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珍珍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开展故事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学行为是指教师“教”的行为,即教师的教授行为、引导行为、组织管理行为等。[2]幼儿教师组织和开展故事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行为表现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从而影响故事教学的成效与质量,影响幼儿的学习。因此,要想给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就要严格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通过课例分析教师在故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问题,为改善教师在故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提供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五个故事教学活动,大班故事教学活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青蛙卖泥塘”“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和中班故事教学活动“我的身体会说话”“取气球”。
开展故事教学要引起幼儿的注意,只有幼儿被故事吸引,才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教师就要引起幼儿的注意与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导入方式比较单一,对故事的铺垫还不够充分。例如,在大班故事教学活动“这里发生了什么”“青蛙卖泥塘”中,教师先向幼儿展示图书封面,然后询问幼儿:“你们看,这是谁?让我们一起看看张图片上面有什么。”幼儿只是简单地回答“这是喜洋洋”“有一只青蛙”等。教师又问幼儿:“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你们想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吗?”可见,教师呈现PPT图片,进入活动导入环节,让幼儿回答是否想听这个故事,这样的导入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问是常见的教学行为,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提问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3]。教师提问后,幼儿会组织语言回答教师的问题。他们尝试描述故事,在回答问题与交流探讨中提高语言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提问有效性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问以封闭式问题为主。教师的提问大多是封闭式的问题,如在课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中,教师讲述一遍故事后问幼儿:“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教师向幼儿展示图书封面后,通过展示图片询问幼儿“这幅图画上有什么?”“这里有几只小动物?”等。这些问题已有固定答案,不需要幼儿思考。回答这些问题,幼儿不需要组织语言,不能提升语言能力,这些问题也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教师所提问题与幼儿经验不符。在中班活动“取气球”中,教师提问:“小狗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拿到气球?”由于幼儿在此之前没有相关的知识准备,此提问明显超出了幼儿已有经验,因此幼儿不能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回答。教师的问题应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4]即教师所提问题既要联系幼儿原有经验,又要着眼于所学的新知识,将二者紧密结合。忽视幼儿经验的教学会削弱幼儿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教学效率。
此外,在大多数幼儿回答教师提问时,很多教师无法顾及个别幼儿的回应,造成这些幼儿被忽视,导致这些幼儿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例如,在观察某一图画时,大部分幼儿的思维与作者或者教师想要表达的思想一致,而有个别幼儿想象力更为丰富,能联想到不一样的故事情节,这些并非不切实际的想象。教师为了掌控课堂进程,往往会忽视这些幼儿的回答,削弱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故事教学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中,有个幼儿想象自己是主人公小男孩的妈妈,表达对小男孩的感恩之情。教师的课程目标是“感受作品循环反复的幽默风格”。为了控制好课堂进程,教师忽略了该幼儿的回应与表达,失去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故事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教师的引导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只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幼儿增强信心,促进幼儿发挥想象力,愉快地进行故事创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行为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教师对幼儿活动的指导过于抽象,常以简单询问的方式指导,如用问题“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小男孩在干什么”引导,没有通过启发、协商、鼓励等形式指导幼儿展开想象并猜想故事内容,幼儿也没有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中获得新的知识。其次,教师不能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指导,如教师看到幼儿无法在图片中找到关键线索,就包办替代,说出答案,没有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机会。有些教师看到幼儿不能根据画面图示连贯地讲述完整的故事,就替代幼儿讲述,使幼儿失去锻炼语言的机会。
好的故事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只有慎重选择好的故事作品,才能保障故事教学目标的达成。选择优秀故事作品时,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经验。[5]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不仅要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还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故事内容选择要具有多样性,比如:情节曲折丰富的故事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活跃气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提高故事教学活动质量。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作品时,不仅要考虑故事内容符合幼儿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程度,还要考虑故事的专业性以及符合社会现实的程度。
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为主体。第一,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应采用多种导入方式,除了常用的PPT图片导入外,还可以播放故事背景音乐吸引幼儿注意力,或者用演绎故事的方式开场,设置故事情节悬念,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故事教学活动“我的身体会说话”中,教师为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肢体动作蕴藏的信息,可用情景剧导入;教师可以合作表演,通过肢体语言传达无声信息,使幼儿对肢体语言产生兴趣,也对故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对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要仔细斟酌,考虑该问题是否有必要、有价值,思考提问的方式是否合理、恰当,以提升问题的价值。教师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并扩展思维。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正确答案或简单否定幼儿的回答,而是要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通过提示、追问等方式鼓励幼儿回答,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问题不仅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反应与回答即时调整问题,捕捉和接收幼儿的反馈信息,关注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进而提出问题。问题预设是基础,需要借助生成的问题丰富、拓展;问题生成需要精心的预设,这样才能促进灵动的生成。预设与生成结合才能提升教师提问水平,使故事教学活动更高效。
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故事教学的特点,将多种指导方式巧妙配合,取长补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等资源,以展示图片、播放动画故事情节、播放背景音乐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故事角色、梳理故事情节,达到教学目的。优秀的故事作品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指导方式,才能向幼儿展示故事中蕴含的意义,让幼儿学有所获。幼儿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整合故事教学,帮助幼儿打开思维的通道,促进幼儿在故事教学活动中获得语言发展。
幼儿教师应具备善于反思的能力。教师要多进行教学反思,将习得的经验融入教学实际中,有效改善教学行为。教师在故事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幼儿是否能融入活动”“幼儿能否掌握故事的创编续编”等,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反思不仅要找出不足,还要总结经验。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总结经验,注意扬长避短,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总之,故事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推理判断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应开展好故事教学活动,精心选择故事、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反思,从而促进幼儿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