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政教育的理论准备

2020-03-02 02:18张兆涵刘涵
现代交际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张兆涵 刘涵

摘要:随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深入发展,对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中融入国际视野和国际情怀显得愈发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引路人和载体的作用。通过对“人类文明共同体”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糅入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分析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思考宏观和微观的解决路径,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心怀天下、将“个人小我”融入“世界大我”的情怀显得格外重要,力争培养符合国际发展要求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人类文明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理论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119—07

随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纵深发展,国内国际对于培养有全球视野、心怀天下、包容开放、尊重文明成果的高素质青年具有普遍诉求。本文将命运共同体的更高级形式概括为“人类文明共同体”,并对此进行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所特有的潜移默化性、外显内隐性等特点,可以实现教化青年思想、树立行为楷模、塑造榜样、从思想认识上高屋建瓴的目的,做到既将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又“润物细无声”。其对于文明共同体理念虽有涉及但尚不充足。本文将通过对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概念辨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路进行论证,并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糅合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总体方向和具体课程改革方略,旨在将现代化育人理念与现有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负责任新人。

一、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概念辨析

很显然,人类文明共同体是一个新概念,本文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如下:在全球现代化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各国各民族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共有文化、价值认同、共同追求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的宏观调节和个人的微观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一个平等发展、价值共享、风险共担、超国界的、和谐自由的、兼容并包的文明层面的公序良俗的联合体,并使其发挥精神认同和行为参照的作用。这一概念的核心是人类共同共享有的价值,途径是不同文明相互认同。卢德之在《论共享文明——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新形态》一书中对人类文明共同体这一新概念进行了通俗化的解释:“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好东西,就是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在这些好的东西中,有的你有我也有,有的你有我没有,但你要把你的好东西拿出来,我也需要。好的东西是不同文明要件、文明要素等文明理念和文明行为。这些好东西就构成了人类共同享有的好东西,将它们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共同体。”

针对这一概念,对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内涵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一)坚持文化自信,立足于本民族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读懂中国”会议上再次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最基本的是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只有摒弃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才能更好地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基因,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坚持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各民族文明一律平等,有平等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的平等观念时,阐述了马恩的平等观念:“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以及“随着阶级差别的消失,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马恩指出只要有阶级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因为阶级的差别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剥削、压迫另一部分人,正如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都是实质上的不平等。现代化的社会样态建立在社会成员的身份与社会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只有每个人之间实现了平等的状态,社会的和谐平等才有可能出现。在文化层面上,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这样写道:“每一种文明都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在书写自家的历史时,都仿佛在编写人类历史的核心剧本。”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历史的积淀和展示,都体现了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的智慧和贡献,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面对各种不同的文明,要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每种文明形式都具有自己的平等的存在权利和发展的权利。

(三)保护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与互鉴性,兼容并包、和而不同

关于国家间的关系和国际体系的构建中,单一的文明发展路径往往过于狭隘,不同的文明发展之路各有所长和值得借鉴学习之处。文明之间并无本质上的高低贵贱,只是各有各的表达方式和历史传统。正如费孝通所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讲话中也强调“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人类文明共同体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真正的文明大同应当是“和而不同”。

(四)文明共建共享,问题风险共担

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出发,国内外很多思想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文献上和经验上的借鉴。首先,通过研究马克思关于历史和虚假共同体思想的学说,可以得知马克思提出“真正共同体”的思想实际上是对于文明的要求,是追求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精神层面上的自由。马克思认为,理想的个人实则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共同的存在物”。他在《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提出,“真正共同体”与以往的共同体都不同,是超脱于物质层面的人的精神的归宿和寄托,更加注重共同体之中人类精神的成长与共鸣。马克思这样强调,在资本主义以及之前的共同体是个人异己的对立物,而资本共同体和货币共同体则以抽象的方式加重了这种异己的力量,为此必须重建实现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的共同体。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构建符合人类共同生存家园要求的共同体概念,是面对世界性问题人类共同思考解决途径,是从道德层面讲,上升到公序良俗高度的世界人民共同遵守的“契约”和“底线”。从一定意义上讲,坚守世界各国双赢、多赢、共赢的目标,积极倡导联合、合作、共享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真正的共同体”所蕴含的价值在当代世界的表现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会议上说:“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前景就是要建设一种共享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文明体系。马克思曾说:“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当今时代,思考如何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出发点和考量单位不再局限于“国家”“民族”等个体单位,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积极作出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阶级的思考与构建。面对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如:粮食问题、粮食安全、生态问题、核问题、恐怖主义等,要有相同的目标,有联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斗志,致力于为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提出本国的思路和方案,贡献本民族的力量。人类问题已经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地球村”状态的逐步接近让全球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问题风险共担,发展成果共享。

