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财
【摘 要】 高效课堂一直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之一,从当今时代来看,由于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也越来越明显。在此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把握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散发光芒,释放自我,从而达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目的,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兴趣培养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以人为本;数学教学;有效性
我国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各个学校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也有一定的要求。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思想、人格等方面的塑造期,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数学教学课堂更感兴趣。在教授小学高年级数学时,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短時间的教学课堂内掌握知识重点,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下将介绍如何站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提高小学生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
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大多在12岁左右,虽然他们的人格和思想都仍处在发展阶段,但是对于外界事物的分析和处理以及知识的吸收都已经有比较好的辨别和接受能力,而且12岁左右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心思细腻,外界环境的刺激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做到详细了解,对学生多做精神上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针对相关年龄段学生成长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材施教,将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应积极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地帮助数学学习稍微困难的学生,并且及时提醒他们不能骄傲自满。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法宝,这一点在平时高年级小学生的娱乐活动中可以充分体现,当学生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时,比如画画、音乐和足球运动等,凡是他们喜欢的就充满干劲去完成。因此,一旦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后,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会主动中寻找乐趣,使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并且会努力去钻研尝试,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高年级数学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内容。教师在课下还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喜爱,以达到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中思维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在课前预习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重点。因此,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课前预习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已经预习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涉及数学实际操作活动时,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并探索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在“认识三角形”这一节,可以通过让学生截取不同长度的小棒来拼凑三角形,从而明白“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的道理,这种课前预习与实践操作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高课堂评价的质量
根据调查显示,在新课改实行之后,当前很多小学都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醒教师只是教学工作中的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实行之后,会大大提升教学课堂的活跃度,使得课堂讨论的氛围也明显加强,因此,相关教师的课堂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课堂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知识重点,对于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的错误应及时进行纠正,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回答的内容正确与否,都应给予同学充分的肯定和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大的勇气继续回答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获得一定的满足感。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相关的课堂评价技巧做有效的课堂评价,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掌握知识重点,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语言交流等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同时积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工作中,还要通过课前预习以及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课堂评价应合理有效。总之,只有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才能使学生对高年级数学充满喜爱,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雪琴.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9(4).
[2]文爱莲.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2):67-67.
[3]王辉,孙小东.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