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大大学生呈现出原来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能够充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探究,以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上都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加上大学学校环境的变化,学生面临者就业以及生活的压力,很多学生难以真正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应当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进行充分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压力过大,学生面对就业以及考试等问题都会出现严重的焦虑以及烦躁现象;其次,过度依赖网络,面对当下发展十分迅速的计算机技术,很多很多学生个都会在闲暇期间选择网络来放松,但是很多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足对网络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而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充分保障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得到有效地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其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现,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及矫正,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充分并保障。最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切实最好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进而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2.1、困扰型
参照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其中包括心理疾病型、心理障碍型以及心理困扰型[1]。所谓的心理困扰型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引发的短暂的焦虑或者是一时的烦恼等不良的情绪,没有构成能够辨认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情况下学生通过自我调节就能够解决。心理障碍有着非器质性特征,若出现了临床综合征就应当前往医院进行治疗,若有需要还应当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困扰型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本质属性,换而言之就是学生城战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心理困扰,正常的心理反应,之所以出现这些困扰都是因为大学生对新环境以及各种压力短时间内的不适应。
2.2、自适应性
通过自我的调适,大学生的心理困扰通常都能够自行解决,并且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是很正常的事情,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通过自我的调试解决这种困扰,并不需要对其进行干預,真正因为心理困扰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学生只是极少数。自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作为大学生生长以及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面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扰都会通过自我调适而解决。
2.3、积累性
新旧困扰积累是大学生心理困扰最大的特征,大学生心理困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及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没有解决旧的困扰。新的困扰又不断的产生,交织在一起的新旧困扰开始逐渐地积累。
3、大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3.1、正确分类大学生心理疾病类型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大学生心理评价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概念混淆以及评价失真的问题,在进行实际评价的过程中有的使用心理问题概念有的则使用心理障碍概念,这种概念界定的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2]识。因此,为了充分保障能够更加客观且正确地认识大学生心理剧健康的现状,我们应当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明确的区分。其中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疾病、心理障碍以及心理困扰三种类型,三者中心理困扰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心理现象,学生通过自我调适就能够解决,而心理疾病以及心理障碍则属于一场心理现象,需要通过一定的心理诊断才能够充分的明确,更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资源以及心理治疗。
只有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正确的区分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充分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是困扰型的问题,我们应当通过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保障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少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障碍,对于这种学生应当进行适当的心理资源以及自我调适。而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只是极少数,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
3.2、自我调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心理困扰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而自我调适是学生真正克服困扰最为有效方式之一[3]。大多数的心理困扰通过自我调适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要保障大学生真正学会自我调适,促使其自身的心理困扰得到不断的克服,帮助大学生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健康快乐的成长。
自我调适应当是大学生的自愿选择,很多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都会选择自我调节。因此,在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明确,对于大学生的意愿应当给予尊重,引导大学生真正掌握自我调适的方式,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心理认知以及个人思想,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行行行,缺乏相应的自我意识,往往会非常主观的看待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对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扰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白怎样去维护自我的心理健康,掌握自我调适的方式,健康成长。
3.3、分段实施有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充分参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有重点并且分阶段的进行。
在大一阶段的新生应当重点开展适应性教育[4]。大学生心理困扰的首要问题就是血液问题,很多大学生踏入大学校园后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学习焦虑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充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难以维持良好的学习成绩进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一旦考试就十分的焦虑和恐惧。我们应当针对这样的心理特点重点教会大学生怎样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自我意识。
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应当重点进行人际关系教育[5]。大二和大三阶段的大学生以及初步的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有着十分旺盛的恋爱以及交往欲望,而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则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应当针对该阶段的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于大四学生则应当重点开展就业教育,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帮助大学生接受社会的选择,实现由学生向成年人的角色转变。
结语:总而言之,大学时期作为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全方面能力与综合素质,将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1]商冬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思想相融合研究——评《大学生心理保健指导》[J]. 中国食用菌, 2020, v.39;No.229(02):264-264.
[2]黄斌.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 领导科学, 2020(10).
[3]刁佳玺, 罗子懿, 文雯,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000(005):P.23-25.
[4]司同, 赵厚福. "零零后"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與干预——基于对S市九所高校2018级新生的数据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 v.15(12):33-34.
[5]杨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思想相融合研究——评《大学生心理保健指导》[J]. 化学试剂, 2020, v.42(03):126-126.
张丽芸 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