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信息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

2020-03-02 02:18杨晓燕
现代交际 2020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影响大学生

杨晓燕

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的中坚力量,多年来大学生的成长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这个日益凸显个性化的时代,微文化信息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加强对此的研究。从微文化信息流影响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出发,就微文化信息流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展开进一步的探讨,最后得出发扬积极影响、减轻消极影响的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当前大学生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微文化信息流 大学生 价值观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008-03

随着微信、微博、微视频、微小说、微支付、微新闻等以“微”“小”为特征的众多微媒体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然而微文化内容良莠不齐,庞杂的微文化信息流却在不知不觉中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微文化信息流影响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频率越来越高,微文化信息流悄然而大量地渗入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其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微文化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信息传递的便利,也提供了许多新的娱乐方式和表达个人思想观点的平台,但同时由于其技术特点和内容的良莠不齐,而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作为国家知识文化承接的主要群体,大学生肩负着我国今后发展的重任,他们的成长特别是价值观状况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对于大学生来说,价值观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状况,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当前微文化信息流的影响下,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微文化信息流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如上所述,近些年来,微文化信息流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娱乐享受和便利的信息传递,还促进了大众认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表现如下:

1.有助于丰富和扩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也随之大大增多。从内容上看,微文化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生活、学习、情感、娱乐等不同層次、不同领域的内容,形成了一种新颖的、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强的文化形态。由于信息流技术的发展,人们只需要选择自己需要和喜欢的内容并加以关注,以后这个平台就会为你及时、自动推荐相关信息,避免了在庞杂的大数据中花费大量时间寻求所需信息的苦恼,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频率越来越高,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微信、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每天实时获取各种实时社会信息和关注世界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

2.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了速度快、范围广、内容丰富之外,微文化传播还具有参与主体泛化的特点,即媒体信息的受众也能成为其中的信息发布与传播主体,其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和广泛性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主体参与性强的特点使大学生能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微文化的信息流交换,这使得在潜移默化中更高效地促进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可能。另外,微文化的传播结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得传播的内容更加灵活多样,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可接受度,同样也提升了传播效果。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如果合理地利用微文化的传播优势,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和效果。

3.有助于今后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般就是以课堂为主要平台,以师生对话为主要渠道,再辅之以海报宣传。这种模式的方式相对单一,内容枯燥,大学生的接受程度较低,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而利用微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例如,学校设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官方微博平台,在网上开展各类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并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总之,只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运用多种方式灵活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能明显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三、微文化信息流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消极影响

微文化信息流促进了当代社会的发展,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也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文化大信息流导致阅读的碎片化和快餐化

微文化以“小”和“微”为主要特点,主要以微视频、微阅读、微小说、微公益等方式传播。由于流量大,速度快,更新频繁,使得阅读过程缺乏系统性,导致人们的阅读形成了碎片化和快餐化的特点。经过一定的网络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各类微媒体内容的发布者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的观点和需要拆分原著的思想,并在表述过程中夹带发布者个人观点,形成信息形变,造成读者阅读和接收原有信息的不完整性,难以建立完整的思想体系。总之,在微文化中传播的海量信息大部分都是经过他人加工的,往往断章取义,甚至有意歪曲,虽然方便快捷阅读,但很不利于大学生掌握完整的、原原本本的、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也不利于读者理性深入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见解。

2.社交化传播中“信息茧房”造成信息接收窄化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样的茧房中的现象。如上所述,信息流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有选择性地向用户推荐信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优点往往同时也是缺点,这种选择也会对用户接收的信息造成局限,逐渐形成“信息茧房”,造成用户信息接收的窄化。如果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范围长期受到这种自我限制,就会在大数据背景下缩小个人的信息空间,局限了个人的视野。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现实中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有共同或者相似兴趣爱好的人交流互动,在网络交往中也是如此,这就逐渐疏远和减少了与其他人、特别是与持不同思想观念的人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机会,最终使个人和群体变得更加极化,逐渐造成社会粘性的丧失。

3.公众参与过于广泛易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缺失

主流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往往由官方来确定和引导。但是,当一种与官方相异的价值判断成为社会多数人的看法时,便会形成对社会原有主流价值观的挑战。由于微文化具有公众参与广泛的特性,人们可以在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上大量发表个人观点和思想,很容易造成思想价值的去中心化。大学生思想活跃,个体间的思维差异和观念差异长期客观存在,如果加上微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无疑会大大削弱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造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缺失。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加以构建,引导全国人民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面对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更加需要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4.微文化舆论导向容易影响个人对社会事件的判断

