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海 涛
( 广东海洋大学 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管季的《性别意识、文化症候与情爱叙事——80后女性写作研究》是近年来难得的研究80后女作家的学术著作,厚重之余也令人耳目一新。管季作为一个80后同时代人,对80后女作家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人物命运和时代观念有着切肤的体验与深刻的理解;作为一个在中山大学谢有顺门下攻读现当代文学学位的女博士,用了3年的时间开展全方位阅读,搜集了与课题相关的中外研究论著、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长篇作品以及各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共300多种,创设了一个清晰地审视80后女性创作的“景深”,全面攻克了“80后女性写作研究”的学术难题,既有宏观的鸟瞰式的“面”上把握,又有对某一个学术热“点”的“打深井”般的精深掘进。研究资料的全方位收入囊中,研究范围的点面结合,名家导师的精心辅导,以及博士本人对研究课题从理性到情感的深度投入,一部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奇书和心血之作,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时至今日,中国的一代80后女作家以自己的力作展现了不同于50后、60后等前辈女作家的两性观念和文化价值。在管季的面上扫描中,她发现孙频精准地描写了现代“女性内部对抗”;笛安浪漫地描写了“两性关系的互助”;张悦然绘制了“虐恋的心理机制”;蔡东的笔下有现代女性“婚姻危机的自省”;郑小琼则用诗歌的形式创造了“底层打工者”的形象……管季抓准了每个80后女作家在自己的代表性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她将这么多的“女性文学的创作亮点”用一根红线穿起,铺开来写成了一部“中国当代女性思想解放史”。这就是管季“点面组合”的研究成果所达到的一种学术高度。
这部博士论文的深刻之处,还不完全集中在这个“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管季非常精准地把这“点面结合”的成果继续向学理深处推进探索,她努力地寻找并竭力地论证这个“中国当代女性形成的两性观念和文化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指出:“在对80后进行整体研究时,首先无法绕过文化符号对于这一代人整体精神状况的影响。”这几大文化符号分别就是金庸武侠、琼瑶言情、日本动漫和网络游戏。
很少有人如此系统地梳理和论证影响80后女作家精神发育和成长的文化资源。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化市场的勃兴,正是80后女作家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时期。以金庸武侠为代表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从男权视角出发,充分展现了“男性向”价值观;而以琼瑶的言情小说为代表的体现唯美的和自由浪漫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从女权视角出发的“女性向”价值观,这两个方面均对80后女作家的成长产生浸润影响,管季用了大量篇幅做了详尽的论证。
管季接着引用江冰关于日本动漫是如何影响80后心理的论述,进一步分析日本动漫中关于“女性形象的第二性征”的具体描写和叙事给80后女作家所带来的“成人化审美变革”。这种变革导致这一代处于青春期的女作家开始描写早恋中的“性幻想”和“性矛盾”。当80后女作家在青春后期从金庸、琼瑶和日本动漫的世界里走出来,“并感到一阵迷茫与幻灭之时,网络游戏适时诞生”。管季在此便集中力量论述:女作家在成长期进入网络游戏的目的不在于表现现实的自我,而在于塑造理想的自我;她发现了网络游戏的心理机制与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极为相似。因此,管季深刻地归纳了上述金庸武侠、琼瑶言情、日本动漫和网络游戏这4大文化符号在影响80后女性作家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了跨性别的价值观以及内心的侠义与善良,并开始认清现实,将身体摆在主体位置,不再从内部进行自我肯定,而是通过身体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获取某种价值认同。
这4种文化元素究竟是如何影响80后女作家的精神成长,如何成为她们创作中的精神资源和价值观念特征,管季的这种梳理分析和描写论证,使得对“80后女作家写作研究”课题的深入探究,不再限于肤浅,不再像蜻蜓点水那样一掠而过,就像是打了一口深井——她挖掘出了许多80后女作家复杂微妙且先锋新潮的精神资源。
这部博士论文在论题的限制下涉及了一大批80后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书稿详细论述到的有春树、张悦然、笛安、孙频、周嘉宁、蔡东、马小淘、文珍、马金莲、郝景芳、蒋方舟、霍艳、颜歌、落落、七堇年、顾漫、流潋紫等。这里既有严肃作家、纯文学作家,也有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类型作家;她们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鲜活的、特征突出的“剩女、离异者、宅女、恶母、丁克”等众多的当代文学史上少见的人物典型。管季对这些当代文学史上的人物典型做了精彩的归类分析,挖掘出了她们各自的典型意义。
马小淘的《慢慢爱》中的“剩女”冷然,管季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她作为“都市剩女”所拥有的特别的择偶观。管季把80后女作家作品中出现的“剩女”定义为“一种高收入、高学历的都市女性,她们更有资格站在婚姻‘鄙视链’的顶端,来对自己的婚姻做一个长期规划。”还有颜歌的《江西巷里的唐宝珍》和蔡东《小城》中的单身姐妹——在管季的笔下,她们都成了80后女作家与别的女作家绝不相同的“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形象”,管季条理清晰地分析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形象中所蕴含着的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深刻。
