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
2020年9月30日,由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正在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干”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时代,也意味着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的期待开始转向“大有作为”的实践阶段。
围绕《行动计划》将如何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上发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作了深入解读。
突出问题导向,力图破解职业教育痛点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施工图,宣告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职业教育由此进入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
“《行动计划》的研制,主要考虑了3个‘突出’——全面梳理‘职教20条’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任务目标,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释放‘职教20条’政策红利,突出改革落地;突出管理创新,构建‘国家宏观管理、省级统筹保障、学校自主实施’管理机制,转职能、提效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将“职教20条”部署的改革任务转化为举措和行动,推动中央、地方和学校同向同行,形成因地制宜、比学赶超的工作格局,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对症下药,是这份“行动地图”的一个显著特征。该负责人表示,在总体思路上,《行动计划》围绕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补短板、激活力、提质量。通过加快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系统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国家宏观管理、省级统筹保障、学校自主实施”管理机制,引导地方学校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干”,转职能、提效能,激发地方和学校改革活力。
突出改革落地,10项任务27条举措聚焦关键改革
着力把已有的政策突破用好、用足,着力把正在推进的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向改革“最后一公里”要效益,是《行动计划》的又一个鲜明特征。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从职业教育“下好一盘大棋”出发,《行动计划》规划设计了10项任务、27条举措。
为了促进改革落实、落地、落细,一方面,《行动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等进行部署。另一方面,聚焦关键改革,实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信息化2.0建设行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等5项行动。
此外,在机制设计上,文件附表还细化了56个重点项目,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分头推进,各地自愿承接,建立绩效管理平台,建设期满国家根据建设成效进行认定。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该负责人说,具体有3项举措:一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二是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在职业学校遴选认定一批“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德育特色案例。三是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开足开齐开好思政必修课程;加大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力度,建设一批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培训,通过遴选一批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推动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聚焦提升质量,深化产教融合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离不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在育人机制创新方面,《行动计划》也对深化产教融合和推动考试招生改革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就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提出,巩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是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研制职业教育产教对接谱系图,指导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二是建好用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覆盖主要专业领域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实体化运行的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和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三是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项目,鼓励地方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职业学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行动计划》提出了3项改革,引导不同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合理分流,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
具体而言,一是健全省级统筹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职教育招生计划分配和考试招生办法,保留高职学校考试通过普通高考的渠道,保持分类考试招生为高职学校招生的主渠道。二是规范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形式,推动各地将技工学校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逐步取消现行的注册入学招生和中职本科贯通,适度扩大中职专科贯通,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三是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职业技能测试分值不低于总分值的50%,考试形式以操作考试为主,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鼓励高职学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
就师资、教材和课程建设等事关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行动计划》提出,要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一是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三是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
突出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体系效能
着力补短板、激活力、提质量,是《行动计划》的关键词。而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通过管理创新来推动体系创新,是必由之路。
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在健全职业教育学校体系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各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发展重点,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3项具体举措:一是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优化中职学校布局,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二是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产业需要和行业特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培养规模。
《行动计划》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方面,提出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就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行动计划》重点规划了3项工作:一是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二是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三是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有效的治理能力作支撑。《行动计划》在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方面提出,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重点开展3项工作:一是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分层分类、系统衔接地构建职业教育学校标准和专业标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完善学位制度,完善各类标准的动态更新和执行情况检查机制。二是完善办学质量监管评价机制,制定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办法,建立技能抽查、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抽检等随机性检查制度;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三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落实和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完善职称评聘、分配制度等办法,加强职业学校校长和管理干部培训,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管理队伍。
(发布时间:2020年9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01版))
贵州推进特色职教强省建设实施6项重点任务
贵州省政府近日印发《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把职业教育摆在贵州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多措并举建设特色职业教育强省。
贵州将建设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贵州高水平高职院校等,高水平省级公共实习实训平台1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0个,覆盖全产业链、辐射区域产业发展的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联盟)10个左右,结合贵州重点产业布局建成高水平特色骨干专业(群)200个,培育一大批职教名师名徒,形成“黔匠”品牌。
