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宇 祝庆明 李 杨 范竹雯 郑绍明 柳越冬 严雪梅 陆锦锐 张朝杰 张德鸿 祝之友※
台乌药,主产于浙江天台地区而得名,是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其名首见于唐代的《本草拾遗》,以后历代本草对其多有记载[1]。台乌药性温,味辛、微苦,入脾、肾、肺、膀胱经,有散寒温肾、行气止痛的功效,多用于寒凝气滞所导致的胸腹诸痛证、遗尿、尿频等病症。台乌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属于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然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2],台乌药出现了品种混乱、质量标准不高、产地发生变迁等不良情况,影响了台乌药的合理使用及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笔者检索了乌台药的相关知识,对台乌药在本草中的历史沿革、采集炮制、品鉴方式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旨在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让台乌药发挥更大的价值。
台乌药是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乌药生岭南容州及江南,雷州台州皆产之,而以天台产者为胜。”从此,台乌药之名流传开来。该药在众多医学典籍中多有记载,宋代的《开宝本草》记载其性味归经为:“性温味甘,归肝脾肾经”。
关于台乌药的功效,《本草新编》记载为:“诸冷能除……消积食……解蛊毒卒中……攻女人滞凝血气,去小儿积聚蛔虫”。中医认为,台乌药可以和胃消食,疏散经络,解毒行气驱虫。又如《证类本草》所言:“主……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脊”,是说台乌药具有散寒温肾的功效。《本草求真》记载道:“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记载了台乌药行气止痛的作用。在药材配伍上,医书中也有记载,《本草经疏》记载:“多以香附同用,治女人一切气病”,记载了台乌药可与香附配伍治疗妇科疾病。《本草撮要》记载:“得人参、槟榔、沉香各磨浓汁合煎,治诸喘”,从中可以看出台乌药还可治疗呼吸科疾病[3-7]。乌台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从古到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有关学者[8]在中医结合治疗寒气所致的腹部胀痛的临床研究中应用排气汤,排气汤主要治疗肠粘连引起的轻度梗阻或是胃肠神经官能症,具有行气止痛驱寒的功效,方中的主要药物即为台乌药和木香,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排气汤在寒气所致的腹部胀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也证实了台乌药具有行气止痛散寒的功效。
台乌药属于浙江天台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浙江等地区,其中浙江省天台地区以质量佳、品质优而闻名全国。据有关调查显示[9],目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台乌药多为人工栽培产品,其中以浙江省的台乌药产量最大。近年来,除了道地产区,亦有新产区,但其质量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关于台乌药的栽培,最佳的播种时间在清明节前后,此时的温度适宜,降水充沛,最适合种子发芽生长。台乌药适合生长在海拔500~1200 m,气温在-2~36℃,年降水量1000~1200 mm,年均光照1300~1500 h的地区,适宜选择排水性好、土层疏松肥沃的砂壤土。通常在冬春二季采挖,初夏采集质量最好。采挖后,将须根去除,理净后晒干,商品称作“乌药个”,若将栓皮刮净,切片烘干,叫作“乌药片”。为了保证台乌药的药用品质,目前国内已经制定了规范化的生长技术标准[10]。
台乌药的炮制品包括炒台乌药、酒台乌药、生台乌药等。其中,台乌药经炒制后增强了温肾散寒、顺气止痛的功效。经酒制后增强了温中理气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小肠气滞、喘息等症。台乌药在临床治疗中多生用,将外皮刮净,切成薄片,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多用于治疗胸腹胀痛、膀胱虚冷、喘急气逆、尿频遗尿、痛经等病症[11]。台乌药在古代的炮制方法有醋制、炙制、煅制、药汁制、泔制等法,现代通常使用生品切制,有时候也用炭制和酒制品。
关于台乌药的品质鉴定,主要有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及显微鉴别。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有,根部为纺锤形、质地较为坚硬,横切面为棕白色。气味芳香,味微苦、辛、清凉。显微鉴定的主要特征为根部的横切面木栓层由木栓细胞组成,多为破裂状。皮层为薄壁细胞。根的一大部分是木质部,具有明显的年轮,导管较少,呈现为圆形。理化鉴别的方法为取台乌药粉末2g,加入10 ml乙醚,摇晃15 min,过滤,将滤液分为2份,每份2.5 ml,放于蒸发皿中。乙醚挥散后,加2滴浓盐酸于蒸发皿中,呈现出淡红色。加2滴浓硫酸在另一份蒸发皿中,呈现为深棕色[12]。相比于传统道地产区台乌药,当前的台乌药质量明显偏低,且品种不纯、混杂,市场上主要的混淆品为荆三棱,目前已经进入了药材市场。这两种药材在植物形态上有一定的区别,但经炮制后药用部位较为相似,区别较小,所以容易混淆。此外,不同的自然环境、栽培技术、管理方式等因素对台乌药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对台乌药进行品质鉴定时,只依靠当下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传统鉴别方式,很难对药材的品质做出全面的评估。依据科研的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建立一套完善的,高度敏感的品质鉴定体系,有赖于未来的进一步研究[13]。
