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鲁人“俗俭啬”

2020-03-03 08:30郭海燕
兰台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后稷鲁国论语

郭海燕

“俭啬”可谓是汉代史学家对先秦鲁国风俗的一种共识。司马迁有言,邹鲁滨洙泗,“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史记·货殖列传》);班固在谈及各地风俗时亦曰,鲁地“俗俭啬爱财,趋商贾,好訾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然其好学犹愈于它俗”(《汉书·地理志下》)。

翻阅先秦典籍,不难发现,鲁国确如司马迁、班固所言,盛行节俭之风。《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庄公命人在桓公庙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大臣们认为庄公违背了节俭的传统,大夫御孙更是将节俭提升到道德的高度来劝阻庄公。他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认为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浪费是邪恶中的大恶,庄公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大恶。鲁国的正卿季文子,曾辅佐宣公、成公、襄公三代君主,执掌国政30 余年,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史书称他“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国语·鲁语上》)。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它很瞧不起季文子的做法,认为他有损国威。季文子却表示,国内老百姓吃糠咽菜、衣衫褴褛的还有很多,自己怎能置百姓不顾,只顾贪图享乐呢?后来孟献子知道了这件事情,怒而将仲孙它幽禁了七天。仲孙它闭门思过之后,改过前非,厉行节俭。在季文子的倡导之下,鲁国朝野出现了简朴之风。《鲁语·国语下》记载,鲁国公父文伯虽为朝廷官员,其母却亲自织麻。当公父文伯提出异议的时候,其母却说:“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教育他生活不要过于安逸。

俭,也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倡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论语·学而》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在治国方面,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孔子一向宗周重礼,但他重视的是礼的内在精神,而非形式,当其弟子林放问何为礼之本时,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论语·述而》中也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奢侈了就容易越礼违礼,节俭则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在孔子看来,有些做法虽然不符合古礼,但可以节约,那么也可以接受并提倡。他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用麻布来制作礼帽,符合礼的规定。现在人们用黑丝绸来制作,较之以前更加节省,所以孔子赞成大家的做法。孔子思想中提倡节俭是一贯的,从他对弟子的教育中也能体现出来。他时常教育弟子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对于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清贫生活的弟子颜渊,他十分喜爱和器重。到了西汉时期,许多鲁国人仍然保留着这种节俭的传统。如《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提到的曹邴氏,虽然富至巨万,却处处节俭,“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

鲁人的俭啬风气主要是受鲁国重农传统的影响而形成的。鲁地处内陆,不像齐国那样具备鱼盐之利,但境内多平原,土壤肥沃,而且汶水、泗水等横过全境,灌溉便利,是一个适宜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司马迁也说,此地“宜五谷桑麻六畜”(《史记·货殖列传》)。另外,鲁国是周文化的主要继承者,而周人本是以农业立国的。《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先祖弃,“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于是帝尧封弃为“农师”,帝舜赐号曰“后稷”。之后,周人一直延续着重农的传统。武王灭商以后,周公之子伯禽代替周公就封鲁国。伯禽坚持用周的习俗、制度来治理鲁国,使得鲁国也形成了发展农业的传统。《左传·襄公七年》就记载了鲁国郊祭后稷的情况:“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孟献子曰:‘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古代郊祀天地,鲁国亦祭祀其先祖后稷,以祈求农事顺利,由此可以看出鲁人对农业的重视程度。

下面我们对春秋战国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做一个简单的考察。春秋以来,虽然随着牛耕和铁制生产工具的推广,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当时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困苦。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新政时考察过一般年景中一家五口的收入状况。他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汉书·食货志》)按照李悝的计算,魏国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户,全家一年可收入150 石粮食,除去租税、口粮、衣服、祭祀,至少会有450 钱的亏空。如果再加上疾病死丧之费和租税之外的其他征敛,一般农民就无以为生了。《尚书·禹贡》中为了“定贡赋”曾将九州的土壤进行了分类,其中,魏国所在豫州的土壤被列为“中上”,而鲁国所在徐州的土壤被列为“中下”。在魏国,五口之家的经济状况尚且如此,鲁国的情况可能更糟。《庄子·让王》中称孔子的弟子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四十亩”,颜回却仍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可以想见,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鲁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辛,收入非常有限。

不仅如此,农业发展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先秦时期,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更为明显。先秦时期的鲁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有研究者统计指出,春秋时期鲁国发生的灾害种类有10 种,如水灾、旱灾、虫灾、火灾、霜灾、雹灾、地震等,达71 次,平均3 年左右就有1 次灾害发生,占春秋时期灾害总和的53%。这些自然灾害多发生在夏、秋二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1]。清孔广森也认为:“《春秋》所书地震,皆自鲁言。”[2]无论哪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农业生产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因此,储备粮食成为应对灾害、稳定国家发展的首要方式。《淮南子·主术训》曾说:“夫天地之大,计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虽涔旱灾害之殃,民莫困穷流亡也。故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积,谓之悯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也就是说,耕种三年,除了吃的以外,还要留够一年的粮食储备。西汉尚且如此,遑论先秦时期灾害频发的鲁国了。

正因为鲁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普通民众生活十分困苦,而先秦时期的鲁国又“数被水旱之害”,所以鲁国人民养成了“好畜藏”的习惯,在丰收的年月储备好一定的粮食,以备饥荒灾年之用,生活中也是处处节俭,以至于看起来有些吝啬。久而久之,“俭啬”于是成为鲁国的一种习俗。

猜你喜欢
后稷鲁国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天问》与周之始祖试探
柳季与岑鼎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后稷教稼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诗经•周颂•臣工》看周先祖后稷弃在中国农史上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