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敏
(莆田第十二中学,福建 莆田 351139)
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兴趣点的切入,没有从阅读中获取快乐和满足感,缺乏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许多学生和家长的阅读还都是处于轻阅读的阶段,也就是说阅读深度不够,内容品质也较低,只是作为一种消遣,是否需要继续也无关紧要,自然也不会从阅读中体会到影响人生的东西。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在阅读数量上的增加,更多是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鉴别能力,引领学生进行高品质的阅读,进而促使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整本书不同于单片阅读和单元性的阅读,它不局限在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其目的是能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整本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理论框架,整本书阅读不会造成理解问题的片面性。学生如果养成了整本书的阅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整本书阅读可以全面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本书的内涵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进行概括、总结和思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确实可以提高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整本书的阅读经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生活过于贫乏,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们难以有生活的新鲜感,思想上的单一更是可想而知,所以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可以使其在思想上得到充实,学生会从书中体验到没有机会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感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马簇,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并非凭空捏造,学生因时代嬗变虽不能做到身临其境,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了解的,而这正彰显出阅读的魅力。
高中生面临着许多学科的学习,思维能力决定着学生的接受能力。众多学科知识和知识信息碎片化的传播,学生要有辨别能力和一定思维能力,信息的碎片会导致学生思维的片段化,整体、宏观的把握知识的能力就会下降,难以从更宽广的视野看问题,处理问题也比较局限。整本书阅读是对一个更大更宽广的事情进行思考,但是整本书阅读对于当前高中生的阅读习惯来说,已经超越了他们的阅读舒适区,习惯于看手机新闻和电视报道的知识来源,大部头的书籍会比较困难,但是这样的跳出舒适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碎片化知识中无法体会到的内容,从而后续对思维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位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感受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要表达的寓意,按此环节进行思维锻炼并有效养成善于质疑解惑的习惯,学生的思维必将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想让学生有整本书的阅读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如果一直停留在碎片、短暂的浅阅读阶段,自身的知识和视野就无法提升。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教师就要拥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信息化时代,许多事情和知识大家都略知一二,但是深度的解释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所以教师不能固守课本上的解读,不去深入了解知识背后的内容,我们要关注本学科内的发展,在阅读素养上能够与时俱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并没有展现出这一面,大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上做的基本不到位。教师如果能在课间多和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和感受,无形中都会营造一个阅读教学的氛围。许多教师对教科书了如指掌,对自己的要求就松懈了,忽略了学生和时代的发展,自身的提高也就停滞了。
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都会造成一种浮躁的心境,教师和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难免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的家长,都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生活的快节奏,让学生的生活也“慢”不下来。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冲击着传统阅读,浮躁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和教师感受到好多事情需要做,但又许多事情做不完,始终有事情在追赶着。当人们适应这样的生活就会形成阅读的惰性,只想着获取一些博人眼球,图一时之快的阅读,与吸食毒品相似,当体会到“网络阅读”可以非常轻松带给你强烈的刺激后,那些内容平淡但表达方式精彩的文章我们就会没有耐心读下去,最终导致人们形成非系统性知识,而这,会损害人原有的逻辑体系,造成价值观混乱。
对待整本书阅读的态度决定着能否深度高质量的阅读,整本书的阅读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些课外时间来完成,这就要求整本书阅读要依赖家长和教师的共同配合,同等重视。孩子回到家在完成作业后如果要进行深度阅读,家长不应该反对,更不应该传达出一种阅读没有用,不如去再次复习功课的看法,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重视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影响。阅读习惯带来的益处是终身的,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积极为孩子营造一个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学生自己也要和教师多进行交流,不是说看书就是好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书籍鉴别能力还有限,很容易进入低品质的阅读区,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或是有些学生一直躲在自己阅读的“舒适区”,这其实是他们没能从阅读中找到真正价值的表现。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到整本书阅读的正确轨道,进而体悟到阅读书籍的深刻内涵。
整本书阅读需要交流,需要探讨,因为高中阶段,同学之间陪伴时间是最长的,如果相互之间能够在整本书阅读上进行交流、彼此分享心得,这是成长的有效方式。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注意他们的主体作用,阅读的主体始终是学生,阅读效果如何也是学生自己能够感受得到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整本书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效果如何要有多方面的评价,在家中要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评价,家长最好能够一起阅读从而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反馈和评价,发挥教师在学生心中人生引路人的作用,切记不能轻易的进行等级评定,要有针对性的反馈,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反馈,适时调整阅读进程,改进阅读方法。
能够得到同学之间的肯定并将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大家是高中阶段学生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学生也会因此提升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阻碍碎片化的信息冲击,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即使几个同学阅读的是同一本书,在交流中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学生个性的展现。教师和学生之间毕竟在年龄和经历上有所区别,产生共鸣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学生之间的经历和心智成熟程度是比较相似的,我们可以据此在班内组建阅读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组内读书活动,由小组代表拟定好阅读计划,把阅读任务细化到每周,列出阅读清单,安排好阅读进程,分阶段先在小组内分享读书心得,再在班级内讨论交流并汇报阅读成果,还可把每个阅读小组的阅读随笔、读后感等进行展示,力争在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中培养学生爱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