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陈清斌
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等说法。所谓“文”,是指字、词、句、篇等形式,“道”则是指孕育在语言文字中的各类思想内容。文是外在和寄体,道是内涵和灵魂,两者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凡是成功或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流传甚广、流传甚远,除了“文美”因素外,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道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就是说,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科技能,还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弄懂与之相应的思想内容,这样才能有效达成“既教书、又育人”的综合性活动目标。就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如何在文道合一中赢得“德智互动”呢?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说来,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特质的基础性学科。正因为如此,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工具性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否则,不仅是人文资源的浪费现象,更是不容忽视的教育渎职行为。因此,积极开展人文性教育活动,不仅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实质性要求,还是语文课程活动的应有之义,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无论何种题材还是何种体裁,语文知识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综合体,其中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德育元素,如思想与意识、理想与信念、孝亲与感恩、励志与情怀、精神与力量、哲学与喻理等。不仅如此,高中学段正处于启智益能、立德树人的重要时期,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优势功能,积极开展高中生的德育渗透活动,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德育元素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德育渗透可以体现在语文课程的各类活动环节。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以待,就能赢得令人期待的效果。
如果说语文学科因人文性特质而自带“德育流量”,那么语文教师就应是一个流光溢彩的“德育源体”,并且具有“化知为德、普度众生”的意识和能力。无论在语文教学还是与学生日常交流中,我们都可自觉主动地借助名人名言,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点点滴滴的德育渗透。如此,不仅有利于教师在善教乐学中体现自身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力量,逐步增强学生的潜在向师力,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地“讲经布道”,不断放大“亲师信道”的良好效应。比如,笔者经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经典古训来教育学生,以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青年历史精神来激励学生,并且与他们探讨现代社会形势下如何“强学报国、胸怀天下”的理想目标和一些实质性做法,常常让大家热血沸腾起来。在这种思想引领下,师生之间不仅建立了善教乐学的良好互动关系,还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凡是编入教材中的这些“例子”,从“工具性”角度来说,不是经典语篇就是精髓之作;从“人文性”角度来说,可谓情丰德茂、绵绵不绝,其中蕴藏着思想与价值、历史与伦理、理想与信念、法治与公序、孝亲与家国、励志与心理等丰富多元的德育元素,都是开展学生德育渗透的“一手素材”和优质资源。即使如《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窦娥冤》《雷雨》等“悲情剧”作品,通过教学与引导,同样能引导学生在悲剧欣赏中深刻地体悟与思考“价值被毁”的原因,让他们在心生“恐惧与悲悯”的同时,自觉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自我形成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与热烈追求。正如谚语所说:“喜欢欣赏悲剧的人是不会做非法之事的。”这就是“负典型、正能量”的德育效应。值得一提的是,教材语篇中的德育资源或显或隐,有时候往往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才能显现非常明显的德育效果。
教材中的“例子”大都是历经淘洗而流传甚久的名篇佳作,由于时空跨越和生活背景等诸多因素,其中有些思想元素具有绝对真理性,有些则具有时代局限性,有些与现代社会具有相融性,有些则必须“还原”到历史环境中加以理解和体悟。正因为如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接受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善于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包括历史生活)良好互动并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从中获取令人期待的德育渗透效果。以《祝福》为例,文中女主角祥林嫂原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失去丈夫和儿子成为孤寡之后,人生一落千丈并逐步走向绝境,终究悲惨致死。封建道德那只“有力杀手”是无形的,也是当今青少年所无法体会的。有鉴于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以“如果祥林嫂生活在当今时代会惨死吗?”为题,在“前后比较、反向逆推”中引导思考、讨论和交流,就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旧道德的“窒息”和新道德的“舒畅”。这种德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补白”即“填补空白”之意。这本是国画艺术中“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文艺作品中,缀文者为了更好、更充分地表现创作主题而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白现象”,让观文者在“自我完美”心理作用下自觉主动地进行“补充或说明”,从而达成“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无声胜有、形神具备”的情感濡染目的。就高中语文课来说,“相机补白”之处是很多的,如在新旧课文链接点上可以比较补白,在提出问题质疑之后可思考补白,在学生认知模糊处可辨析补白,在概括结论之前可梳理补白,在思想情感隐晦时可体悟补白……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在教学该词时,教师应首先就作者际遇和创作背景处进行“补白”,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并把握词义,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道德等思想元素,从中实现共振共鸣——在追忆三国周郎年轻有为、无限风光之时感叹自己时光易逝和难以作为。否则,该词的德育效果就会黯然失色。
所谓“群文共读”,就是指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等需要,本着一个或多个议题,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本聚合起来,从多个视角、多种层次上进行类比阅读,以达成“求同巧拓宽、求异谋深入”目的的阅读方式或阅读行为。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群文共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习得更多的工具性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从中获得更加全面立体、综合深厚的人文性教育。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在教学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从整部小说立场上,讨论“我眼中的大观园人物”问题。这犹如“一石激浪”,引发了“见仁见智”现象。有顺应原著之义的,也有对传统观念深表质疑的。比如,林黛玉忧郁而死,与多疑善妒、心胸狭窄有很大关系;贾宝玉是“官二代”或“富二代”,既无进取心,又无责任感,整天飘飘昏昏,悲催结局算是因果报应;王熙凤是才女,如果“德”厚一些,则是现代社会中的成功女性……这难道不是另类的德育渗透吗?
宋代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通俗易懂的信条式命题,意在强调“学用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实,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仅如此,综合性、实践性、能动性等基本特点,同样表明“自主体验”是语文课程活动中的有效策略。以《祝福》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祥林嫂”说起,盘点一下出自鲁迅笔下的诸多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祥林嫂”“孔乙己”“阿Q”“华老栓”“少年闰土”等人物形象分别对应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从中深刻地体悟到具有时代特质的“鲁迅精神(鲁迅品质)”。再以《拿来主义》为例,笔者联系当今中国对“洋垃圾说‘不’”这一问题现象,让学生在个体思考基础上,通过“小组研讨+集体交流”形式,探究两种“拿来主义”的异同点和实质性。大家通过比较与分析,深深感受到了当今中国蒸蒸日上的伟大成就和日益重大的国际影响,无不充满了自豪和憧憬。
总之,我们要借助“文道合一”语文载体,积极开展“教、学、做”相结合的课程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体现“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德智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