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东
建构游戏作为一种低结构活动,教师的关注往往还不够,幼儿的建构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教师如何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建构行为,在解读中了解幼儿的建构经验,在支持中助推幼儿建构能力的发展呢?我们成立了微课题研究组,开始了进一步的观察与思考。
一、前期探索期
1.材料的投放
教师在多个大班平行班进行实验,投放了不同规格的单元积木、碳化积木、积塑和辅助材料。通过对游戏的兴奋点、建构时长等方面比较,我们发现:
基本材料:应多提供尺寸精确、大小成比例的单元积木,少投放泡沫积木、颜色过多的积塑,避免造成视觉干扰。
辅助材料:提供少量的低结构材料,多而复杂的高结构材料会降低幼儿的游戏水平。
投放方式:按照积木的倍数关系分类摆放,设置6s管理标识。
2.环境的创设
师生共同投放技能提示图、建筑欣赏照、图纸设计区、作品展示区、进区规则,让环境支持儿童自主建构。
二、过程推进期
在大班幼儿自主建构过程中,我们对多组幼儿进行深入、持续的观察,按照“我看到了什么,我读懂了什么,我可以做什么”三个步骤来研读幼儿游戏,发现幼儿主要出现以下建构行为:自主结对,商定主题,查阅资料,设计分工,搭建作品,发现及解决问题。
第一阶段:自主探索、质疑发现
案例:男孩多次尝试架空高楼,发现楼顶总是倾斜,产生问题1:什么因素导致建筑物倾斜?
男孩不断去比较、探究、思考,影响倾斜的原因是什么?他多次设想是横放的积木厚度不一样,还是承重圆柱体高度不一样?最后发现是承重的两块积木离地高度不一样。男孩巧妙地将关键积木下移,保证上层积木能保持平衡。另外,对于搭建过程中作品经常被同伴无意识碰倒这个次生问题,男孩在积木框摆放处空出一段距离贴上了即时贴,作为同伴拿取积木走动时的通道,动静相对分离。
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时间支持,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试错。同时也可以在集体中强化幼儿好的学习品质。
第二阶段:关注需要,幕后推动
案例:过山车组两名幼儿在争论:“你搭的怎么和我们的设计图不一样?”“可是我看不懂你的设计图,我不知道要怎样搭呀!”这里产生了幼儿游戏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品为什么完全脱离设计图?
设计师在设计前和开工前缺乏有效沟通;建筑师读图能力偏弱,施工过程中不会调整和协商,缺乏空间比较、数量统计等能力。
于是,师生共同生成了两个活动:
1.生成了“小小设计师”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设计师在设计前协商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建筑功能等设计要点;动工前传达其所有设计意图;其次,引导建筑师学习以自身为中心,按照从下至上、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看图纸;不懂的地方主动提问进行现场调整。
2.生成了“小小建筑师”的数学活动
鼓励幼儿目测,与设计图進行空间对照;提供统计表进行种类和块数统计。此时幼儿发现,当所需积木数量不够时可用其他形状的积木组合起来进行替代,有限的材料反而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智慧。
第三阶段:迁移运用,深度探究
案例:幼儿抱怨搭建的电视塔为什么总是倒塌?这里产生了问题3:建筑物如何保持稳固性?
我提示他们:“去那一组看看,找找灵感。”观察引发了他们不同的想法。
A幼儿想的办法是堵住四倍积木之间的空缺,在转角链接处横放一块积木进行加固。B幼儿的办法是让上下五边形交错摆放来增加稳固性。
按A幼儿的想法搭建,他们发现搭建的五边形其中有一条边较短,怎样搭建规则的五边形呢?这一次生问题又引发幼儿新的探索方向。
教师及时提供一系列规则五边形图片、物品,引导幼儿自主发现材料中隐藏的数学奥秘:幼儿在观察中发现边和角数量都是五;在测量中感知边长度等量和角度等量的关系;在试错中探索积木合适的搭建角度,如果角度过小,最后一块积木就会出位,如果角度过大,最后一块积木就会无法与之连接。
认识了其中的奥秘,幼儿A决定把短边换掉,并横放一块积木进行加固,作品搭建成功。
按B幼儿的方法搭建时,B拿着圆柱体积木,A幼儿拿着长条积木协助,一直在反复调试摆放位置。这里幼儿探索的重点是圆柱体积木的支撑点。他们发现,如果俯视只有在每个交叉点上放置圆柱体积木才能着力,由此,平视状态下自然而然形成了模式排序。
在这一过程中捕捉到幼儿一次又一次较高水平的建构行为,我们不由惊叹于他们的创造力。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会伴随搭建活动获得或巩固模式、排序、配对、空间等数学经验,这些数学核心经验又推进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同时,让缺乏经验的幼儿与搭建水平较高的幼儿一起游戏,通过孩子引导孩子的方法,可以让幼儿模仿学习,提升搭建技能。
除此之外,教师支持策略还有: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问题记录下来分享,以墙面展示、同伴对话的方式影响他人。
根据合作组幼儿的已有水平,制定《建构区幼儿发展支持策略表》,预设可达成的新经验,预设教师的支架行为,促进幼儿的建构水平不断突破提升,让幼儿的发展看得见。
第四阶段:评价分享、生发联通
评价既有幼儿的自主评价也有教师的引导性评价。每次评价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就主题内容、技能技巧、布局组合、认知发展、品质习惯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通过游戏幼儿锻炼了体力、发展大小肌肉群,认识了几何形体及关系,培养了空间观念、发展了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提升了坚持不懈、敢于探索、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同时,就这些评价要点,我们对幼儿个体的能力发展做阶段性的评价。
我们发现建构游戏中幼儿总会自发生成角色游戏:有时候是温馨的娃娃家,有的时候成为热热闹闹的小超市,有时候是表演区的舞台。而角色游戏的情节推动,又会促成幼儿根据需要开始新一轮的改建、完善。
三、反思提升期
在建构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变主观臆断为客观事实,变成人视角为儿童视角,变关注技能为关注多元表现,追求游戏的本体价值。螺旋式的研究让幼儿的建构力、交往力、探究力、学习品质都得到了提升,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享受游戏之趣和成长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