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
——以广西工科院校为例

2020-03-03 21:06宋海民
教育观察 2020年18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育人大学生

宋海民

(桂林理工大学校团委,广西桂林,541004)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是普及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我们党和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也是全社会对高校的殷切期待和迫切要求。新时期下,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工作、推进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身心发展健康的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目前,我国就业创业氛围浓烈,干事创业环境日渐开放,高校就业创业土壤不断厚植,就业创业触角不断延伸,这就对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对此,高校要破解就业创业教育实施过程难题,立足夯实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和创业知识的基础,指导大学生学习生涯和课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把专业学习与就业创业能力的养成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

其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及个体发展的需要。目前有关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导致师资队伍应发挥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对改进就业创业教育机制、加强就业创业有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实施及改善高校管理、优化就业创业工作格局都有现实意义。教育部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了系统设计,强调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为改革的“小切口”,结合人才培养“三全育人”全过程,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强化实践、重视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环境中,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实施过程能否实现的根本体现。因此,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必然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

最后,高校要探寻师资队伍发展的基本途径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厘清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寻队伍发展规律及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高校要有可行性建设发展规划,形成内外部环境认同,探索一条可操作、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发展路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

二、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实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受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影响。目前,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招生就业处或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具体负责,多是配备专业的就业创业教师,成立就业创业学院或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指导“三段式”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学任务。可以说,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对学生就业创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方向深入发展。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深入,使高校就业创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技能得以完善、教学方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起步晚、发展慢,体制机制设置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制约着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的发展。首先,高校对就业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教学效果落实不好。其次,高校就业创业教师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虽然高校已经认识到就业创业师资建设的重要性,但工作实施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还不是很充分,具体表现在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以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就业创业教师素质现状以及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可推广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最后,高校就业创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程度不够,表现为缺乏专业化、职业化标准。

三、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实施的做法

第一,实施就业创业课程育人提升工程。首先,高校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此目标下推进就业创业课程建设体系,提高政治站位,推动新时代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其次,高校要不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探索“思政+N”的就业创业教学改革,实施就业创业课程育人提升工作,增强就业创业课程的吸引力、感召力。最后,高校要整合教材资源建立就业创业微课程,将学习培训与课堂教学管理进行翻转,强化就业创业实践育人效果,探索“大思政”格局下的就业创业课程育人新路径。

第二,实施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高校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对此,高校可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活动,围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立项课题等各类特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能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第三,实施实践育人“百千万”工程。高校可以实施“百千万”实践活动,动员万余名师生、组织百余支实践团队,奔赴国内外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社区和广大农村开展社会实践及就业创业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世界形势,认识国情区情,了解社情民意。高校可以选派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赴知名大学进行为期3—5周的专业文化和能力培养体验式课程学习,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丰富学生海外学习经历,引导广大学子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新时代大学生。

第四,实施本科生就业创业见习实践活动。高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传统,彰显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城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就业创业实习、走访校友等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见习中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提高就业认识,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促进自身就业创业。

第五,实施就业工作信息化工程。高校要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精细化和精准化,如在大学生事务中心开办就业服务窗口,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对此,高校可以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邀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毕业生,也可以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宣传资料,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向用人单位寄发宣传资料;联合校内各单位,分批组队奔赴区内外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毕业生。此外,高校还可以携手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毕业生代表参观企业,并举办各层次大型双向选择洽谈会。

四、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探析

首先,高校要明确目标,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是明确队伍建设目标,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就业创业教师应真正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抵御各种思潮的不良影响,在教书育人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的就业创业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高校要在教育、服务、管理引导中提升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坚持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并积极解决就业创业教师的合理诉求。对此,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依托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教研室和创业学院,加强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派出就业工作人员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部门和机构参加就业培训,举办师资培训班;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国家就业政策、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技术与方法等;投入专项经费,派出人员参加各类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培训;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按模块组建教学团队,实施集体备课,并通过立项获得资金支持,强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入职业测评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咨询服务,启动职业指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就业咨询预约服务,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高校要推进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内、外部建设的改革创新。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建立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激励与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化,调动教师对就业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激励与考评机制可以从个体与群体两个维度入手,一是鼓励和尊重就业创业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二是在促进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解决好“两条腿走路”的问题。高校可在职称评定、论文发表、课题申报、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多方位的支持,设立就业创业教育专项奖金或评比就业创业“十佳指导教师”,专门奖励在培育学生创新、创造、创业、就业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在内外部建设中营造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们用“五招”育人
河南省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