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古往今来,懂得感恩都是中华名族最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最最基本的价值体现,几乎是人人都应当拥有的道德最低标准。在中职学生中利用语文课堂,推行“感恩”文化,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都有深远意义。本文围绕对“中职语文新课标下的感恩教育”而展开,进而论述“感恩”对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和学习发展的重大意义,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如今,大部分中职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宠爱,父母似乎都对他们“惟命是从”,长期以往,学生们就对于父母的无私付出和无微不至看作是“理所当然”,不仅仅不珍惜,甚至还让他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不懂得付出、不懂得感恩,这种行为和道德上的缺失,对于需要团结和凝聚力的社会而言,都是极其不可取的。由此可见。缺乏“感恩”文化素养,不仅会对社会伦理道德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产生消极作用,进而会成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障碍。
这是一种思想上认知的缺陷,因此,笔者以为,在语文课堂上,就可以从根本的思想概念上,引导学生们理解感恩理念。
在此,笔者以为,语文老师们可以从“孝道”入手。在古文中,我国的教育先行者、儒学之圣——孔子就十分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孝道,是“感恩”这个大概念的基础,学习什么道理、知识,都要先从基础着手,才可入门。
古语有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的,笔者以为,“孝道”不仅仅是人懂得“感恩”的基本,其中的文化内里,亦是蕴含着很多优良的品德内涵,能够促进构建和谐的校园,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成长。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当中职生领会到“孝道”的内涵,就能够体会到“感恩”文化中蕴含的宽容、无私奉献、善良、纯粹等优秀的道德品质,这可以促使学生们能够像关爱自己亲人一样关爱身边的同学、师长,“讲信修睦,仁爱爱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此,笔者以为,“百善孝为始”,由“孝道”出发,可以让学生们走得更长更远,背后有深厚的底蕴在,走得再远,心里也踏实,推动学生们在无畏的学习探索中,打开良好道德品格的大门,让“感恩”修炼成为中职生展翅飞翔的丰羽之重要保障。
2.1 注重文化熏陶,导入“感恩”理念。庄子曾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古今中外,我国大地上“感恩”实例层出不穷,教师可以借助“感恩”故事,为学生们导入“感恩”理念。
2.2 加强研讨精神,加深对“感恩”的理解。由于时代的高速发展,“快餐文化”风靡全球,甚至是许多成人都被这股带着“急躁”的风气所牵染,无法耐下性子去做好一件事。同样,这也养成了学生们浮躁的心性,不愿意去慢下脚步,发现身边的美好,从心底里滋生感恩之情,当下,能够耐下心来认真钻研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为了让学生能够避免受到时代浮躁风气的影响,中职语文课堂就可以注重加强研讨精神,让学生们能够耐下性子,发现细节中的“美”,加深对“感恩”的理解。
具体而言,注重研讨精神,就是教师能够在分析文本的时候,注重引领学生沉心静气、认认真真去钻研文本,从一篇小的文本做起,做到不骄不躁、认真钻研,让自己能够从一个字词、一句话、一篇文本中发现细小的美,再衍生到生活中去,发现身边的善意,从而自主地去理解“感恩”的意义。
“‘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维护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中职生道德修养培养过程中的现实情况,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中职语文新课标下的感恩教育”进行了如上的探讨,还请各位能够积极地深化感恩认识、塑造感恩理念、弘扬感恩精神,培养升华中职生的道德修养,为中职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