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

2020-03-04 05:24
教育观察 2020年8期

唐 莎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幼儿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础。[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为贯彻纲要精神,幼儿园与幼儿教师要意识到隐性课程对幼儿德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一般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是隐蔽的、潜在的、非计划课程。[2]它是通过感化、暗示等,对幼儿的情感、行为、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在幼儿品德形成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要科学认识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价值,加强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现其正向价值。

一、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一)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幼儿德育是指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教育者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要求,培养幼儿掌握具体的、浅显的道德要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为幼儿未来道德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3]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的。隐性课程论者认为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只是要在识字、写字、计算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上有所发展,他们还可以在学校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师生互动等方面获得规范、素质上的感化与陶冶。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隐性课程带来的。根据上述分析,幼儿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定义为通过幼儿园情境间接地对幼儿品德行为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与推动,从而促进德育目标实现的潜在的、非预期的课程。

(二)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3~6岁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幼儿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鲜明特点。一是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独特性。3—6岁的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以直接经验为主获取知识与技能。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方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无意识性。隐性德育课程是对幼儿产生影响却未被列入教学计划之中的内容,幼儿教师没有反复强调和循环复习,隐性德育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获得的。三是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广泛性。隐性德育课程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无时无刻不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园通过物质环境、人际交往、园风班风、制度管理等,使幼儿在逐渐熏陶感染中形成道德体验与道德观念。

二、幼儿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分析

(一)有助于推进幼儿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获得态度、价值、需要、交往技能及其他能够使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与能力过程。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自主选择环境的能力弱,因此环境的质量对他们社会化有积极或者消极影响,而隐性德育课程根据社会生活的积极价值取向,为幼儿创造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良好环境,引导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隐性德育课程可以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园所环境、组织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渗透着幼儿园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模仿、暗示、感应等心理机制给幼儿造成潜在动力与压力,对幼儿行为起着重要的规范和约束作用。[4]例如,幼儿园里的图标“勤洗手”“保持安静”“防止摔跤”等,这些图标从日常行为等方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它们不仅体现出对幼儿生命需求的人文关怀,还能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自发地遵守和执行。

隐性德育课程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能够在室内环境布置过程中与教师、同伴沟通交流、互相帮助,从而学会换位思考他人想法和体会他人情感,渐渐地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例如,在布置幼儿园室内墙饰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和教师一起编绘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连环画,讨论“在小朋友遇到困难时,是装看不见还是主动帮忙;在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是暴力解决还是言语谈和”。室内墙饰可以融入品德行为规范,使每一个幼儿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价值的熏陶,这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个性品质培养的奠基期,此时儿童的个性还处于形成期容易塑造。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个性品质建立在对自我正确认识和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上。良好个性品质是能够帮助幼儿正确地处理与他人、群体和自然关系的行为品质,如讲礼貌、尊敬长辈、热爱集体等。

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美德。如今很多独生子女独自享受家庭的关爱,没有尊敬长辈的意识,他们比较自私、任性。因此,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美德也是幼儿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讲历史故事、角色扮演、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讲礼貌、孝顺长辈。隐性德育课程不只局限于幼儿园,应该将它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使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培育幼儿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是我国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5]这种道德品质可以在教学活动与环境创设中得到提升与强化。例如,在“接力跑”体育活动中,幼儿能在游戏中体会到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成功,进而在实践中懂得集体的力量。教师可以在教室墙上悬挂国旗、国徽,使幼儿了解国旗和国徽的意义,让他们懂得尊敬国旗、热爱祖国。

(三)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心理结构的形成

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幼儿良好品德心理结构的形成是这三个部分由不平衡到平衡、由简单到丰富发展的过程。[6]

首先,隐性德育课程对幼儿的道德认知具有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判断能力,使幼儿初步具有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例如,幼儿教师通过表扬或批评幼儿某些行为,使幼儿树立乐于助人、遵守秩序等的道德观念。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能引导幼儿逐渐形成健全人格。

其次,隐性德育课程对幼儿的道德情感具有熏陶作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爱。隐性德育课程隐含在幼儿园里的人际关系、教师表率、园风班风、物质布置等环境氛围以及和谐的师幼关系为幼儿园德育营造的良好氛围,不仅使幼儿在洋溢着爱的氛围中体会爱,还能积极地学会爱。教师对幼儿的爱最容易影响幼儿,让幼儿产生信赖、依恋教师的情感,并以教师爱的行为为模仿对象。例如,幼儿生病时教师会给予他们关心与照顾,反之幼儿发现教师身体不舒服时,也会学着教师照顾自己的方式照顾教师。

最后,隐性德育课程对幼儿道德行为具有规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隐性德育课程引导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提供给幼儿尝试劳作的机会,让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促使幼儿体验劳动中的愉悦感和劳动后的满足感,逐渐产生爱劳动的美德。在进餐时让幼儿练习分发餐具,独立盛饭菜;在午睡时让幼儿自己穿脱衣服、鞋子等。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与品德习惯,可以从小培养幼儿参与劳动活动的积极性和不畏困难的意志。

(四)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

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模仿,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心目中喜欢的人物,而教师往往就是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幼儿教师要通过对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逐渐重视自身的表率作用,注重自身的人格感染功能。教师要始终做到以身立教、言行一致,带头树立自己所要求的道德观念。这样,幼儿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会不断提高,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会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也会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心态,用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启迪幼儿。

(五)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开发与建设能力

教师通过对幼儿园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结构层次及其价值的研究,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物质环境创设、活动组织与指导,为隐性德育课程意识与建设能力的发展提供前提,端正和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同时,教师通过研究幼儿园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分析其原因与改进策略,以此来督促自己及时审视工作,在反省中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往后工作中注意改善和提高。

三、总结与展望

隐性课程对幼儿各方面发展尤其是道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有效的隐性德育课程能够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引导幼儿以愉快的心态内化思想、外化行为,提高德育实效性。尽管教育工作者主张将隐性德育课程纳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之中,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学前教育中隐性课程的研究普遍还不够深入,忽视隐性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导致许多幼儿德育隐性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科学有效地开发潜在的隐性德育课程,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同时,还要注重协调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三者共同发挥创造性德育合力,最终构建起—个以幼儿园德育为主导、家庭德育为主体、社会德育为辅助的幼儿品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