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昌
[主持人语]我国地大物博,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文化类型丰富多元。各民族都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具有专属性特征的传统生态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近4年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 (16ZDA156、157) 团队已对涉及西南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梳理资料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数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次刊出的5篇文章即是从中遴选出来的研究成果之一。所选文章均以“物”为载体展开讨论,采取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微观与宏观交互视角探讨生态文化中“物”与环境的互动,“物”的文化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杨庭硕的论文立足于西南地区各民族葛类作物栽培传统,结合传统生态知识,创新性地提出了将葛类作物用于当代废矿渣堆积场生态修复项目,并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核心技术要点。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传统农业遗产的当代复兴,还能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并由此期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还值得一提的是,该文的推出,可望打破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致认定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成果难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思维局限。
付春、于晓燕的论文均聚焦于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瘴气及其金鸡纳的引种与利用问题。其中,付春侧重于论述抗战时期云南省在有识之士的建议与推动下,在云南河口坝洒农场成功引种金鸡纳树,并用之进行“防疫抗疟”的实践过程的阐析。作者认为此举“在抗战建国的大背景下,极大地鼓舞了大后方的抗战热情,为抗战期间的移民垦殖和边地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于晓燕则在考述民国年间云南民众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的避瘴、防瘴、治瘴方法后,认为金鸡纳霜、常山等治疟特效药及其衍生药品的开发和推广,使民国年间云南瘴疟的预防与治疗走上了一条从传统到近代的道路,而且应对瘴疟的重点也实现了从避瘴、防瘴到治瘴的转变。
耿中耀与杨军昌的论文则以较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探讨了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地区棕榈类植物经成功驯化而为主粮作物,又从主粮作物衍变为救荒植物的由盛转衰的式微历程,及其与之相关的民族的生计与社会转型特征,借以为当下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和粮食安全的维护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素材。由于西南与东南亚自古就因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区域,该文的推出对于当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的资治价值。
杨军昌、颜全己的论文则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与茶文化产业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我国相关民族文化建构的非遗茶文化,具有历史性、地方性、多样性、传承性、知识性以及经济性等显著特征。一方面“茶”作为茶文化产业的内涵灵魂,支撑和驱动着其品牌的建构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是非遗茶文化传承、保护极为重要的路径和依靠。如何利用非遗茶文化资源推动茶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茶文化产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值得人们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