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

2020-03-04 05:24孙俊颖
教育观察 2020年8期

孙俊颖

(广州市番禺区北城幼儿园,广东广州,511400)

绘本是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即图文的相互关系,进行叙述故事内容、表达作者意思的图书。[1]美国绘本大师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这样形容绘本中图与文的关系:“绘本像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能存在。”这形象地说明了绘本与一般图画书的区别,正是绘本中图文之间的紧密相关,使绘本的内涵与外延特别丰富,这也是目前幼儿园如此偏爱绘本的原因。

本课题在进行绘本主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开展绘本主题活动时,绘本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种类的绘本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选择绘本主题资源时,应当慎重考虑。周兢认为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要重视阅读准备,只有教师分析好绘本故事,才能更好地进行绘本教学。[2]因此,教师应该“研”绘本,而“研”的第一步是根据绘本的特点和内容,将绘本进行分类,进而根据其类别特点,采取对应的策略进行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一、绘本中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吸收知识的过程,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表现。[3]冯晓霞指出,深度学习是过程中的学习,是学习者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应用的过程。

绘本故事中传递的内容非常多,教师需要研究绘本,采用恰当的手段组织幼儿学习绘本,幼儿通过欣赏绘本故事,观察图画,产生情感的体验,迁移已有经验,在故事欣赏中发展思维能力,[4]而这一过程正是冯晓霞所说的深度学习。

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一般遵循从生活情境中引入、幼儿观察绘本图片并对绘本讲述的故事情节进行猜想、表述等。这一过程是幼儿将自己代入绘本情境,主动思考、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与绘本故事进行联系并重新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产生的新经验也会迁移到生活中。这是利用绘本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途径,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取经验的深度及广度,则取决于教师如何利用绘本组织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本文所提出的组织绘本主题互动。

二、绘本的种类

关于绘本的种类,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有人提出绘本可以分为情绪类、语言类、创造力类、社会性类、艺术类和健康类。[5]大多数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也经常将绘本这样分类。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分类是按照绘本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区分的,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的读物。这种常规的分类方式是教师刚刚接触绘本这一教学资源时需要学习和使用的。但在开展绘本主题活动时,如果仍然使用这种方式来对绘本进行分类就很难达成绘本主题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笔者认为,从绘本主题中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这一层面来讲,绘本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系列绘本

系列绘本呈现的是发生在特定的某一或某几个主角身上的一系列的故事,如《小鸡球球》《青蛙弗洛格》等。系列绘本涉及的内容很广,是主角(们)成长过程中的故事集。

(二)主题绘本

主题绘本是关于某一特定主题的绘本,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开展活动的需要选择。主题绘本有助于幼儿自主阅读或亲子阅读的活动开展,让幼儿进行主题探索、实现主题目标。例如,关于爱的主题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彩虹色的花》等。

(三)具有丰富内涵的绘本

这种绘本是指某些内涵特别丰富的,可以引发幼儿深入学习以及有充足探索空间的绘本,如《地下100层的房子》。

以上几类绘本在类别上没有绝对界限,它们之间有重合的部分,该分类旨在指导教师开展绘本主题活动,选择合适的绘本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三、绘本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绘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资源,绘本内容涉及面广,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支持,但是,在开展绘本主题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绘本生成教育智慧。[6]教师应该运用不同种类的绘本开展绘本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一)利用系列绘本开展绘本主题活动

利用系列绘本开展绘本主题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等因素,选取某一系列的绘本作为主题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依托。比如,以《小鸡球球》这套书作为班级主题开展的内容,围绕发生在小鸡“球球”身上的事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系列绘本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即绘本画风一致,传递和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7]如《罗力小恐龙》传递出温馨的亲子关系,《鼠小弟》系列的滑稽有趣等。除此之外,系列绘本涉及某一或某几个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与归属感,适合小班和中班开展。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某一系列绘本开展相关的活动,如小班的幼儿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教师可以围绕《小鸡球球》这一系列绘本,根据幼儿生活中的需要,开展《妈妈在哪》《小鸡球球帮妈妈做家务》《好朋友》《摸一摸,软绵绵》等相关的专题活动,围绕这一系列绘本开展关于不同内容的活动,开展的各个活动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二)利用主题绘本开展绘本主题活动

主题教学活动一般都有明确的主题,为了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在开展活动时,根据主题的需要,可以甄选和主题相关的绘本。这样教师可以拓展主题教学内容,对主题教学进行补充和延伸,提升主题教学的教学效果,发挥绘本的作用。[8]例如,在班级开展“地铁”这一主题互动时,随着幼儿探索的深入,教师可以逐步提供《地铁是怎么建成的》《地铁开工了!》《地铁是怎么运营的》等绘本,支持幼儿逐步深入探索、了解地铁的秘密。又如,在班级中开展绘本《月亮姑娘做衣裳》这一主题时,幼儿对月亮的周期变化产生兴趣,教师继续投放《爸爸,我要月亮》以及《月亮的味道》等图书,鼓励幼儿阅读或家庭亲子阅读,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主题活动开展中,主题绘本能够帮助教师整合资源,使幼儿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除此之外,教师所提供的主题绘本,能使幼儿初步感受到“类别”的概念,对于主题绘本或非主题绘本有区分的能力,这能为幼儿鉴定能力的发展及查找、运用资料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9]

(三)利用具有丰富内涵的绘本开展绘本主题活动

有些绘本内容信息量大,远远不是一两次活动能解释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与幼儿共同感受绘本所传递的信息。绘本中丰富的内容是开展绘本主题活动的切入点,教师在实践中可根据绘本的内容、教学需求等选择适当的领域进行整合。[10]

比如《地下100层的房子》绘本中,教师在活动之前,可以先引导幼儿探索“谁住在地下”,分解绘本中的难点。然后可以通过分组等形式,探索生活在地底下的动物以及它们的房子,再出示绘本。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绘本中的内容,此时呈现的绘本,对幼儿而言是前期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幼儿更加容易消化理解。

又如《一头大象有多重》这一绘本,它既包含了语言文字重复之美,还有许多的测量、比较大小等概念,虽然绘本阅读简单,但只阅读一次的话,幼儿还是很难完全理解。教师可以选定此本绘本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之间的对比,引导幼儿理解一与许多的关系及等量关系,比如一个苹果和两个橘子一样重,一个苹果和四个枇杷一样重等。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入抽象的重量概念,一头大象、一头狮子、一只北极熊等之间的等量关系。教师还可以创编其他的等量概念等。对于此类绘本,教师要以绘本为主导,充分挖掘绘本中的教育信息和教育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绘本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绘本主题活动当中。[11]

绘本主题活动的开展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围绕某一绘本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绘本的运用有多种途径和方式,需要依据绘本的特点而定。因此,明晰开展绘本主题活动时各种绘本的分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绘本资源,发挥出不同绘本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