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玮苡,马云天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公室,广西桂林,541004)
耕读文化是在中华儿女从事劳动生产实践和读书学习过程中创造出的有关耕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耕读文化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然而,由于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耕读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如何突破耕读文化传承的困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我们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乡村文化。[1]耕读文化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美德,例如孝顺父母、克勤克俭、耕读传世等,这些美德能起到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诞生于以家庭、宗族为主的农耕时代,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之一。耕读文化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亲身劳作,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并在劳动中获得技能。传承耕读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耕读文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传承耕读文化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可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同时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更应对耕读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保护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2]。讲话强调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重要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3]意见充分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耕读文化是指劳作者在从事劳动生产实践和读书学习过程中创造出的有关耕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耕读文化的理解需要从事劳动生产实践,需要全方位地学习,耕读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劳动生产实践与读书求知相结合,这一特点就需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劳动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劳动还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学校要辩证地理解劳动和教育的关系。传承耕读文化需要劳动教育的支撑,开展劳动教育则需要耕读文化的助力。因此,研究学校耕读文化传承有助于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学校教育是传播耕读文化、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4]耕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学校传承耕读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耕读文化对于学校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习惯、练就学生的本领等方面。传承耕读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品质、孝顺的品德、坚毅果敢的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支撑。乡村学校是传承耕读文化的主要阵地,有着传承耕读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等优势,落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开发耕读文化课程,有利于乡村学校特色发展,丰富乡村学生文化生活。因此,乡村学校更应通过耕读教学加深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通,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乡村学校进行耕读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没有直接相关的政策支持乡村学校耕读文化的传承工作。自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等多次下发意见或通知。国家政策对于乡村学校开展耕读文化传承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但从上述分析中可知,虽然有部分政策提到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但是都没有发布与耕读文化直接相关的政策。耕读文化进入学校教学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困难的,迫切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支持。而当前还没有配套的政策支持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这是当前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难以突破困境的一个原因。
学校内的课程资源对于开展耕读文化教学活动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学校外部的课程资源更是给学校开展耕读文化教学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开发空间,尤其是农村的课程资源,具有无限待开发价值和学习价值。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好农村中的课程资源。以桂林市江头村为例,江头村有丰富的耕读文化资源,在物质形态资源上,呈现出丰富的精神形态特点,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耕读文化资源为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乡村学校对耕读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效率低下。当前,乡村学校开展关于传承耕读文化的活动较少。如前所述,桂林市江头村耕读文化资源丰富,从文化物质形态资源来看,有古村落、古祠堂、字厨塔和夹石碑等建筑资源;从文化精神形态资源来看,有民间工艺技术(民间传统工艺,如雕刻、手工造纸、烧瓦、竹编、草编、纺织、打铁、打草席等)、农事技能经验(翻地、灌溉、插秧、种植、插扦繁殖、养殖、酿酒等)、民间传统(孝待双老、孔怀兄弟、侄叔相好、妯娌互敬等)和民间艺术(彩调、桂剧、贺郎歌等)等形式。然而,实地调研分析,乡村学校仅挖掘利用了江头村耕读文化中的爱莲文化、周氏家训和三字经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江头村丰富的耕读文化。
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首先要求乡村学校教师理解耕读文化的内涵,只有教师理解了耕读文化的内涵,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耕读文化资源,从而高效率完成耕读文化的传承。但是,研究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耕读文化的内涵理解片面,没能准确理解耕读文化的“耕”指的是“从事生产劳动实践”,“读”指的是读书学习。耕读文化的传承,需要对耕读文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需要密切加强学校教育与乡村劳动的联系,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通。通过对乡村学校教师的走访调研发现,乡村学校教师对耕读文化了解甚少,反而城市的学校比较注重类似文化的传承,比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城市的学校会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等。当然,学校传承耕读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的传统文化,比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另一方面能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能让学生了解乡村实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由此可知,学校虽然了解耕读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乡村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但却因乡村教师不了解耕读文化,认为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学校,或者只有城市的学校才需要耕读文化,而让耕读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
课程政策具有准则性、针对性、强制性等特点,教师能指引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方向,是保证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应发布耕读文化教育的各项政策,规定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规划、课程评价、教材编制等。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对乡村学校的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贴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带领乡村教师实地训练,做好理论结合实际的指导。其次,当地高校可以开展关于耕读文化的项目研究、课题研究,从而吸引更多研究者对耕读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耕读文化课程资源目标、耕读文化课程资源内容、耕读文化课程评价标准等,为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给乡村学校的教师实施耕读文化传承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增强乡村教师对耕读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教育行政部门需积极构建多元合作策略,将专家、学校、家长、农村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为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提供指导。
校本课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包括了学校所开设的所有的课程,不但有国家规定的课程、地方特有的课程,还包括了学校自身所开创的课程。狭义的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规定以及地方课程以外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开创的特有的课程。[5]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6]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规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4]遵循《纲要》中的要求,乡村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所处之地的地域资源、物质条件,结合自身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借助当地的文化特点和资源优势等,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完成校本课程计划的过程必须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7]因此,乡村学校耕读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好制定课程目标、选取与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包括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多样性的课程组织形式)、实施课程评价(包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评价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乡村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来丰富自身耕读文化传承的知识储备。乡村教师需要多阅读耕读文化的书本,查阅关于耕读文化的资料,借鉴其他学校耕读文化开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必要性,意识到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主动参与到耕读文化传承的工作中来。这需要乡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耕读文化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认识到耕读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有助于学生形成好学乐读的优良风尚、有助于学生养成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怀等。只有这样,乡村教师才能主动地参与到耕读文化传承的工作中来,并且不断地学习更多的关于耕读文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储备。乡村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学习,了解耕读文化的相关知识,挖掘可用的耕读文化资源,将耕读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学生对耕读文化知识产生亲切感,最终达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通,了解乡村社会生活的目的。
另外,乡村教师还应通过积极向同行学习来丰富耕读文化传承的知识。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该理论可以理解为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该理论成立的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同事、积极向同事学习、把耕读文化传承工作做得好的同事当作榜样来学习等方式,获得替代性经验,从而提高传承耕读文化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耕读文化的传承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慢慢地积累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地与同事、专家们进行交流学习研讨。乡村教师自己平时多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同事的建议和想法,说出自己在传承耕读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大家共同分享经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把乡村学校传承耕读文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