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越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外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可在人才就业过程中展现出人才的综合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在外语教学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随着科技发展,在教学时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其中,有效地将其加以应用可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质量。同时,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手机等进行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无纸化的英语考试等。对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外语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兴趣以及就业需要,要实现以上目标需要教师探索出信息技术的应用路径。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教学形式也逐渐更新,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到现在的电子设备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实现了教学过程无纸、无尘的状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使用电脑、互联网以及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现出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其思维能力,提升课堂趣味程度[1]。在技术应用过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问题。
高职院校在开展外语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呈现出同质化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统一、陈旧,最终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形式化,呆板的教学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因此技术应用效果也难以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外语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知识点为主,在实践方面缺乏实训,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高。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就业之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此外,在教学过程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导致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考题解法,使用的教学方法有限,难以激发学生潜能,制约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为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阻碍[2]。
高校教师在外语授课中,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单一的教学流程不利于课堂形成互动局面。在外语教学中适当进行课堂互动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但实际上,大多教师仍然使用灌输式教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课堂上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地位被动,缺乏互动,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情境当中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教师没有重视教法的创新,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互相分离,教学效果不显著。除此之外,教师未能重视不同学生存在的差异特征,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和教师掌握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大部分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但信息技术掌握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甚至不能运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青年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追求视觉教学,使用较多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使课件画面感十足,花哨的教学设计可分散学生对知识的关注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环节中对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场景。由于信息技术的集成、交互、时空特征明显,可打造出多种学习场景,实现自然状态下的语言输入学习,创造良好学习氛围,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3]。除此之外,学生还可通过网络自由选择学习时间,把握学习进度,按照学生认知帮助其构建语言系统。
语言是自由交流的重要工具。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综合能力。随着高校扩招,英语课堂可能是多个专业学生共同学习,这样不利于具体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前,大部分高校拥有校园网、电教室、阅览室、语音室等,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学生学习途径。
第一,在语言输入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可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能获取多种阅读、听力方面的素材,从而展开灵活训练。利用各类可视素材,学生可使用不同技巧参加阅读训练,在课余时间搜索大量的素材,对课堂知识加以巩固。
第二,在语言输出方面,主要体现在口语和写作两项内容。信息技术可打造模拟环境,使性格腼腆的学生以轻松的心态锻炼口语,提高训练效果。此外,学生还可在网络上进行写作,完成之后,可迅速进行批阅,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对学生加以指导,提升其写作水平[4]。
信息技术可结合声音、光线、图片、颜色等元素,使其优化组合,展现出和谐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欲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5]。视觉冲击在学生感知课堂活动过程占据重要地位,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丰富的信息传播形式,可让学生的大脑与感观受到刺激,提升其记忆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听力学习是重点内容,但是由于材料难度较高,学生学习较为困难,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促使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听力内容重点,加以整合,形成视频信息,学生观看过程,对其中的学习重点加以梳理。同时在学习环节,师生互动机会较多,可适应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进而提升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符合高校外语教学的重点,可有效提升学生质量。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强调课堂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难以充分将学习知识加以巩固。通过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高校实现了随处有无线网络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机会更多。利用网络学生可更有效地开展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不断提升其主动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和教师之间展开实时互动,增加交流,及时解决学习过程面临的问题,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校英语教学转变了学生以往学习方式,同时为其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将提升学生应用语言能力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设计[6]。在设计课件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特征以及外语教学实际需求,选择与学生认知相符的主题。在布置课堂学习任务时,应将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差异化特征充分考虑其中,设计分层任务,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表现,提升其主动学习意识,融入到课堂活动当中。通过和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困难。通过分层设计课堂学习任务,符合不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使每个人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应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所有学生拥有自主学习机会。教学时教师处于引领者的地位,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对其加以引导。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通过各种微课、慕课等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独具特色的学习空间,使其高效参与到活动当中,通过各类教学软件交流口语,促使课堂活动有序进行。
