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中职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不断修订,学校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将以寓德育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展开分析和探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阅读语文课文时不仅要理解表面内容,同时要体会字里行间的哲理,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套中人”课文的讲解中,首先教师引领学生展开自主阅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查询相关学习资料,明确各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为深层次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清晰的思路让学生看到守旧人物的危害,再结合社会发展情况,感受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最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何在生活中创新、摆脱顽固守旧”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联系真实的生活经历,提出可行性的方法或者猜想,并加以尝试,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不可忽视文章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目的,要让学生了解创作的幕后故事,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文章所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讲解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详细介绍写作背景,使学生清晰地感知作者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引导学生在伟人的胸襟下思考、反思自己是否有责任感,如何完善自我,逐步提升德育渗透教学效果。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情感和智慧的科目,是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的主要课程,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深入其中,真实体会文章思想情感,逐渐产生共鸣,达到培养情操、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而不是让学生死板地认知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中职语文课文“圆明园遗址”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教学优势,从圆明园今昔对比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情怀。首先,教师借助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让学生跟随镜头游览历史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观察圆明园内金碧辉煌的殿堂、优美的景色和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并以其为媒介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向学生讲述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然后,以观看影片的方式了解八国联军的残暴罪行,引发学生的愤懑之情。看到今昔圆明园景色形成的鲜明对比,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祖国受到了外来者的侵略”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进而产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爱国激情。最后,引领学生再次阅读原文,伴随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文字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所描述的各个场景历历在目,进一步培养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思想。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在直观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情境的影响和熏陶,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高效地完成德育渗透工作目标。
教育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心灵交融的情感交流过程,学生在德育方面的不良表现,大多是由于仅从自身的角度看待问题,对某些事情产生误解,使得错误的思想扎根在内心。所以,教师增强中职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交流,能有效渗透德育,达到以情教学的效果。
如今,在初高中教育中,为了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呕心沥血,约束和管理学生的错误行为,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不好的看法,无法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不凋零的月季花”课文教学之前,教师设计畅所欲言的环节,向学生提出“以往的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问题,大部分学生回答的是初中时期教师的批评和责备,教师并不对其看法加以引导和纠正,而是引入中职语文教材内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之后,再重新思考上述问题,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将自身的思想强行施加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体会到教师的苦心,自觉形成尊师重教的思想观念。在具体的阅读环节中,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教师以声情并茂的形式展开讲述,以循循善诱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了解到文中田老师的真实经历,体会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善意,进而对自身误会老师的思想产生愧疚和后悔之情。最后,教师向学生布置“老师,我想对你说……”半命题作文,进一步渗透德育,让学生以记录自身学习经历的方式,真情流露现今的想法,表达出自身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崇敬。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仅从理论层次渗透德育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思想观念和情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待同样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形成思想上的交流,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项链”课文学习之后,教师以“正确认识课文主人公”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分析主人公人物特点的同时,鼓励学生对其优秀美德加以学习,并以其错误思想为戒,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采用团队合作辩论的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仔细筛选课文中具体的案例,加以提炼和总结,比如认识到主人公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后的危害;诚实守信的行为;同甘共苦、吃苦耐劳的美德等。然后,教师由此拓展,引领学生反思自我日常行为举止,体会如何改进自身,提升学生语文鉴赏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联系社会热点新闻,贴近生活调查不同人群的看法和观点,再加以汇总和归纳,了解社会发展现状,推动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生活的公民意识,这有利于学生之后更好地步入社会,发挥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除此之外,教师组织学生成立“争做文明人”的社区宣传团体,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相关道具的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编排各种类型的表演节目,表达出“讲文明、讲礼貌”的思想,以晚会表演的形式展开社区宣传,使学生融入社会大家庭中,为他人解惑的同时,自主约束自身行为,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在中职语文教学环节中,传统的教学策略已无法满足德育渗透的目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文朗读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学生蕴含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不足,无法体会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思想,教师要对其加以优化,采用朗读示范、模仿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以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为例,其讲述了汶川地震时所发生的事件,教师以朗读示范的方式将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情感真实地流露出来,先让学生加以模仿,使学生逐步产生思想共鸣,打动学生的内心;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不同的环节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便于学生更快地融入诗歌内容中,形成想象的画面,将文字转变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关怀,激发学生感恩的心理。另外,课外阅读是学生汲取、吸收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更重要的是要传授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向他人分享自身的阅读感悟,丰富学生语文知识面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积极参与,发表自身的看法,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渗透。此外,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及时记录自身的阅读感悟和体会,能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教师还要增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程度,发现学生内心的变化,及时展开心理疏导和解惑,以自身真实的案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推动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整体性地提升中职语文课堂德育渗透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从本质上明确德育渗透的价值和意义,以语文教材内容为中心,设计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以情感熏陶的方式不知不觉地感触学生的内心,并借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外实践环节,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德育知识,推动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