(五)文明是全人类共有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马克思明确提出要构建作为人的活动、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共同体”,是对于展现资本主义世界样态的“虚假共同体”的反驳,更是未來理想社会的一种理论憧憬。这种“真正的共同体”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共产主义社会”,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人的每一次发展与进步都是人的又一次回到人的本身——回归人性的过程。人性是人类一直面对和追寻的重大主题,人性是永不过时的旋律。在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主张构建共同体的过程需要世界人民普遍参与,要凝聚不同民族、信仰、文化、地域人民的共识。人类文明共同体是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的,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让全世界的人民共同参与进去,体现世界文化体系的人道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列举360年前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确定平等和主权的原则,以及150年前《日内瓦公约》突出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都说明人的发展和幸福才是最大最重要的发展课题,永不过时。人类文明共同体是世界人民共同建设、对世界性发展问题风险共担,对世界文明成果开放共享的现代文明体系。人类文明共同体中倡导的人道主义关怀也正契合了世界人权宣言》所强调的“人权是所有公民和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人类文明史表明,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东方文明如此,西方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都如此。文明需要“混血”,基因需要融合。“不同文明需要互学互鉴,方能取得各自的发展和共同进步。”各民族的文明在融合和碰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信仰,形成一种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共同体,即人类文明共同体。形成文明共同体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高级形式,“人类尽管不太可能崇尚一种信仰,但可以拥有共享价值。”人类文明共同体就是一个贯穿历史到未来的、凝聚各民族智慧和贡献的、文明融合与文明共享的有机结合过程,体现了历史沿革之中人类文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的价值取向,是站在文明的高度,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共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高表现形式。下面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明共同体的定义进行区分。

中国著名伦理学专家卢德之博士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你好,我好,大家都要好”的国际社会发展目标、格局与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指的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各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国际社会日益成为相互包含、彼此互相联系的国际社会;更指向于通过各国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抵御人类共同面对风险的利益共同体,更侧重于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休戚与共的关系。

而人类文明共同体包含但不限于利益共同体的内涵,是一种建立在尊重不同文明基础上的文明新形态,如果世界各国不能把命运共同体提升到文明共同体的高度上来理解,那命运共同体也难以持久。对此,卢德之博士认为,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需要构建共享文明与共享伦理,以多极均衡、协同共享等为基础的共享国际形态,可见,人类文明共同体涵盖的范围涉及诸多方面,不只限于利益共同体一方。

人类文明共同体除了涵盖广泛以外,还具有历史沿革悠久的特点。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实质上就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打磨、剔除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留下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人类精神追求,并被广泛认可与接受的各种文明不断交融、创新、最后生成新的更加精华的人类文明的过程。

塞缪尔·亨廷顿在书中强调文明的重要性,“中国人,印度人和西方人都不是任何更大的文明实体的一部分。他们构成了一些文明。因此,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相应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必定有其不朽的价值,都是支撑时代发展的人文精神和制度与公序良俗的结晶。

以欧洲为例,从本质上说,欧洲首先是一个现代文明共同体。从远古开始,广袤的欧洲大地上就产生了无数个城邦国家,人们居住在不同区域,但是通过一定的国家利益原则、宗教意识形态、社会制度、贸易规则、货币要求等形成了共同的现代基础文明,使欧洲在20世纪后期终于走上了构建共同体的道路——逐渐从欧洲共同体发展到欧洲联盟。如罗素在《中西文明的比较》中所说:“不同文化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的欧洲仿效拜占庭帝国。”可见,各民族文明的融合和价值的共享是当今世界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多元文化是人类自古已存在的文化形式,只不过是古代各民族的交流受到限制,多元文化的融合也受到限制,但还是在不断融合着。人类文明是在融合中不断发展的。”由此可见,文明共同体的形成不仅具有涵盖广泛的特征,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象征着人类文明在各国各民族的发展中,相互交织,凝聚成共同的价值信仰,这种共同的价值信仰更促进了全世界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形成日益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血脉相连、价值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因此,可以把人类文明共同体看作在当前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下,全世界的人类最应该坚守住的价值和追求,是共同前进与抵御风险的不竭力量之源,更是一种人性的柔性原则。

