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儿童本位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2020-03-04 00:54:46凌茂焕
教育观察 2020年24期

凌茂焕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爱弥儿》一书中完成了人类“发现儿童”的历史使命,并系统提出了西方近现代教育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1]146卢梭“发现儿童”并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童年”概念,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儿童本位思想,明确指出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把儿童看作儿童,儿童有他自己的地位,拥有与成人平等的权利。本文重新审视卢梭儿童本位思想的精髓,思考当今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探索对幼儿教育的新认识与新理解。

一、卢梭儿童本位思想的内涵

(一)儿童本位即以儿童为中心

教育思想的核心与本质与如何确立教育的主体有关,[2]即思考教育的主体是成人还是儿童。教育界公认的观点是卢梭发现了儿童,他在《爱弥儿》一书中集中表达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本位思想,即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他明确提出要确立儿童的中心地位,教育者必须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儿童拥有和成人一样的权利,要顺应儿童自身的生长次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儿童中心主义有误解,如:一些家长认为,以儿童为中心就是事事围着孩子转,孩子需要什么大人就要给什么;幼儿园的一些教师认为,以儿童为中心就是要时刻关注儿童、照顾儿童、眼睛一直盯着儿童。殊不知这些想法误解了卢梭儿童本位思想的内涵,真正意义上的以儿童为中心是要承认儿童这一特殊独立个体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的幼儿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儿童成长,但以儿童为中心不是放任儿童,任其自由生长。成人要确立儿童本位观,树立儿童教育观,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让儿童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

(二)儿童本位思想与近现代儿童教育的立场一致

儿童本位思想与近现代儿童教育的立场一致,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儿童本位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体现。[3]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教育以儿童为本位,要以儿童作为一切幼儿教育活动的中心,尊重儿童的本性。近现代儿童教育的立场是“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教育的中心”[1]。卢梭强调儿童本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并以此去指导儿童的发展。儿童本位并不要求儿童与成人对立起来,而是成人与儿童各就其位,成人做他们应该做的事,不要过多干涉儿童的自由。

二、卢梭儿童本位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儿童

卢梭的儿童本位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他的儿童中心论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他“发现”了儿童,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并开始关注儿童、走进儿童的生活。文艺复兴以前,人类社会把儿童视为小大人,儿童没有自己的地位,一切都由成人支配。文艺复兴以后,受卢梭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儿童,对儿童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重视儿童,把他们当作社会的一分子看待,即儿童就是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儿童有与成人不同的思想。

成人要正确认识儿童,就要尊重儿童、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时常看到违背儿童天性、不尊重儿童、不正确看待儿童的教育现象。例如,在一些幼儿园中,个别教师把儿童看作成人的附属品,让儿童做一些他们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有的教师甚至虐待儿童,这些做法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儿童教育观,严重背离了卢梭所提倡的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思想。幼教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儿童、尊重儿童,积极与儿童交流、拉近与儿童的距离,只有如此才能慢慢认识儿童。

(二)运用恰当的方式养育儿童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4]他强调成人不要干涉儿童的自由生长,不能束缚儿童,以儿童为本位首先要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这是一切教育内容实施的基础。相较于体弱多病的幼儿,有健康的身体有助于幼儿进行学习。卢梭认为,儿童是向往自由的,他们不喜欢被束缚和被限制,因而家长和教师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多陪伴儿童,运用恰当的方式养育儿童,呵护儿童。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让儿童加入集体并感受大自然。幼儿园可以多开展室内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或者在室外开展游戏,如玩经过改良的废车轮等简单的游戏,让儿童参与到其中,体验游戏的快乐。这些活动都能使儿童的弱小身体得到锻炼,帮助儿童健康成长,让儿童得到更好的养育,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帮助儿童成长

儿童本位思想强调尊重儿童自由的天性,儿童的成长离不开自由、温馨、舒适的环境。[5]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违背儿童本位思想的现象。例如,一些家长和教师急功近利,把儿童送进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等,没有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不尊重儿童的想法,紧张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儿童成长。再如,一些儿童在家里的地位较高,有自己宽大且独立的活动空间,家长却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儿童在这种溺爱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会丧失动手能力,儿童并不是自由的。卢梭的儿童本位思想并不要求成人事事都围绕着儿童转,溺爱并不会促进儿童成长,在溺爱的环境中儿童无法培养独立思考与独立做事的能力。儿童向往自由,但不能放任儿童的自由,不能管得太多,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此,成人要营造一种自由的环境引导儿童成长,促进儿童成长。

(四)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

卢梭的儿童本位思想强调顺应儿童的天性。儿童强烈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充满新奇,常常问“为什么”。因此,教师要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首先,成人要鼓励儿童发问、说出疑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的不同问题要予以包容和理解。其次,成人要正确看待、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正确对待儿童的发问。儿童总会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成人不要置之不理,而是要善于引导儿童探究问题,尽自己所能解答儿童的问题。最后,家长可以与儿童一起学习与探究,一起解答疑惑。教师可以多带领儿童去科学区、建构区等,让儿童接触更多的东西,激发他们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五)引导儿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卢梭认为:“教育应回到自然、顺应自然,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应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而且应适应儿童的本性。”[6]成人不能逼迫儿童学习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知识,不能把一切知识强硬灌输给儿童。卢梭提倡给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生活中,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送儿童去过多的兴趣班、特长班,儿童丧失了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效果,让儿童学习超出他们年龄阶段的知识,揠苗助长,完全不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因此儿童无法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世界,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是教师要让儿童学习符合其年龄特点的知识,让儿童拥有自主权,主动探索,独立探究。[7]成人不要过多干涉儿童的自由,要让儿童独立思考,做出选择。成人要做的是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同时让儿童遵守一定的规则,如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规则等,引导儿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结语

卢梭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如今的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成人教育儿童具有启发作用。卢梭的儿童本位思想对我们当下教育的启示如下:要正确认识儿童、尊重儿童;要运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和养护儿童,不能溺爱也不能放任自由;要给儿童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帮助儿童成长;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让儿童对生活世界产生好奇心理,激发并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要帮助和引导儿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