在分析“恶母”与“丁克”形象中,管季采用较为广阔的视野,对比了男性作家:如莫言在《丰乳肥臀》、张贤亮在《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承志在《黑骏马》、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关于母性、母亲形象的描写;还对比了铁凝的《大浴女》、徐坤的《女娲》以及残雪、池莉、陈染等前辈女作家写到的母性、母亲等形象;还对比分析张悦然在《茧》中、蔡东在《往生》中、笛安在《东霓》中写到的“母亲形象”和“丁克形象”,在这些当代文学中的人物比较分析中,归纳出了80后女作家塑造的母亲形象和丁克形象里所包含着的一种“不仅仅是女性对于生殖义务的反抗,更是个体对社会秩序的反抗,对于自身命运的反抗”。管季把这类“反抗主题”看作是体现“越来越深刻的人性内涵”,看作是一种体现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如此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了80后女性作家创作的系列形象里所蕴含着的文学史意义。
我们现在从“面”的梳理回到“点”的评价。这部博士论文在评论80后女性写作中体现的“两性观念的构建与发展”是一个大亮点。这个亮点的构成,仍然对应着管季采用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点面结合”的学术研究策略。
对于80后女性写作中体现的“两性新观念”,管季用了一个“历史发展三阶段”的概念来做“纵深”的审视。她认为:“80后女作家两性观念的构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过往时代女性意识的延续和传承。纵观当代文学,两性观念的构建经历了一个从女性自由到人性自由的过程,也经历了从模仿西方到自由阶段的过程。”这种划分和表述是把论题放进了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放到了整个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范围中去考量,于是这既是客观的科学的,也是有系统的和深度的。
管季对比论述杨沫的《青春之歌》中林道静投身革命的故事,对比了宗璞《红豆》中江玫成长的故事,也用了茹志鹃《百合花》中新媳妇善待小战士的情节来印证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女性解放中有“抛弃性别”的第一阶段历史。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阶段,则对比了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等。这些几乎是当时所有女作家都参与了的,体现着女性独立自由意识的第二阶段的创作。接下来就是以卫慧、棉棉、九丹、木子美等女作家的以“美女写作”“身体写作”为代表的,更强更猛地在文学创作中展示女性从权力到身体的自由意识的创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管季并不完全拘泥于当代文学史按时间序列进行铺排的材料,她同时还穿插了诸如李银河的《中国妇女地位世界排位第25位》、张念的《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胡适的《野蛮时代的悲悯与关爱》等以及一批外文资料和互联网数据,做了理论上的论证和现实生活的印证,这就使得管季提出的论点牢固地建立在“史论”基础之上,显示了强大的理论说服力。
管季上述的梳理和总结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一方面,80后女作家接受的文学启蒙和理论熏陶都来源于上一代的作家,对女性文学的叙述方式、情感表达都与上一辈优秀的女作家相似。另一方面,西方文学以及文化,仍然影响着中国的80后女性。”中国文学史里的女性主义从抛却性别,到模仿西方女性的性解放,解构男性神话,甚至解构母性本身——到今天,进入了“自由阶段”。“对于某些80后来说,爱情的非物质性被发扬到了淋漓尽致,这几乎是对传统婚姻的某种颠覆式反叛,这种面对理想爱情的心路历程,包括性伦理观念的转变,勾勒出时代发展的一个基本风貌。”管季通过当代文学史三代女性作家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描写的比较分析,通过从社会学、人类文化学以及当代调研的大数据等材料的引证,总结出了80后女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两性观念”和“女性意识”,显得十分的客观中肯和科学系统。
管季把80后女作家的写作与她们的前辈作家相比,究竟探讨了哪些不同的写作角度和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呢?她顺理成章地将课题研究移置到了未来科学技术对80后女作家的影响上,她用了整整一章“新技术背景下的写作新变”来呼应这个话题。80后女作家是在计算机文化和人工智能环境中开始成长和从事创作的。科幻文学和网络文学是她们纵马驰骋的疆场,也是她们区别于前辈作家的极其重要的一环。
对于80后女作家的科幻文学,管季挑选了雨果文学奖获得者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折叠》来展开文本细读。她发现郝景芳的科幻文学创作,实际上首先是以科幻为底子,探讨的却是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管季明确指出:“科幻作品大多借助虚构的‘他者’的眼光,来看待人类自身,也借助这个虚构的视角,探讨一些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中依靠写实的文学形式无法探讨的问题。”管季对郝景芳科幻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她对郝景芳的科幻文学的评价已经超越了一般人对科幻类型作品的认识,并进入到了一种哲学的学理层面,这实际上是提升了对80后女作家作品创意的认知高度。
