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熙倢
(梧州职业学院,广西梧州,543000)
思政教育中包含许多的育人元素,思政教育与学前教育声乐课相结合进行教学,可以在理论课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声乐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可以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学生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开设思政教育课程,可以通过思政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课程。高职院校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在学校里掌握基本的声乐知识及声乐技巧,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奠定基础。声乐课程具有较高的精神价值、情绪价值,可以对幼儿的精神、情绪及情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在影响过程中发挥教化、感化及德育作用。在进行声乐课程教学时,融合思政教育要素,不仅可以发挥声乐教育本身的教化德育价值优势,而且可以与德育融合产生新的价值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多会进入幼儿园进行教学,他们是我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应格外注重对幼儿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及正确价值观的灌输。[1]
1.学校新时代育人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更是提出了高校在育人过程中的新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授课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育,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个人修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响应新时代育人要求的号召,提出了院校中各个专业的教学过程要注重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理论相结合的要求。在进行专业授课时,学前教育专业授课教师应当在声乐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让学生既可以学习声乐课程理论知识,也可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融合,不仅可以创新专业声乐课程教育及教学思路,也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2.幼儿园教学对幼师思想道德素养的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学科,本学科的设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前教育专业不仅可以培养职业的幼儿教师,而且该学科的设立对于幼儿来讲也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师个人品德素养、价值观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园教学阶段,需要安排幼师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歌唱活动,如果教授音乐的幼儿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可以在教导幼儿学习音乐过程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甚至可以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个人意识。比如,在教导幼儿学习音乐过程中,幼儿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义勇军进行曲》等红色歌曲,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热爱祖国的观念及意识。[2]
1.枯燥的思政说教与现实道德需求的脱轨
许多院校的思政教育主要集中于思政课程传授,以教师枯燥说教,学生漠然听讲的形式为主,很难让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枯燥的思政课程将道德知识进行一番客体化的处理,将人的道德、德行所蕴含的诸种主体因素都逐出这种知识之外,使它完全失去有血有肉、鲜灵生动的生命活动的特征。枯燥的思政说教,难以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道德的内驱力,更不用谈和现实道德需求的接轨。
2.高职院校对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声乐课程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顺应新时代国家教学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但实际情况中,许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既没有详尽准备课程理论知识,也没有让声乐教学与思政理论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进一步融合,在进行音乐授课时,只涉及声乐知识的内容,忽视了对于思政教育要素的讲解。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实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但在推进过程中,各大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缓慢,一些高职院校的改革步伐甚至出现停滞情况,并未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给予相应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育课程改革便面临着这一问题。
3.声乐教师教学模式落后方法不当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但放眼当前,大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教师在教学中,对思政理论的重视度不高,不了解思想理论教育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教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及内容实施往往偏离航向,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3]由此,为了达成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课程思政”效果不理想
如今,依旧有许多高职院校存在重视专业课程教学,轻视思政理论教学的现象。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将思政课程教学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分隔开来,并认为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授课教师或者学校的任务,与专业授课教师关系不大,在校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并不会提升学生个人专业能力。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在专业课程授课中推动思政教育的参与度不高甚至并不认同。从学前专业来看,学生需要学习声乐课程内容,声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重点课程之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授课。而思想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则属于“次要”课程,被划分进选修课或者公共课行列。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时,过于关注对学生个人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占专业课程的比重较高,但激发学生个人潜能、个人素养、道德的思政课程却并未占有这么高的比例,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忽视了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思政课程。
2.高职高专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
我国在高职高专院校任职的思想道德课程教学的硕博尖端人才数量较少,大多数思想道德课程教学硕博人才流向了本科院校,导致许多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授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思想道德课程教学教师为外聘教师或兼任教师,存在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的情况。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声乐专业课程的教学,忽视了思政内容的教学。有些声乐教师在课堂上会涉及思政教育知识的讲解,但大部分教学形式属于照本宣科,缺乏对思政理论的深入思考与实践,仅仅是对书中的知识点进行解读与讲解,并没有将思政道德教育与声乐课程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高校教师授课融入思想道德课程教学意识较差
受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引导等因素影响,学前教育声乐教师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教学热情不高,教学时主要精力集中在声乐专业课程教学上,忽略了思想道德要素的传授,也没有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结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师授课规律分析,大多数声乐教师课堂上更注重对声乐专业知识及内容的教授,对于思政理论内容的教授重视度不高,更不要说在课堂上将声乐知识与思政理论进行融合式教学。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领域,现有的研究较多地关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等层面。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思政课发展相对薄弱,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自我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不高,必须推动声乐课程融入思政课程内容,使教师处理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关系,使单一的“声乐课”向“课程思政”转化。[4]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肩负起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学前教育技能课的教学,注重对声乐、舞蹈、美术、琴键等实践性较强课程的讲授,还应当以声乐课程为有效载体,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润物无声中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融入思想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育人意识、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让学生做到以德施教。如学前教育学院系可以定期举办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幼儿园,真实地观察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日常,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孩子们的真实需求,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身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传统的声乐课程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课程,但新时期的声乐教学要求把“声乐”与“思政”进行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及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声乐教学之中,推动新的课程标准设立,在教授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演唱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整体素质,成为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幼儿园教师。
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授课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理论,促进学生对思政教育元素的认识和理解,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为了符合新时代国家提出的高校育人要求,实现育人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授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可以在进行声乐课程教学时,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利用发达的网络体系,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源和专业视野;授课教师还可以对以“红色”“德孝”等为主题的歌曲歌词进行分析,挖掘歌词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并提高思想觉悟。
声乐课程教学需要深度挖掘声乐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把声乐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内容结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过程中去体会、感悟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授课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可以开展“中国红色经典剧片段教学月”活动,带领学生一起观看红色经典歌剧唱段,并选择曲目进行学习排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声台形表进行辅导,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感知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职院校要结合思政理论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幼儿教育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从而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要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最终构建起 “大思政”的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