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雪 凌
(岭南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持续多年的高考扩招,使高校设计专业从过去的120个增加到今天的1 879个,招生人数从几万变成55万。我们身处一个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也催生了功利性的教育。设计教育中存在一种功利主义心态,过于关注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以致盲目开设热门专业、设置“时尚”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占比过高。“学以致用”的“用”被看成狭义层面的“用处”,表面上更加职业教育化,其实已经陷入片面获取一般技术的层面。受这种心态的影响,现在无论做研究还是学习,人们总喜欢先问“有用”“无用”。比如学生在选修课前往往先问这课有什么用,对今后找工作有用吗?在讨论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时,也常常可以听到对找工作没有用的课程设置的抱怨。我们对知识的有用性的认识已经变得过于狭隘和短视。
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 设计类实用性的课程也因为时代进步而经常变化,有的因变化太快变为落后甚至是无用,即使设计课程中依然“有用”的职业课程,充其量也只能成为现实设计工作中的基础知识。时代要求优秀设计人才知识结构面广,具有深度和广度层面的人文知识,并且应有实现自我知识结构上的创新能力。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协调和重构,既是艺术思考活力的基础,也是跨专业解决设计问题实现的必要前提。
教育的作用除了相应的知识学习,应该从知识中走出来,对社会敏感、对生活敏感、对人敏感。功利主义指导下的设计教育则与此相反,由于专注于课程本身,学生不能了解当代设计和视觉文化的理论前沿问题,没有机会在实践中了解设计活动和视觉认知行为,缺乏对时代、对社会敏感问题的认知度。
设计教育也不应只是服务于商业需要,而应该保持对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生活伦理等文明结构与人文经验的全方位介入。当教育抱以功利性的目的,片面追求就业率,割断设计与社会文化的整体性关联的时候,它就只能成为象牙塔内的自我图画,其功利性的预期教学效果最终也会化为乌有。
因此, 认清这种教育观念的弊端,有助于我们明晰设计教育的专业视野,深化专业领域的人文教育和社会实践,奠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
首先,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专业视野的广阔。大学独一无二的精神实质,在于它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四书”之一的《大学》第一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教育的目标最终是培养和完善人格,让学生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让学生知道“用”是为了短期的利益还是一生的利益。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会”,更是“会学”,教会学生怎样思考,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有自主判断的能力,引导他们如何去学。知识不仅具有工具价值,更有其内在的价值。短期的无用知识可能是长期有用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知识都具有有用性。这种多样的知识决定了艺术设计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实质,就是把握知识内在和长期的有用性,尽可能地扩大设计的专业视野。
其次,广阔的视野才能成就设计的创新。没有足够的人文教育关注,仅从职业教育出发,可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但是这样狭隘的训练,不可能使学生获得专业和研究所需的素质和视野,更谈不上创新。唯有广阔的视野,才能成就创新。可以说,能够把专业做到优秀的人,都是善于积累、博学多识、敢于创新的人,而不是仅凭在学校时掌握的简单的专业技能去被动应付工作的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和独立性的思考,注重设计教学里人文素质和设计观念的教育,才能培养有思想、有人文关怀和多方面潜能的设计人才,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各学科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受学生求职生存压力的影响,实用主义、功用主义一度占据了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很大比重,“君子六艺”体现的重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人文教育受到漠视甚至逐渐退出大学课堂,人文教育在设计教育的实践中也日益淡化或形式化。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文教育缺失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严重影响,也更加迫切地需要人文教育回归高等教育本位。设计教育的文化视野和知行统一,是通过广博的知识、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由内而外体现设计教育的本质,并使人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部价值。
在设计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固然需要学生有这样的意识,还需要相应的有效途径:一是提高教师自我的人文修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授业与解惑都是技术层面的教学,而传道则是价值观层面的教学。这是以身作则的教育,教师的引导,对问题的看法,在答疑解惑中对文化知识点的信手拈来,都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要有将人文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的意识,也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不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二是改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当今大学开设的人文课程,大多是少量通识类的短期课程或讲座,而这些知识未必会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帮助他们吸收消化人文知识,从而沉淀为自己的人文底蕴。