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

2020-03-03 06:21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3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儿科疾病,发病急骤且易反复发作,可伴有腹痛、血尿、关节炎、过敏性皮疹等症状,影响患儿健康成长[1]。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预后较好,但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尚未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且易出现不良心理[2]。因此,通过护理人员引导,提高患儿疾病认知,加强健康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强遵医行为,可起到促进治疗的作用[3]。基于此,相关研究提出将童趣化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干预中,通过引导患儿进行游戏以干预其情感认知,以其独特的理解方式审视世界,达到增强遵医行为的目的[4]。2018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我们对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引导游戏护理模式,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心理状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血液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尿常规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②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沟通交流障碍患儿;②合并急腹症、风湿性关节炎患儿;③临床资料不全者。根据建档时间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10(6.99±1.15)岁;病程 1~4(2.47±0.56)个月;疾病类型:单纯皮肤型27例,腹型15例,肾型11例,混合型7例。研究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4~11(7.23±1.21)岁;病程1~5(2.68±0.61)个月;疾病类型:单纯皮肤型26例,腹型16例,肾型12例,混合型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皮肤护理: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瘢的临床主要特征,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并记录皮疹性状、分布、是否存在瘙痒、反复等情况;患儿皮肤血管通透性高,修剪患儿指甲并保持卫生,避免抓挠皮肤造成感染;保持床单清洁并经常更换,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保持皮肤洁净,蜕皮期勿剥离皮屑。②饮食干预:严禁食用致敏性食物,如海鲜类、蛋类、牛奶等;多食用含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如菠菜、苹果、猪肝等,避免食用刺激性强、坚硬、粗糙食物。③心理护理: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及时告知治疗进展及疾病缓解情况,使其了解过敏性紫癜治疗进展及预后,减轻担心程度,嘱家属注意预防感染,减少接触过敏原,取得家属与患儿的信任。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引导游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如下。①建立儿童游戏活动室:与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改造活动室,要求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原有墙面改为玻璃彩色幕墙,桌椅、沙发、柜子选择搭配色彩,且均为无棱角设计,并增加游戏用具,便于开展游戏。②护理人员培训:邀请医务社工、儿童公益机构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容包括患儿心理治疗重要性、游戏性用具应用、儿童沟通技巧、游戏方式等。③建立并完善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制度及流程:开展游戏服务需由护士长统一安排,制定游戏活动计划,并依据计划安排游戏时间、人员、内容;若为大型游戏活动需制定统筹方案并进行预演,可与院内相关部门协作,确保患儿安全;由护理人员在儿童游戏活动室引导患儿进行,可通过涂鸦、音乐、戏剧、舞蹈、绘画、讲故事等综合进行。④引导游戏护理开展:游戏玩具选择要求为有利于患儿表达个人情感,发挥个人创造性,提高其兴趣;通过引导游戏加深患儿自我认知,理解相关治疗或操作,如讲述绘本《医院里的故事》,引导患儿适应院内生活;通过扮演情景剧,促进患儿表达或疏导不良心理状态,如让患儿扮演护士或医生,为布娃娃输液、肌肉注射,使患儿感受医院治疗环境,增强代入感,将患儿不愿意进行的治疗如肌肉注射、服药、输液等表现为玩具身上,且由护理人员进行引导,使患儿明白治疗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①焦虑程度。以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于护理前后进行评估,分为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两类,共10项,每项采用3级评分法进行评估,从不是这样(0分)、有时是这样(1分)、一直是这样(2分),分值与焦虑严重程度成正比。②治疗依从性。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经预试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8,效度系数为0.81),从按时用药、配合治疗、情绪控制等方面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值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治疗依从性越差。95~100分为完全依从,85~94分为部分依从,0~84分为不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计入总依从。③心理适应性。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于护理前后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两大类,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根据肯定程度由低到高分别记为1~5分,得分与应对方式呈正比。④家属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分值19~95分,85~95分为非常满意,70~84分为较满意,19~69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较满意计入家属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C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C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TCSQ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TCSQ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对年龄偏低的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难点,由于儿童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差异较大,常规口述式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增加患儿对护理人员的厌恶程度,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5]。以患儿认知理念为出发点、从引导游戏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调节患儿情绪、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6-8]。与普通患儿相比,过敏性紫癜患儿易产生焦虑心理及无助情绪,如何为患儿树立治疗信心、适应院内生活、缓解身心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是临床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研究重点方向。

患儿直觉行动思维具有狭隘性,且紫癜造成患儿焦虑、恐惧情绪,增强攻击性行为,治疗依从性较差[9-10]。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在儿童病房护理中有广泛适用性,通过开展游戏项目增强患儿兴趣,由护理人员引导患儿主动配合,以童趣化理念通过与患儿身体、心理的积极投入,在游戏过程中消除患儿对治疗的恐惧,有助于增强其配合程度[11-12]。钱凌雁等[13]报道表明,以情景游戏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李丹等[14]研究证实,通过情景游戏配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引导游戏护理模式通过频繁互动,消耗患儿多余的能量及过剩精力,减少冲动、多动、攻击性行为,可有效改善行为问题。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可提高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依从性。引导游戏护理模式通过建立儿童游戏活动室、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建立并完善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制度及流程,在游戏中使患儿得到安全感,提供创造性活动,减少分离性焦虑,适应院内生活。郭荣春等[15]研究指出,通过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心理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ASC评分、TCS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程度,增强心理适应性。另外,引导游戏护理模式与患儿互动频繁,可有效缓解患儿自我封闭状态,改善行为习惯,对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有积极作用。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家属对引导游戏护理模式认可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