二、把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共同体思想渗透较少,更多的介绍本国的思想和成果的问题,世界视野的引入成为学科空白。受我国古代教育中就存在的“天下一家”“大同社会”思想的基础、国际发展大势的导向、联合国的思想引领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把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在我国进行人类文明共同体教育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的历史中,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培养天下一家、和谐友善的思想,对于培养具有人类文明共同体意识的公民具有促进作用。在《礼记·礼运》中就有对于“大同社会”的初步构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陶渊明的世外桃园,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是对于古代大同社会理想的进一步延续。

中国古人还有深切的“天下观”思想。对“天下”一词的理解,赵汀阳提出古代中国的“天下”兼有地理意义上的“世界”、心理意义上的“民心”和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世界一家的理想。《应帝王》中有“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之说,其中“功盖天下”与“化贷万物”相对应,意为功德广被天下,化育施及万物,“天下”与“万物”均为明王化育之功德所施及的最广泛的对象,所指相同。 针对古代的“天下观”,吴增定说:“中国文明既不会片面地张扬‘文明的冲突,也不是天真地追求‘文明的融合……在这个充满冲突和不和谐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只有坚持‘和而不同的伟大精神,才能迎来自己的崛起。”

(二)把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越来越多的世界性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面对尚未解决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更需要各国各民族齐心协力,凝聚共识。在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的过程中,世界性问题的爆发也更应引起全世界人民的警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全球化带来的“蝴蝶效应”也使这样的不良后果不断蔓延。

其次,就国内因素而言,如今极端民族主义持续发酵。起初,国内民族主义的内涵更接近于一种爱国主义,对此胡涤非是这样界定的,他认为民族主义更多的产生于对于一个国家的热爱和认同,是对于国家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持和赞同,进而生发出对该国纯粹的拥护和保护心理。但是现在民族主义存在被利用、被误导的倾向而形成极端民族主义,极易被有心人利用造成巨大的危害。

再次,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对于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较少,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视野重视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利益侧重表达形式,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世界问题治理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提出的全新思路。然而在贯彻十九大精神新修订的2018版教材中并没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进行专门阐释,甚至主要四门思政课程的教材都没有提及这一重要概念。同时,教授思政课的教师们也存在史纲视角局限中国、对世界形势掌握不清、课堂内容对国家视野的融合度不够等问题。在大学开设的四节思政类型的必修课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在讲授爱国主义的时候缺乏对于民族意识、世界意识的普及,对于强化民族自信的部分涉及较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过多的把中国的历史断代化、与当时的世界发展局势联系不紧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很少提及,造成对于历史的理解过于简单,没有放之于世界历史洪流加以分析。

(三)把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为人类文明共同体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此,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认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都无法满足人类、自然、社会的内在统一性原则,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真正共同体”,是个体与共同体的内在统一的过程。“代替那存在着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真正地解决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它们之间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即“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团结实现了内在的统一”和“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可见,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思想为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内涵导向,既是个体积极融入集体的过程,也是集体与个体协同发展实现共赢的过程。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为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融入提供了可能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方面,“一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具有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净化价值”,将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運用其导向、凝聚、激励价值,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关怀他人、眼界开阔、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凝聚社会风尚,引导中国公民具备“世界公民”的精神共识,鼓励国民投身于社会发展大潮中勇担责任;与此同时,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接纳拥抱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学界持这样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个体现代化人格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开阔视野,用平等的胸怀看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明,形成包容、友善的思维模式,积极为世界性问题贡献中国思路,成为联系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型”人才。

除此以外,上文中提及的我国古已有之的天下一家思想的积淀与习近平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完善,也为将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糅合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将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个人只有融入群体中,才能完成社会化的进程;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共同体的治理思想,将个人命运与世界大势紧密糅合;能够更好地帮助构建文明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在“中国人”的前提下上升到“世界公民”的高度。