三是创建多元的审美教育场所和综合的公共文化空间,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开办一些有趣味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走进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艺术园地;建立人文社团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实践;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等等,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人文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就学科而言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美学等人文类学科。但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个性和喜好,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存在断面和缺陷。不断丰富和研究所接触到的设计作品和艺术形式,尝试理解那些与自我差异较大的作品或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积累视觉经验,提高审美能力,扩展人文视野,逐渐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创作观念。设计教学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学生艺术思想、设计观念的引导:一是注重对哲学的认识、学习和研究。哲学是对思想和观念的训练,有利于形成设计批判思维。优秀的设计师往往需要哲学家的批判态度和打破常规的思维能力。对哲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分析事物的本质、特性、规律,学会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接收到的每一种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再随波逐流地去接受成规。这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设计者艺术思想和设计观念成形的基础。二是重视传统文化在艺术思想与设计观念形成中的重要性。德国设计大师霍格尔·马蒂斯曾经说过:“任何国家的设计,都应该体现国度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都离不开民族文化传统和带有民族传统的特色。因为,存在于民族文化意识中的传统思想,对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设计教学中,尤其应当重点加强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阅读与训练,培养学生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取得了卓越的设计成就,与他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许多作品的创意来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他为郑明明化妆品设计的标志,就是以字体为元素引用“闭月羞花”的典故设计而成,作品形式典雅、信息清晰、意境深远,可谓文学典故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乔布斯曾经讲述过自己辍学后的经历。他没有离开学校,而是听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其中一门是美术字课。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的课,10年后为他发明苹果电脑上的可变字体发挥了作用。他回忆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字课,苹果电脑就不会发明这么漂亮的字体;又由于微软视窗是照抄苹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个人电脑上就都没有这样的字体了。”人文艺术之美,发源于自然;而自然科学又揭示着万物规律,是我们生存世界的大美。可以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两者之间,互相启发,共同促进。因此人文概念不能局限于文化范畴,应当跨专业、多渠道地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设计之中。
1.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设计教育是涉及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综合性学科,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教育向综合教育及多学科教育拓展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是对学科及专业布局的一种挑战。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渗透与普及,社会的设计需求也日益变得多元和复杂;这会导致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也出现相应的变化,除常规的艺术领域以外,在工程领域、教育领域、文博领域、传播领域、社会领域甚至是行政管理领域,都会形成工作面向更加丰富化和差异化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设计教学注重联系时代发展的语境,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教学理念,重人文、跨专业,并拥有面对各种问题的开放性,强调实验性以及面对社会发展的敏锐性。设计研究、设计思考以及设计未来对于我们还是一个新的领地,跨学科、跨专业,将科学知识、人文修养和艺术观念进行新的实验和尝试,是未来设计教育的方向。
2.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人文素养
艺术设计不能仅仅是学术地孤立地存在,艺术如果不能融入市场,不能产生价值对自身的研究进行反哺,其生存空间将非常有限。中国的设计教育有这个意识,然而实践环节仍然十分薄弱,缺乏对商业、市场、营销的了解和把握。此外,商业社会的设计作品,文化诉求和文化表达往往屈从于商业现实。这就需要把握如何多渠道地将人文素养融入设计之中。艺术需要的是主观认同。在这一方面,人和人的交流、沟通、坚持和妥协最为重要。对于社会商业、市场营销的了解,甚至沟通交流中对方心理活动的判定,都是综合人文素养的体现。当学生走上社会,在商业化和功利化的面前,懂得如何保留住设计中的人文价值和艺术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当代的艺术设计人才应同时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已远不及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更普遍。而设计正是解决人与人通过物进行交流的手段。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设计满足精神功能的特征越来越强大,并不单以物质使用为目的。这就促使我们要不断对设计教育的内涵进行更新,并积极发展和完善已经确立的理论模式,探索新的符合实际发展的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