互联网的兴起为各行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在教学方面和信息技术融合获得了广泛应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促使教学资源广泛传播。高职院校在外语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相结合,获取更多教学资讯,甚至是国内外范围的学习资源,如BBC、VOA等等。教学资源的丰富有利于教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学时,教师可使用音频将动听的英文歌曲向学生播放,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可掌握更多词汇,进而提升其语言水平。教师还可使用视频播放器为学生展示英语电视剧或者电影。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兴趣,而且还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场景当中,感悟语言的表达,在观赏过程中锻炼听力与口语。互联网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可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关注,提升学习效率[7]。
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学习材料、环境、方法等。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可形成高职院校专属学习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营造网络环境,使用网络志愿展开学习活动。资源库可提供便捷的资源管理方式,在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络逐渐完善,数字形式的资源库成为建设重点。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教学媒介,开发校园教学专属资源库,改革教学模式,拓宽教育路径。各种网络学习形式需要基于资源库进行,因此,在外语课堂上,应在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同时为学生呈现出更多新的知识表现形式。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材料,提升学生认知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堂引导者与监督者的角色,正确指导学生对学习资源加以利用,逐渐形成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让同学之间展开学习互动,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感知与体验,进而不断开阔眼界,提升合作交流等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教师可利用相关平台传达教学任务或者展开无纸化考试。在教学任务的传达方面,教师的教学设计完成之后,上传到校园网中,学生可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完成学习资源的接收,打破课堂局限性,辅助教师顺利布置任务。学生在完成过程遇到问题时,可通过网络资源,寻求教师帮助,或者与同学之间展开互动交流,将问题加以解决。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任务过程,要按照学生能力差异,设计分层任务,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夯实学生英语基础,提升其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强化网络监督功能,督促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在无纸化考试方面,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测试平台,构建之后进行测试,通过之后开始构建考试题库。使用无纸化考试具有传统笔试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其题库当中包含海量的题目,同时还有情境问答、互动视频等测试素材,这样考试环节和日常学习过程的语境更加贴近,学生可处于真实的环境下发挥自身语言水平,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多元化的积累。使用无纸化考试,不需要印刷考卷和安排监考教师、考场等环节,可降低考试过程成本投入。当学生考试时,点击系统题库即可自动选题,防止出现相同考试内容而产生作弊问题。考试结束之后,由系统进行自动阅卷,可避免批阅过程产生的各种人为失误,学生考完成绩直接公布,展现出考试过程的公平性[8]。
互相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可通过和他人共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在交流过程中还可锻炼学生合作能力,使课堂学习环节中同学之间能够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效率。具体做法为:将学生每4~5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获得良好的沟通机会。在分组时要保障每个小组中成员能力梯度的合理性,发挥优秀学生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传统上合作学习只能在课堂上交流,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种现状,借助网络媒体,学生可自由交流学习成果。例如,当一个小组成员将自身学习感悟上传到网络时,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可查看,还可在下方进行评论、点赞等;同时教师使用网络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加以点评,对学生交流过程加以指导,实现网络合作学习,打破学生交流的空间、时间等限制,提高互动效率。
在信息技术应用环节,可通过搭建课内外教学平台,建立专属教学数据库,整合教学资源。例如,使用各类信息设备,制作微课、慕课等。为丰富学生学习材料,可在平台当中添加英语散文、幽默故事等阅读材料,同时增设听力模块,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提高口语、听力等水平。同时还可使用测试系统让学生自我检测,找出自身学习盲点。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之下,可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场景,将声音和动画有效融合,从多方面锻炼学生语言技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充分发挥手机辅助教学的作用,例如,使用手机QQ、微信等社交软件,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当前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手机成为每个人与外界交流的必需品。手机QQ、微信等社交软件获得学生的广泛喜爱,因此,教师可充分发挥以上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通过手机QQ、微信给学生发送听力、口语等训练内容,让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相关练习,并将学习内容自主应用到日常交流当中,在生活中形成一个语言锻炼氛围,让学生随时进行英语学习。除此之外,还可开设校园专属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关注,教师适当向学生推送英语学习方面的知识、学习方法等,让学生在日常休闲时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潜移默化掌握英语学习技巧。通过手机辅助英语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9]。
为提升信息教学的有效性,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当前,高职院校应结合外语教学现状、教学目标等,构建出信息教学发展新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思维,不断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信息技术是新型数字技术,可提升课堂学习趣味性。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高职外语教师应对信息技术有明确认识,知晓此技术在学习效率、学生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促使此技术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对于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强、信息实践教学不足的现状,应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等方向入手,打造具有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促使现有教师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增加信息技能培训,提升教师运用先进技术教学能力;举办教学比赛,让教师将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实践当中,找出自身不足,提升应用能力;从社会上招聘信息技术人才,指导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招聘具有个性思维人才,打造高校特色教师队伍[10]。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外语教学的支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可丰富课堂授课形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符合学生多样化需求。对此,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手段,重点利用手机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学生学习途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实现高等教育网络英语无纸化考试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应积极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助力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