(四)其他国家将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合进教育过程的成功实践

美国在二战前已将世界一体的国际教育理念融入教育过程之中,并在二战结束以后进行完善发展。美国颁布《富布赖特法》,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富布赖特项目,为美国开启国际教育敞开了大门,成为当时国际教育理念实践的主要形式,取得了很大成功。而后,美国颁布了《国际教育法》,从培养世界公民和国际领导人的原则出发,改善和发展同别国的关系,培养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的青年领袖。《国际教育法》的出台为美国国际教育的长期投资和稳定投资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也意味着美国国际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别国的思想文化,加强学生看待国际事务和分析世界趋势的能力。

英国也很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们传递“天下一家”和国际视野的理念,引导青年关注国际局势,培养世界胸怀。2004年,在英国教育部公布的国际教育发展报告《把世界放进世界一流教育》中,明确了英国进一步发展国际教育的目标:培养公民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做好参与国际生活的准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相互学习协作,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教育学生关注他国、合理关切,将本国的发展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去考量和研究。英国还大力推行跨国留学生教育,在国际思维的碰撞中将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思想由理论转向实践。

三、将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现在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存在共同体思想、世界视野融入不深的情况,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课。本节将从总体路径和每门课的教学方案入手,研究将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思政课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宏观路径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探索提升课堂教学中阐释“人类文明共同体”效果的路径,成为思政课改革的迫切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弄清楚“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具体内涵,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辨析,重点解决学生对相关概念的混淆、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深等问题。思政课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对“人类文明共同体”解释的不严密、对“人类文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利益共同体”间递进关系认识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搞清楚“人类文明共同体”发生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其内涵要素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要讲清“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自身释义、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要素的内在逻辑,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深入探究:一方面,要讲清楚“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要看到“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实现是逐步推进的,需要经历从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为文明共同体的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着人们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态度由忽视到重视、认识由肤浅到深刻、行动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化。

其次,合理利用教材、课程设置目标以进行合理的教案设计和课程进度安排,以开扩课程教学的全球视野,为“人类文明共同体”留有充足的课时。要充分利用马工程教材,对教材中的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进行挖掘和整合,保持教材常讲常新。一方面,我们对现有教材给予充分的重视,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教材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涉及主要停留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阶段,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专门的一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但在其他思政课程的教材中,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表达是隐晦的和含混的,需要授课教师进一步提炼和拓展,这样就把阐释“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授课效果置于参差不齐的思政课教师的个人素质之上。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教材相关内容有足够的敏感度,并围绕“人类文明共同体”进行深度挖掘或深层次地解读,让学生获得新的启发和新的收获。

人类文明共同体更偏重于全世界人民在思想认识上、在价值观念上的求同存异,是一种共享价值的构建。除此之外,文明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有同于利益的历史沿革之感,教师在澄清概念的时候可以从文明的融合和继承角度入手,探析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融合,以及现代文明形态中的多重复和文明因子。另外,发掘与学生专业背景相关的教学资料来阐释思政课程中“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运用国内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国际视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通过中国一带一路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比较,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思政课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宏观路径

1.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

在整理有关人类文明共同体理论基础的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共同体”一词源于古希腊语koinonia,并经历了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的发展,但在西方思想谱系中,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是颇具代表性的。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和赫斯的共同体思想,超越了以往理想主义的不现实性,从关注人及人的劳动爱好转向现实的人和人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社会共同体”思想。

而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是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契合了世界历史发展到现代新的历史境遇的世界形势,也回应了现实的社会发展困境对新的科学理论的呼唤与诉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具体现实,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升华,就能提炼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 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

在本质上,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孕育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紧密结合,由掌握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先进的共产党所倡导和推动,其内涵与马克思教育思想相契合,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大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也是国内国外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因此,将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当代国际关系摩擦的历史由来,中国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和某些西方媒体的恶意污名。在这里,要避免在講课的过程中就“为了历史讲历史,就着中国谈中国”的僵化思维,要让历史照进现实,要展示中国作为世界东方大国的胸怀和魄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教材是根据十九大报告,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新时代的内涵和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内容为新增写的第十一章做了重要铺垫。关于增写的“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增的第二节第二目“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该目重点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我国国际地位带来的历史性变化,并呼应本书开篇中的“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教材在概要梳理了这方面的有关情况后强调: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中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依靠、对中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教材的新增内容补充了过去教材缺乏对世界历史和世界视角的疏漏,但仍然没有明确提出和阐释“人类文明共同体”这个概念。