贵州将通过6项重点任务推进特色职业教育强省建设工作,包括实施中职“强基”工程,支持100所左右中职学校实施“强基”工程;实施高职“双高”工程,着力支持3至5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支持15所左右高职院校实施贵州“双高”计划;实施“黔匠”培养工程,每年定向培养输送8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实施职业教育助力全面小康行动计划,鼓励优质职业院校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开办职业教育专班;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实施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产业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03版))
聚焦区域产业发展急需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现代产业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创新发展,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七大建设任务。引导高校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和组织开展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和评估。具备条件的高校按流程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申请,同时按规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报备。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按照“分区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动”的原则进行培育建设,并根据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调整。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11月举行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的通知》。该比赛分中职、高职两个组别,共40个比赛项目,其中,中职组10个专业类20个赛项;高职组12个专业大类20个赛项。
从出口的角度看,目前主要的二铵出口国家主要有8个,包括:中国、摩洛哥、美国、俄罗斯、立陶宛、澳大利亚、墨西哥以及沙特。这8个国家2017年的二铵出口总量为1526万吨,同比下降1%。主要的一铵出口国家主要有7个,包括:中国、摩洛哥、美国、俄罗斯、墨西哥、南非以及沙特。这7个国家2017年的一铵1065万吨,同比增长12%。相对而言,一铵出口增速比二铵更快。
大赛报名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其中,中职组参赛选手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1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20年11月1日为准;高职组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高职学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计算时间同前述。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可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可参加高职组比赛。
根据规定,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能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比赛。团体赛不得跨校组队。团体赛参赛队、个人赛参赛选手均可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团体赛每队限报两名指导教师,个人赛每名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6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第04版))
全面提升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教育部召开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
2020年9月22日,教育部在京召开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部署推进下一阶段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教材战线要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上来,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加强政治把关、健全教材体系、注重改革创新五个方面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主持会议。
陈宝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材建设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统筹为主、统分结合的管理体系,课程教材改革深入推进,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高、熟悉教材工作的专家队伍不断壮大,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材战线要准确把握新的时代方位,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教材铸魂育人、关键支撑、固本培元、文化交流等功能和作用,坚持正确方向,加强统筹指导,全面提升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一是把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材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二是守阵地,不断增强把关意识、建好把关机制、提升把关能力,坚决抵制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潮对教材的渗透。三是出精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教材编写门槛,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多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教材。四是强队伍,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加快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工作队伍。五是抓保障,从管理体制、政策机制、经费投入、绩效引导、督导检查等多个层面构筑教材建设的保障体系,形成教材建设的合力。
会上,上海市教委、陕西省教育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作交流发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相关负责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4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01版))
严打学术造假背后的利益网络
近日,科技部发布《关于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的通报》,披露了9起涉及购买论文、违反论文署名规范、套取财政科研资金的违规案件处理结果。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终止承担的国家项目、追回项目资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终止或撤销相关荣誉称号、追回科研奖励资金等处罚。
在这9起学术造假事件中,有6起集中在医院,占了一大半。其中,造假方式有5起是购买论文,1起是违反论文署名规范。购买论文显然是最低级且极容易被发现的学术造假方式,过半造假为购买论文绝非偶然,说明论文代写、代投并非个例。
动因可以从违反论文署名规范问题的那一起造假中寻到端倪,这个案例是其中一名作者私自将另一名作者列为通讯作者,并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投稿。原因很简单,是否第一作者对于评职称和晋升非常重要。
一方面,这和医生职称晋升评定标准偏向单一固化有关。对临床医生来讲,实践的临床经验是提升诊治水平的主要培养方式,但论文的数量与发表期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评上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代写、代投已形成产业;而做科研的医学工作者,由于生物实验重复率相对理工科较低,时间成本也很高,因而有更大的造假动力。另一方面,学术界缺乏系统性的预防机制,对造假的处罚亦较轻,也就是说,违规成本较低。在低风险高回报的利益诱惑面前,学术造假就此产生。
当然,这9起学术造假事件中医院人员占比高,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医学领域学术造假更严重,也可能是由于购买论文的方式太容易暴露,被发现得比较多。
学术造假屡禁不止,症结在于形成了一张利益网络。大部分学生学术造假都很难瞒过老师,但如果造假被发现老师不用担责,而学生造假成功获得晋升,老师却能沾光的话,就很容易导致老师变相纵容学生的学术造假行为。至于老师本身为晋升而进行学术造假,违规成本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对学术造假零容忍,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几场讲座,要落到实处,需要更多的行动和合理的机制。
首先,不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修改。论文并非评价能力的万能标准,以前面提到的临床医生为例,论文写得好不等于诊治水平高,反之亦然。那么,对于临床医生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标准,就应该有所调整,从评价标准上先去除一部分学术造假动力。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学术造假监督处理机制。目前,对于学术造假各高校或机构有各自的处理方式,但更多是一个原则性表述,并没有很多具体的内容,更起不到硬约束的作用。建立一套科学的学术造假监督处理机制,需要先针对不同的学术造假类别,对不同情况、不同层级的学术造假作出详尽的处理规定,同时,提高学术造假的违规成本,所属机构不仅需要承担主要监督责任,如果因监督不力没有及时处理学术造假问题,还应承担连带责任。此次科技部处理9起案件,是其职责所在,态度值得肯定。但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由科技部来处理,常态化的学术造假预防与监督,更多地需要论文作者所属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责任。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02版))
教育部支持新办两种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切实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师搞科研难、发论文难的迫切问题,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阵地建设,促进高校思政课研究成果交流,日前,教育部作为主管单位支持新创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两种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期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央财经大学主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传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水平,将于2020年12月正式创刊第1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期刊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国内外重大事实,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议题,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研究阵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创新搭建交流平台,将于2021年3月正式创刊第1期。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