在类型小说展开研究中,管季从80后女性网络作家的角度切入,着重研究了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和《后宫·如懿传》。她指出流潋紫塑造了与琼瑶时期绝不相同的人物,是将后宫的女性改写成更为立体、多变的原型;女性不只有争宠媚上一条路,女性更要活出自己的价值,追求一心一意的爱情,而不是在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下委曲求全。甄嬛把皇帝看作是杀害自己情人的仇人,害死他后自己也成了太后,享尽一切尊荣富贵;而如懿即使在宫斗中成了皇后,也对权位不屑一顾,在确定了自己最为重视的爱情消失以后,也把一切所谓的权力争斗都化为了浮云。管季对这两个后宫女性做了详尽细致的对比分析后得出了结论:流潋紫是将中国当下的女权思想赋予了新的定义:它不再代表着女性人物的青云直上,而是通过“失败”来批判“成功”。管季的这种解读和评价,一方面呼应着80后女作家至此逐渐成熟的“两性意识”的新内涵;另一方面也显现了超越“性爱”和“性政治”之上而达到的类型小说创作的新高度。
在铺开了80后女作家的全方位研究后,管季就把研究重点放在各个不同的女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表达风格的差异上。在解读张悦然的《大乔小乔》时,她感觉到了国家的人口政策与生育观念在某些方面发生了错位;进而提出并分析了现实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房地产经济”和“宅文化特征”,归纳出80后女作家在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写作中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的写作伦理——80后女性作家创造了一个“中国低欲望社会”。她从社会学层面,发现了中国正在逐渐走上“低欲望社会”的道路,女作家们笔下出现的性伦理的解禁与社会生活中呈现的不婚、不育倾向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于是形成了80后女性写作的大部分母题:个人微弱的理想主义与现实金钱社会的强烈冲突。
管季在解读春树的《红孩子》和《光年之美国梦》,解读张悦然的《茧》和《誓鸟》时,总结了80后女性写作伦理在哲学层面上的基本含义。她们面对“低欲望社会”在作品中发展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虚无主义,一种以“无所谓”态度而透露出了“无信仰”状态。这种写作伦理共性的揭示,成为80后女性写作中“消费社会对于人性的全面异化,旧价值退场而新价值尚未形成的一种困惑、矛盾”的共同的文学表达。
管季就此得出结论:“在这种消费社会对人性全面侵蚀、异化的背景下,80后女性写作普遍呈现出多种困境。”管季就以马金莲的《马兰花开》中对马兰的评鉴以及文珍的《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中对画家曾今的评鉴,总结出了80后女性写作最后走上“反抗失败、伦理溃败之后的自我救赎。”这样从80后女性写作的具体差异开始研究,而最终总结出80后女性写作在道德伦理方面出现的共同特征,即一种“在低欲望社会中陷入虚无和迷茫”的真实的二重性写作。对80后女性写作伦理的深入分析,使得本书在写作伦理的这一个“点”上对整个80后女性写作母题做了精准概括。
管季在3年的读博期间,在导师谢有顺教授的精心指导下,集中力量全面收集与课题相关的各种研究文献;并在新的文学理论和现代社会大数据分析的支撑下,实现了全方位掌握80后标志性女作家的代表作,这样才能从远距离、大景深的角度来考察女作家的面与点的基本创作特征。
在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管季列出了蔡东的《月圆之夜》、春树的《北京娃娃》、笛安的《东霓》、郝景芳的《孤独深处》等74部长篇小说或作品集的目录。在理论研究的中文著作一栏,管季排出了陈方的《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陈宁的《女性身体观念与当代文学评论》、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江冰的《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等90部新颖、厚实的当代文学批评著作。还有奥地利奥托·魏宁格的《性与性格》、法国马科斯·扎菲罗普洛斯的《女人与母亲;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的女性难题》、美国埃利希·诺伊曼的《原型女性与母权意识》等49部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外学术研究著作(其中包括两部英文原版书籍)。
非常值得提起的是:管季还收全了15部以80后女性文学研究为主题词的硕士论文。像杨楠楠(安徽大学)的《“80后”女性作者的青春书写》、温志燕(中国海洋大学)的《80后女性小说中的“小资”形象研究》、左宇(重庆师范大学)的《爱的缺失与寻觅:青山七惠与张悦然小说中“80后女性”的比较研究》……这些硕士论文的集中选题和厚实研究,都为管季的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
从上述罗列的参考文献的清单,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印象:管季的课题研究是建立在“史”与“论”的基础之上的,是文本细读和理论阐释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管季作为一个女性研究者,她的理论语言更多一种清新和细腻;艺术感觉与理性归纳高度融合的艺术特性,让读者读来有如阅读女作家知性散文的语言愉悦。这些学术元素和文学元素的组合,使得这一部博士论文在“点面结合”“史论结合”上,精准地描画出一代女性作家的精神成长史,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80后女性思想与文学新变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