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淼,张广燕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关键字: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这一理念是在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的。在国家及地方各种政策的指引下,各高校开始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但在实践层面,即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怎样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较少。本文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二者的融合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对于 “创业” 的内涵,古今中外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理解,就是字面的理解,专指开创企业。广义的理解,开创事业或包含创新的行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和出发点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企业家,而是通过理论及实践教学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内涵,实现高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 “知行合一”[1]。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双创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只有与专业教育有机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
以 “中药手工丸剂项目” 为例,这个项目是在大一学生刚入学不久,还没有开始学习专业课之前开设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了解市场需求,把握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首先教师按班级人数分好项目小组,一般分成8-10 个小组,每组成员数5-6 人,各小组自行选出组长或者教师推荐选出。然后教师给大家布置任务,告诉大家项目名称,要求每组通过调查研究,独立完成一种中药丸剂的制备。
各小组接到任务后,各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组内调研,讨论,参照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确定中药丸剂的名称,比如祛湿丸、补血丸、生发丸等。确定中药名称后,同学自行查找资料,绘制思维导图,期间,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发。思维导图绘制结束后,组间研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方案。药物的配方必须经过医师开具和药师(由教师担当)审核。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具有治病和致病两重性,因此它的制备非常严格,必须遵守相关的要求。由于学生仅开始了公共课程的学习,还没有接触制剂课、中药学等相关专业课,因此涉及中药饮片的组方时,需要具备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药品专业的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外聘教师大多是医院的医生,具有执业医师及以上资格,有开具处方权。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具有执业药师或执业中药师资格,有审核处方、调配处方权。因此强大的师资团队是保证这个项目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组方确定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开始药物的制备。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组内讨论,也可以组间求助,尽量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给必要的指导,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也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药物制备过程中,要求每组全程录像,以便总结汇报使用。
产品制作完成后,按小组,逐一播放操作视频,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组间互评,分享好的做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后,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的表现给出操作成绩。
最后一个环节是设计产品的包装和说明书,成品展示以及药品销售。由于自己手工制备的药品没有批准文号,因此不能到市场销售,但在课堂上,大家可以角色扮演,完成药品销售的模拟练习。期间,可以锻炼大家的语言表达和销售技巧。
本项目的开展得到了同学的一致好评,他们从项目的设计、实施到产品的包装、销售,全程参与,高度认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交际能力,激发了创新潜能,表达了创业意愿,继而达到了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目的。
创新创业教育是融合多学科、突出层次性和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在内容上主要包括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等方面。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只侧重了学生意识的培养,具体说是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并把它理解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误导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向,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结构[2]。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毕业于各大农业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接受的是理论性的学科体系的教育,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因此,缺乏创新意识,而且容易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经历内化到教育行动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不足,师资的薄弱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合[3]。高校急需建设一支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两张皮” 的现象非常明显,创业课通过课程的开设、各种比赛活动的组织等形式,侧重的是创业知识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专业课侧重的是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解,专业必备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才能如同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有水之鱼。才能使学生了解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寻找创新点,把握创业机会。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具体操作性研究较少。目前,高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高职学生创业就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各部门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比如《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各高校开始推进创新创业的研究工作,但大多都是对形势、现状、背景、意义、重要性等方面,结合具体专业建设的研究很少,没有可供操作、借鉴的案例。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与药品专业深度融合,让学生掌握药品生产、销售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他们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此项研究意义重大,值得探索与实践。
要想将创新创业教育完美融入专业课程,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要选择好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设计,包括要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通过什么方式或手段来实现等等。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项目体系课程融合的实践较多,效果较好,应进一步探索其他专业课与双创融合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有机融合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措施,是双创教育全面、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如何将大学生双创教育融入药品类专业课程设计的全过程,需要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多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药学类专业教学中,依据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的理念,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认真研究哪些知识点适合进行双创教育,在哪些知识点上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结合起来。另外,要借鉴、引进国外创新创业教育范例,编写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教材[4],按照能力导向,重组教学内容,将传统教材中的知识、技能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突显实践的重要性。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一种必然,但不能一蹴而就,要深入研究与实践,寻找两者的最佳路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