站名称、超市名称,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好资源。上课时,教学生看懂课表,在发作业本时认识同学的姓名,扩大识字量。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一些生活物品,说出名称,用卡片贴在相应的物品上,如“沙发、冰箱、花盆”。对这个办法,学生非常感兴趣,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认识了很多汉字,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五、制作生字卡片识字

学生学过的生字很快就被遗忘。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巩固学过的生字。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制作生字卡片,通过玩生字卡片来认读生字。将难认字、易错字摆在一起,在课间当小老师,互相考查,认读生字卡。如果自己不能准确认读,伙伴就教他读会。在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复习生字,牢固地掌握了生字,其乐无穷。

六、加强课外阅读,巩固识字

小学阶段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应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扩大识字量。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指定读一些名著。要了解他们阅读的效果,对认真阅读、有好效果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对读书不认真的学生,加以引导,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讲故事大赛,或者在课堂上对学过的童话故事进行分角色朗读,复述故事。或者组织同年级的词语竞赛、看图作文比赛等。由字到词,再到篇,灵活运用生字词,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

总之,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