3.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

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融入“概论”课教学,符合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内容主线的设置,也符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理论成果与世界文明之间关系的课程目标,这是将其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合理性依据所在。另外,将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融入“概论”课教学也是增强教学实效性和保障教学战略眼光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018年版本教材修订的重点,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点论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将“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列为教学难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刚刚提出,也刚刚写入党章和宪法,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并且用单独一章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在“概论”课教材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也体现出课程的世界性战略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

教师要自觉广泛持续阅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优秀学术杂志,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指示和会议讲话,以及其他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抽象、宏观、发展着的理论体系,教材的每一次修改就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次理论创新,每时每刻的时事动态都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解读。因此,教师的备课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首先应在备课方法和备课体系上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认识到“毛中特”是在与各国文明成果的交流碰撞中形成的。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既要体现概论教材体系的完整逻辑性,又要注意每一章节的独立性,并考虑使用专题教学。在对第十三章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先以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理论分析作为课程导入,提高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在“概论”课中的学术性,而不仅仅流于把新闻时事作为“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课程导入。在第十三章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谐世界能实现吗?”“文化领导权、文化软实力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之后,教师在总结的时候要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把着力点放在如何用人类文明共同体理论阐释这些问题上。

如何在阐释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时候,把“概论”课和“纲要”课区别开来,“纲要”用历史事实去阐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序(叙)事中寓论断”;“概论”则直接阐述人类文明共同体理论(以人类文明共同体为载体),即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指导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概论”课上成“纲要”课,应着重于对各种观点的系统整合和对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把握,概括性介绍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产生的背景或社会条件的介绍,把握好学术性和历史性的度。

4.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政策的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理论,科学地理解党的对内对外政策,自己引导大学生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学习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

相比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是最应体现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世界性、全局性战略眼光的,每一个国家政策的出台都有国家领导人深刻的全局考量和战略布局。

“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提倡一人一讲的轮换模式,并聘请海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和文化语境对国际关系作出符合课程要求和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解读,这有助于形成合力,增加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说服力和受众范围。在形势与政策课之中,更可以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如:每周新闻播报等,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养成自主了解国际大事的习惯;或者开展类似“我当新闻发言人”这样的课程设计环节,设身处地地思考如何解释、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际问题,做“世界公民”。

思政课教师容易在这门课中变成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致使学生感受不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背后所体现出的深层次人文和现实关怀,满足不了学生的思想、生活和情感需要,很难感知到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的涵义。因此,我们对该门课程教师的期待是,要能够使“要点”语言、政策语言转换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出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使其自觉思考蕴含其中的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

四、结语

随着世界形势的纵深发展,各国之间休戚与共、一脉相承的文明发展特点和未来前景构想越来越成为现实。这就对当代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国内对有世界视野、心怀天下的“世界公民”的需求越来越分明。因此,培育“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便为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所特有的思想引导、道德培养、目标树立的作用,以及其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为强化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所需要。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培育有其历史借鑒与现实理论支撑,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课程体系完善、教师要求严格、学生自主学习,所形成的三重合力成为在思政课中融入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的最佳路径。从这三者入手,高校将有更大概率培养出为国家和国家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宽视野的“世界公民”,为实现“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拥抱中国”的目标达成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德之.论共享文明: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新形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3]习近平谈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1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8.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7]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全文)[EB/OL].(2017-01-18).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19/c64094-29034230.html.

[8]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EB/OL].(2017-12-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01/c_1122045499.htm.

[10]习近平致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贺信[EB/OL].(2017-12-0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07/c_1122073544.htm.

[1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2]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1999.

[13]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7-28.

[14]王威威.从“平等”到“一体”:论庄子的天下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

[15]吴增定.从“国家”重返“天下”: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当代意义[M]//上海证大研究所.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10-211.

[16]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胡涤非.民族主义的概念及起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8]阎静,冯天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教学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7(23).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503,53,571,419,422.

[20]王淼,陈嘉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探微[J].北京教育(德育),2019(2).

[21]贺来.“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J].中国社会科学,2015(6).

[2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王威孚,朱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24]肖丽.富布赖特项目创建到兴盛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15.

[25]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1.

[26]杨振海.撒切尔夫人时期英国的留学生政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27]张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82-184

[28]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DB/EL]. http://www.moe.gov.cn/s78/A13/sks_left/s6387/moe_772/tnull_9309.html.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