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和体现教学民主。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灌输民主思想,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公民,而且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现代教学的核心,也是研究学习主体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新课程 生物教学 教师行为 自主学习
可以说,使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本质,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师所追求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应怎样创设一个有效的生物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下面,本人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探索正确的教学方式是前提
在教學过程中,教师的“一言堂”、唱“独角戏”等等垄断课堂的做法会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陷入沉闷的局面。教学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我在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思想还体现在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意见。如在讲述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时,我先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种子、根、茎、叶、花各章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这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重新综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联解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屈尊”和“倾听”,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教师要注重运用语气委婉、温和的语言,如“XX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XX同学,你想说什么呢?”: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意见要多予以鼓励,或表示赞许,这样,学生才有对话的信心和欲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对话的时间和机会,并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思辩性的问题,如在《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的手被针刺了一下立即缩回,而不会让针再扎得更深一些”,也要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的话题,如在《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教学中,提出“为保护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种问题的提出,学生一定有话可说。
二、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正是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人类色盲遗传时,在讲清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它和它的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之后,就指导学生思考:(1)人类正常色觉及色盲的基因型是什么?( 2)可能婚配的遗传图解怎样?启发学生总结人类色亩的遗传规律,并由此分析近亲结婚的危害等。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掌握了学习方法。观察与实验是牛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指导,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如在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中,指导学生运用顺序法自下而上依次观察,运用对比法对比两组根尖的四部分在细胞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根为什么能不断伸长?为什么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观察中找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在生物学实验中,如果实验失败了,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培养其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就能独立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要教”的境界。这是教学民主的根本所在。
三、突出课改理念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设计一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 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别是中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如在“调查同学患近视眼的情况”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1)课前布置:①学生查找青少年近视眼诱发因素的有关资料②调查本学期与去年同一时期班级近视眼的患病率斤进行比较③患近视眼的同学与正常视力的同学某些周眼习惯的比较(2)课堂上相互交流课前的资料查找和调查情况(3)组织学生讨沦:①如何克服不良刖眼习惯、预防近视眼的发生?②应该养成怎样的良好用眼习惯。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
将教学没计的着眼点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如在《合理膳食》一节的教学片段设计如下:1、多媒体展示能体现合理膳食重要意义的材料,以此帮助学生明白:“吃什么”、“怎样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完成“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活动,然后讨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3、组织学生完成“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活动,并交流设计的问卷调查表,然后讨论“如何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上将教学设计成一个个活动单元,明确活动的目的、过程、关注点、学生体验等等,通过活动展开让课堂散发生活的气息,反映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有所收获、得到发展。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
一节课如果学习内容、知识是肤浅的,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低层次的,即使表面热热闹闹,师生、生生交流不断,这种所谓“互动”课堂教学显然缺乏实效。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知识的认识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从许多个别的生物现象到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从知识经验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有价值、有思考性问题的呈现,引发学生深入的思维。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各学习小纽展示他们制作的生态瓶,并交流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经过各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有的小组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长,有的小组生态瓶中的生物很快就死了。根据这种情况,马上以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生态瓶中生物的存活情况不一样?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生物现象去找本质”,在学生得出“生物的生活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存活较长的时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运用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代教学思想和方法论的热门课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其在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美彦,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创新教育. 学科教学探索,2004,9:27-28.
2. 杨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4):72-78.
3. 唐金平,认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云南教育,2000,7:17-18.
4. 朱健民,初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初探.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1):100-102.
郑州市第十三中学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