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小梅(福建省连城县实验小学 3662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他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习作环境,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情感与情绪感染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热情,才会畅所欲言,才会更加有活力,写出更好的习作。
例如,在教授统编版第八册第六单元《我学会了》的习作练习时,教师为了能够统一教学可以结合习作内容,为学生专门设置一堂实践课。如教学生折纸飞机或制作小画报等,通过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避免了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假大空等问题。而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将真情实感用文字记录下来,锻炼写作能力。另外,教师除了准备统一的实践活动外,还可以安排课下实践任务,如培育一株花、养一条小金鱼等活动。学生通过家长的帮助学会了如何浇花、养鱼等,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家长陪伴的幸福感。同时,学生还能将自己与父母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与心得表达出来,不仅拉近了亲子关系,而且让学生习惯用文字去记录生活,渐渐地喜欢上写作。此外,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鼓励和肯定也是习作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初级习作能力,但是他们依旧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要求评价和欣赏学生的习作内容,多采取鼓励性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习作练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领悟文学的内涵,获得人文审美,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习作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力,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累积习惯,以此增加写作时的内容厚度,让学生敢于去写,并且善用累积,写好作文。
例如,进行统编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我想对您说》习作教学时,教学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法,用书信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培养爱父母的情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父母亲爱孩子的小短片,让学生进入到情感的体验渲染中。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父母此刻就在你眼前,渴望与你沟通,你最想对他们倾诉什么呢?引导学生主动地畅所欲言,说出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将学生代入习作的核心中,以便更好地理解接下来的习作练习主体,让学生行文更加流畅、写作内容更富有深刻情感。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在日常的理解累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累积习惯。比如,可以设计读书清单,让学生根据书目进行课后阅读。同时,教师要定期举行学生间的读后感交流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在读书过程中累积的美好词汇,进行说明解释。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日常阅读累积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日常的习作评价中,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增加一项优词美句的“累积亮点”加分项。通常具体做法是批改评价作业时,注重在学生习作中的语句优美和描写细致的地方多加上一分,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比拼累积优词美句的分数,从而达到习作能力提升的效果。
除了兴趣和理解累积以外,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生活也是习作教学的“好老师”,想要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教学与生活相关联,注重教学中的实践性与观察能力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花时间观察生活,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获取更多的习作素材,并将之运用到实际习作练习中,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和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完成统编版第七册《写观察日记》的练习后,教师可以布置生活观察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家尝试培养一株绿豆芽,从绿豆放入培养皿后开始进行观察,并定期形成观察日记,日记内容必须包含绿豆的生长情况、湿度、温度等因素,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从而通过长期的活动累积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将之运用到习作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生活中的日记撰写,让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发现身边的大小事,美好的、感动的、悲伤的、快乐的,等等。通过这样的生活体验累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习作能力。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习作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写—评—改”四个步骤循环化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未经教师指导的习作,并能有效地展开同学、家长之间的互动式评改。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收获习作经验累积。通过这样的自主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习作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共性问题,吸收各自的习作长处,从而激发出内在的习作创作激情,提升自身的习作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一定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应该以积极的心态不断探索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模式与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的习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习作主题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阅读理解累积习惯,让学生在习作练习中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将习作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捕捉观察生活中的丰富事物,并将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强化学生的习作内容内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后,教师还要积极地启发学生的自主习作学习能力,形成自主性的“学—写—评—改”四个步骤循环化习作练习,最终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习作的水平和语文综合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