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以先秦文学为例

2020-03-03 15:43马瑜理
教育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讲授诗经

马瑜理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大学的教育既像《庄子》所说,是“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的薪火相传,又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K.Jaspers) 认为的“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精神命脉的传承、健全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引导以及素质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思想导向作用弱化,没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涵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先秦文学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先秦文学的时代特点,并借鉴启功、陈寅恪、闻一多诸位先生的授课方法,谈谈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借助相关学科的成果,推进课堂教学

从古代文学的演进过程来看,古代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多有交叉,与整个人类文化的演进是息息相通的。先秦文学尤其如此。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与历史、哲学融合在一起的,古代文学的教学要善于借助历史、哲学、民俗学、阐释学、考古学等相关科学的成果,努力使课堂教学丰富生动。启功先生特别强调,要把文献学的知识融合到文学的教学中去。[1]教师要尽力打通文史哲的界限,把古今中外的知识有机贯通起来。教学者除了要对古代文学史及作品烂熟于心之外,还要熟悉古代各朝各代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潮。此外,教师还应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学、美学常识,通过中西比较的教学法,凸显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所谓广博登堂,精专入室,精专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师在讲授《庄子》“庄周化蝶”一篇时,可与卡夫卡的《变形记》结合起来;讲授庄子“心斋”“坐忘”的境界时,可将其与西方叔本华提出的审美“静观”、尼采提倡的哲学“观照”等观点进行比较教学。

另外,陈寅恪先生“文史互证”的治学方法和授课方式,也很值得教师学习。陈寅恪先生在西南联大时为中文、历史两系合聘教授。他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单考证“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的“汉”字,就旁征博引讲了四堂课。[2]这种以史证诗、以诗证史的方法和求是求真的治学精神着实令人折服。当然,我们并不敢奢望在课堂上达到陈寅恪先生的那种境界,但文史打通、文史交融的授课方式是值得教学者借鉴的。

教学者还应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这对理解先秦历史散文及诸子散文是极为必要的。如果没有对先秦礼仪制度的讲解,就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行。如果没有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分析,学生就难以理解庄子在《庄子·内篇·人间世》中的一番议论与见解。教学者要把先秦的《礼记》等典章制度与《诗经》结合起来进行授课。《诗经·关雎》中的“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含义,也要联系周代的礼乐文化。先秦音乐可以分为琴瑟之乐、钟鼓之乐。在周代,钟鼓之乐属于金奏,只有天子、诸侯才有资格享受,士大夫则用鼓乐。因此,《鹿鸣》中的宴饮等级应该是天子、诸侯的级别。钟鼓之乐,多用于宴会宾客,表示对宾客的敬重;琴瑟之乐,多用于夫妻之间,表示亲密无间。《女曰鸡鸣》中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琴瑟”正是夫妻间所弹奏的乐器。《关雎》中的“君子”最后所发表的一番感慨或者说是对未来的希冀,是君子希望与理想中的“淑女”今后的生活既能亲密友爱,又能相敬如宾。礼乐演奏可以陶冶心性,亦可体现有序和谐的等级观念,借助乐器来表现人际关系的做法是与周代的礼乐文化密不可分的。

此外,教学者可以把民俗学的知识运用到先秦文学的教学中。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的民俗学家阿切尔·泰勒 (Archer Taylor) 在《民俗与文学研究者》一文中称:“在文学研究这个广阔的领域 (或者不确切地称其为‘势力圈’) , 人们能把一切人类的兴趣或活动全囊括进去。这表明,民俗学和文学实属相通的领域。”[3]这种广阔的文化学视角对古代文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都是颇有裨益的。闻一多先生运用民俗学的理论研究《诗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民俗学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先秦时代人们的信仰与生活、信仰与文学、祭祀与文学、巫觋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在讲授《诗经》中的《关雎》《鹊巢》《燕燕》《雄雉》《鸿雁》《鹤鸣》这些以“鸟”起兴的诗篇时,教师要把上古时期原始部落以“鸟”为图腾的信仰讲解给学生听,把捕鱼、钓鱼与求偶的隐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图腾意识逐渐淡化、文学修辞意味逐渐加强的这一演变过程。在讲授《东山》《绸缪》《扬之水》这些篇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妻子”与“葫芦”“薪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自然地引入对“合卺”“束薪”这一先秦婚俗的介绍,再过渡到解读“栗薪”“束楚”“束蒲”这些暗示夫妻关系或疏离或亲和的隐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经》的“比兴”内涵。