道地药材主要指那些品质优良、产量大、产出稳定、临床效果显著且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的药材。目前,国内市场上常用的中药有500多种,而道地药材占比达40%[14],台乌药是闻名中外的浙产道地药材,具有非常悠久的药用历史。然而,近几年,台乌药的产区出现了变迁,究其原因主要有[14]:①为了提高药材的质量,不顾当下现有的技术条件,人为引种导致品种混乱。②台乌药属于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治疗效果突出,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原产地满足不了当下的用药需求。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人为了取得利润扩大种植面积。
我国古代众多医学典籍对台乌药的功效都有过记载,历代说法各异。结合大量的当代中医临床实践,并参考众多古代中医文献,本文对台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做了简单总结,现代研究发现,台乌药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生物碱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抗炎、镇痛作用。据调查研究显示[15],台乌药的水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功效,其正丁醇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最强,对风湿类炎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②改善心血管系统。台乌药可以加快机体的血液流速,促进心肌及大脑皮质兴奋,有利于呼吸顺畅,还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三磷酸腺苷通道,起到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16]。③改善消化系统。台乌药的提取液会刺激胃肠激素的分泌,使胃平滑肌和幽门运动兴奋,促进胃窦运动。台乌药的提取物可以有效对抗乙酰胆碱、磷酸组胺所导致的胃痉挛。另外台乌药的水煎液对胃溃疡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7]。④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台乌药可以促使大脑皮质兴奋,有助于改善大脑的记忆及学习功能,促进呼吸功能,对癫痫发作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8]。⑤保护肝脏。在动物实验中研究显示[19],台乌药中的黄酮成分对小鼠的血脂升高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小鼠的脂肪肝。⑥防治肾病、糖尿病。在动物实验中[20],台乌药的水提物在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中,可扩大肾小球面积,增加细胞数量,使肾小球纤维化指数显著下降。此外,台乌药可以减缓肾病、糖尿病的发展,同时对糖代谢及血压没有影响。⑦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作用。台乌药对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台乌药的水醇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对艾滋病毒整合酶的活性也有抑制作用。台乌药的提取物作用于小鼠后,诱导其产生了细胞生长的抑制因子,对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1,22]。
凌东升[2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研究中使用了天台乌药散,方中的台乌药止痛散寒、行气疏肝为君药,寒气侵袭肝木,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上行则呕吐,气血不调,瘀滞不通则痛。本方从肝胃的角度论治,对肝气犯胃型胃痛疗效显著,其有效率为94.56%,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还可用加减天台乌药散治疗浅表性胃炎。孙有松[24]在脾胃虚热型胃炎的治疗中应用了百合乌药汤联合平胃散,百合乌药汤主要由台乌药和百合组成,其中台乌药舒肝顺气、止痛行气散寒,百合清热养阴,此方经常用于脾胃病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百合乌药汤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疗程结束后进行随访,患者预后良好,食欲好转,没有复发。有学者[2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中应用了乌药汤,乌药汤具有和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来治疗由气血瘀滞导致的痛经,台乌药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是方中的主药。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预后良好,没有复发。中药方剂的组成讲究“君臣佐使”及“辨证施治”原则,所以每一味药材的选择都有其自身的药理特性,上述研究表明,台乌药在脾胃病及经期疼痛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印证了台乌药具有舒肝和胃、行气止痛的功效。
本文对台乌药的历史沿革、采集炮制、品鉴方式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当下存在的品鉴体系不完善、质量标准不高、场地出现变迁等不良近况,旨在汇集台乌药的药用价值,并发现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下的问题,确保台乌药品质优良,更好的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