微文化的公众广泛参与还表现在公众评论的自由性上:当一个社会事件或社会热点出现时,人们就会作出相应的评论;如果某个“大V”的评论或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追捧时,后续人们一般会跟随这股舆论风潮,无意中被蒙蔽了双眼,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身和真相。在这类舆论的“盛宴”中,某些压倒式的非官方舆论往往爆发出强大的牵引力,左右人们的思想意识,影响人们的判断和立场。现实中,不少大学生本来就缺乏个人思考和独立见解,加上上述类似舆论的负面影响,其理性思考能力长期停滞甚至逐渐降低。理性思考能力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和未来的发展中十分重要,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在面对各类事件时能够独立思考、保持个人立场的能力的培养,以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微文化内容庞杂造成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复杂化

微文化由于参与的主体广泛,良莠不齐,而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加上信息流的传播方式多样,使得整个文化体系显得十分庞杂。如上分析,由于微文化包含着各类积极的和消极的内容,其社会影响反差也很大:积极的微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消极的微文化则会导致大学生成长的畸形。在微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价值观教育的环境也随之变得日益复杂。因此,如何把握当前宣传舆论的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营造清新和谐的网络环境,积极引导大众包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艰巨任务。

四、微文化信息流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良莠不齐的文化内容也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价值观发生偏差,从多方面全面分析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是制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的前提。

1.目前国家网络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的网络监管机制是否完善有效,直接影响着整个社會的网络发展状态。首先,网络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对于网络和媒体管理的制度法规还不够完善。其次,网络管理制度体系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缺乏针对各种媒体的分门别类的监督管理办法。最后,网络监管布局和落实不够全面,需要建立健全网络事件预防监督机制,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和社会舆论控制能力。

2.校园微文化的基础建设及管理不够全面

许多高校目前的微文化建设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高校微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也有限,这就削弱了高校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力。首先,校园微文化整体管理体系建设不够成熟。对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运用不够,微媒体运营和运用的技术能力有限。其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有待提高。有的高校教师对微媒体的运用能力不强,缺乏在微文化中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力和舆论引导力。最后,网络同辈群体的引导力不够。未充分挖掘和发挥优秀的大学生的网络影响力,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3.微文化信息流的传播具有虚拟性

微文化信息流依靠网络传播,人们接收微文化的手段以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为主,接收方式主要是通过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众多微媒体和微平台,因此微文化信息流的传播环境具有虚拟性。微媒体的入网门槛低,网民参与能力强,但微文化质量良莠不齐,在庞杂的微文化信息流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被削弱,容易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迷失。同时,微文化信息流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吸引力和影响力都比较大。

4.公众网络媒介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微文化参与主体广泛,思想表达自由化和个性化,微文化内容良莠不齐正是由于当前我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不够高,知识能力水平有差异,思想觉悟和价值观念不同造成的。创造有质量的微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需要提高社会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积极营造良好的微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甄别文化、利用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

五、微文化背景下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巩固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微文化信息流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需要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不仅要合理发扬其积极影响,更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消解消极影响,才能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把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动权。

1.健全国家网络监管制度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健全国家网络监管制度,规范微文化信息管理,一是要完善相关网络管理的制度体系,健全微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网络管理和微媒体管理的时代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加强微媒体的监督和引导,完善并落实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和提高网络运营者素质;三是要引导创造多元理性的微文化,尊重微文化的多样性,引导微文化的理性正向发展,提高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

2.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感

微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微文化信息流的运行下要做好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工作,就要充分把握微文化的積极作用并加以发扬利用,也要认识并消解微文化的消极影响,积极引导和合理利用微文化,促进微文化为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贡献力量。在微文化信息流的影响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是要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广大网民合理利用微媒体发表观点和言论,提高网民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他人负责的意识;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三是要正确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合理利用微文化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牢牢把握住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强化校园微文化信息管理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微文化信息流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过程中需要加强校园建设,用良好的校园微文化环境作为支撑。一是要增强校园微文化信息话语权,加强校园微文化信息的话语体系建设,引领大学校园微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三是发挥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主导作用,利用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影响力,甄选大学生中的优秀人才,发展、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正能量;四是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4.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是教育对象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控制的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2]自我教育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是相反的,自我教育要求大学生拥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不断致力于自我提升,是学生在学习和受教育过程中最好的状态。在微文化信息流的影响下,一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利用传统优秀文化熏陶,教师、家长不断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积极、自觉、稳定的行为能力;二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学校积极开展网络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和庞杂的微文化熏陶中能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三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在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同时,也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王仕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89.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价值观影响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