先秦时期,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祭祀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需要讲解清楚的。祭祀时的香草、饮馔等习俗,在《诗经》和《楚辞》中均有体现。比如,《溱洧》中的兰草“蕑”、《采蘩》中的白蒿、《楚茨》中的芬芳的祭品、《野有死麕》中的白茅草都是祭祀中所需的香草,是颇为神圣之物。如果对祭祀制度不了解,学生在《野有死麕》中就很难理解男子为何要用白茅草包裹死麕送给心仪的女子作为信物。原来,白茅草象征着圣洁与吉祥,在祭祀和典礼中,祭品和礼品均要以白茅草为铺垫、为包束,才足以表达最大的虔诚。在讲授《楚辞》时,教师应先介绍楚国的祭祀制度,再把“香草”传统与楚国的祭祀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屈原作品中众多“香草”的诞生背景、文化特性以及“香草美人”意象的象征含义。在讲授屈原的《九歌》《招魂》时,教师可以将其与楚国的“信巫鬼,重淫祀”的巫觋文化、鬼神信仰结合起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九歌》中的男女恋情和歌乐舞蹈是为了吸引和愉悦众神。如此,学生便认识到屈原作品的产生是根植于宏大的“楚文化”背景,明白楚国的民俗文化对屈原的直接影响和浸染之功,然后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先秦文学的时代特色和文化精神。

二、与时代精神结合,突出价值引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大学教育应该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大学教学应该承载时代精神。大学教育不是高中教育的延续,不应该以知识传授为最终目的。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手段,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与承继才是大学教学特别是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知识习得与精神传承之关系,正是“筌”与“鱼”、“言”与“意”的关系,教学者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领悟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使学生逐渐达到“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境地。

怎样使先秦诸子的思想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途径就是与当今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在讲授先秦荀况的思想时,教师应注意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文化。在政治上,荀况强调礼治,且礼治需兼法治而行,“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荀子·王制》)。在“法”面前,荀况提出“正法以齐官”“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荀子·王霸》)的观点,认为对百姓和官吏要平等对待。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障。在讲解《老子》有关“平等”的论述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的理解结合起来。《老子》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天没有偏爱私心,万事万物从诞生之日起都是平等的,同样经历着平等的存在与消亡,这是从自然层面来讲的“平等”。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讨论“平等”是否还有其他层面的内涵,最后得出结论:人在法律、制度面前是平等的,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以此深化学生对“平等”精神的理解。此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与“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共处的精神是相通一致的。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社会上存在着重视科技、轻视人文,重视物质、轻视精神的普遍现象。如何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与迷茫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学者在授课时对学生人生观的建立进行适当的引导。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并不能求得真正的幸福,幸福来源于充实、知足、安静的内心。《论语》中的贤者颜回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诗经·衡门》中的隐士不追求物质享受,虽然只住简陋的居室,“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饮食也不求上等,但内心悠然自得。在向学生讲授“庖丁解牛”这一寓言故事时,教师一定要回归《庄子·养生主》的文本,注重对文本的阐释。在这则寓言中,庄子主要是讲述如何养生,养生最主要的是养护自己的心灵。教学者应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陶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学生保持平和、宁静的内心状态,不受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诱惑,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在目前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知识的获取易如反掌。但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鱼龙混杂的信息、高下有别的价值观念充斥在网络中。而社会上 “读书无用论”“文学无用论”“重理轻文”等论调的泛滥,使得许多学生一度怀疑所学的专业是无用的,意义是虚无的。这就要求教学者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还要解答疑惑。在讲授《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与惠子关于有用、无用的辩论时,教师要对“文学无用论”这一论调进行解惑。文学、美学在一般人看来是无用的,但却是能够滋养灵魂的。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绝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盖缘人在两间,必有时自觉以勤劬,有时丧我而惝恍……涵养之人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4](《摩罗诗力说》)。而学习古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更是学习古代文化中的真善美价值,并达到引导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将所教授的内容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学科自信心。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精神

习近平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5]大学的美育任务和美育课程不能全部依赖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也要主动承担起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实现审美感化。“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6]教师应通过古代文学的教学,让学生拥有文学审美能力、诗意的生活态度、物我交融的精神境界。

据学生反映,他们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学》的所有课程后,仍然无法理解作家的心态、心境,无法感知古代文学的意境、韵味等审美品格。近年来,对于《诗经》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讲解主旨大意、“兴观群怨”社会功能等内容为主,比较忽略《诗经》审美特质的教学。讲授《论语》也大都是以讲述如何做人、修身养性、严于律己等为主,对《论语》美感的发现与体味也是不充分的。《论语》中所体现的远方诗意的生活、嬉戏游玩于大自然的怀抱和无拘无束的悠闲生活,正是孔子所赞许的生活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古代文学的美感和诗意,并引导学生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而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者。

在新时代精神的指导下,古代文学的教学应更看重文学的审美品格。例如,《诗经》中的诸多诗篇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蕴,教师应该指引学生一一去感悟和咀嚼其中的美感——《七月》的古拙朴质之美,《蒹葭》的缥缈冥漠之致,《月出》的朦胧迷离之境,《芣苢》的音韵节奏之调,《溱洧》的清新活泼之趣,《河广》的忧思深广之情,《摽有梅》的含蓄蕴藉之味,《燕燕》的灵动自由之韵,《简兮》的低回要眇之思,《采薇》的情景交融之象,等等。

抗战时期,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的唐诗课是最为叫座的课。汪曾祺回忆说,闻一多先生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7]又据郑临川回忆,闻一多先生运用绘画理论描摹唐代诗歌的风貌,“在全面讲初唐诗、盛唐诗和大历诗的时候,运用了绘画空间艺术的技法,把许多诗人的创作活动串联起来,让他们在生活、风格和题材等方面互相交织配合,形成一幅唐代诗坛盛况的热烈生动图景”[8]。闻一多先生对于诗歌有著名的“三美说”,即“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9]。笔者曾借鉴过闻一多先生的授课方法,借助绘画中的留白理论来鉴赏《蒹葭》“意境空旷”“寄托玄淡”的迷离缥缈的意境。在授课中,笔者选取了宋代佚名的《江亭闲眺图》《柳汀放棹图》、马远的《江亭观雁图》这三幅注重留白的画作,分析虚实相生理论在绘画中对意境形成的重要作用,而虚实相生理论同样也适用于《蒹葭》的意境构成。

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审美感悟的同时,对文学作品进行幽微体贴的评赏,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把握好宏观文学史的讲授与微观文学作品的鉴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两者并重。长期以来,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普遍存在着以讲授文学史为重心而忽略文学作品的现象,偏重宏观层面的讲授,缺少对文本进行精微细致的分析。没有具体的作品为支撑,“高屋建瓴”式的文学史讲解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对文学作品鉴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审美体验更加细腻。以《蒹葭》为例,教师教学时可以首先从“解题”开始,为学生介绍《尔雅·释名》对“蒹葭”的解释;其次,结合语言学的知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蒹葭”的读音比“芦苇”更合音律,自然而然地引入“双声”“叠韵”的知识;最后,以五代词人李璟《摊破浣溪沙》中的“菡萏香销翠叶残”为例,引导学生比较“菡萏”“芙蕖”“荷花”在音韵上的不同,让学生触类旁通。教师在解释《诗经·七月》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意思时,可援引钱锺书《管锥编》中的“伤春”的释义,再辅以《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伤春,因感邢岫烟出嫁而叹及红颜易老、青春易逝的例证,很好地把“伤春”与“出嫁”联系起来,并提出一个与郁贤皓所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此作品选对“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释义为“在奴隶社会,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因此女奴隶害怕被贵族公子抢回去,遭到蹂躏”)相异的解释。教师通过这种细微的讲解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门径,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领略诗歌艺术的妙处。

先秦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距离现代学生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教师可借助古代名画辅助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可谓一举两得。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讲古代神话时,用整张的纸绘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钉在黑板上,图文并茂,讲得绘声绘色。教师可以借鉴闻一多先生的方法,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名家画作,拉近学生与先秦典籍的距离。这里暂举几例: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撰绘的《诗经名物图解》(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对《诗经》中的植物、鸟类、动物有很好的展示;元代张渥所绘的《九歌图卷》,在讲解屈原《九歌》时可用于展示楚辞中众多的神灵形象;宋代画家李公麟、马和之、马远三人均绘制过《豳风七月图》卷,在讲解《诗经》中篇幅最长的农事诗《豳风·七月》时,教师可借助上述三人的画卷。这些画卷把先民一年四季的生活形象地展现出来:耕种、采桑、染绩、缝衣、狩猎、修葺房屋、凿冰、熏鼠洞、酿酒、宴饮,刻画得细致入微,这种震撼的视觉效果是教学语言很难达到的。

此外,把《诗经》与音乐结合起来进行讲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诗歌与乐曲、舞蹈密不可分。周代的礼乐文化和制度决定了《诗经》与音乐相伴共存的关系。《诗经》中的三百多首诗篇无一篇不中音,无一篇不可歌。只是秦汉之后,儒生们把《诗经》奉为经典,只注重解诗与注疏,久而久之忽视了曲调旋律,致使曲谱失传。经过后人的搜集整理,《诗经》仍保存了一些诗篇的曲谱。南宋赵彦肃对《诗经》中的十二篇曲谱进行了修订,写成《诗乐篇》;元人熊朋来再次整理,为其中十七篇作了新谱,并撰《瑟谱》;清人陈澧又增加新篇至三十三篇,撰成《诗经今俗字谱》;清末袁嘉谷在前人基础上整理成《诗经古谱》,改“宫词谱”为“五线谱”和“简谱”。笔者在教学中,把袁嘉谷的《诗经古谱》三十二篇(《鹿鸣》三章、《四牡》五章、《皇华》五章、《鱼丽》六章、《南有嘉鱼》四章、《南山有台》五章、《关雎》三章、《葛覃》三章、《卷耳》四章、《鹊巢》三章、《采蘩》三章、《采蘋》三章、《驺虞》二章、《淇澳》三章、《考槃》三章、《黍离》三章、《缁衣》三章、《伐檀》三章、《蒹葭》三章、《衡门》三章、《七月》八章、《菁莪》四章、《鹤鸣》二章、《白驹》四章、《文王》七章、《清庙》一章、《载芟》一章、《良耜》一章、《崧高》八章之一、《烝民》八章之一、《抑》十二章之二、《駉》三章之一)简谱的电子版本传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有选择地背诵、吟唱或演奏。学生学习《诗经》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变被动灌输式的接受为自觉主动的求知。

综而论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者要尽力向启功、陈寅恪、闻一多等先生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通才”式的教师,把历史学、文献学、哲学等知识有机融合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教授的内容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学科自信心。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从细微处领悟文学作品的美感,传承真善美的价值,弘扬古代文学的审美精神。如此,才能真正回归古代文学教育的真谛。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讲授诗经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