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蕊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11012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途径和生源类型也随之多元化。不同类型生源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智能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入学前学习生活环境等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化和个性化。这对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是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准确分析学情,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主动适应与快速反应,深入分析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深化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列入高职院校生源范畴,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彻底打破了高职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是我国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判断,是真正落实与传承终身学习理念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不再是封闭、单一的学校教育。亚里士多德说,语言是思维的符号。语言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历史与文化。二语习得理论指出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习型社会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开放学习,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学习型社会培养人的综合文化素质,更关注通识教育。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调整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高职英语教育肩负语言的培训,人类文化的互鉴与传承,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规范了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包括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生、高考前各高校单独考试招生的高中生、三校生(中专、职高和技校学生)、(3+2)五年一贯制的初中毕业生。辽宁2015-2018年高校生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高职院校单招入学的学生已达到50%以上。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与人本主义理论分析认为,这一现状意味着高职英语教育要基于生源结构与学生的差异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主动适应,要从“顶层设计”和学生个体需求与特征出发,践行与培养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理念,建立与社会融通,与成人教育融通,与中职教育、高中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教学体系。
第一,重培训轻教育。高职英语教育自《要求》的提出,历经20多年的改革与创新,从最开始的“压缩饼干式”大学英语教育,逐步尝试与企业融通,与社会融通,构建与完善了高职特色、工学结合、以典型工作过程和高职岗位群为导向的职业英语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与企业对接,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在这一过程中,高职英语教育者考虑更多的是社会的需求、学生未来岗位的需求,很少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起点,即很少关注到生源结构的多样化发展。《要求》提出的“适用为主”转化成了“实用主义”“实用为主”。而“够用为度”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先于教学转化的当今社会,使学生在校学习的语言知识难与企业零对接。高职英语教育者更多关注的是语言的教学,更多发挥了语言培训的功能。面对这样多元化的生源,高职英语教育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即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终身学习能力,以期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而有助于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第二,基于生源多样化发展的战略性不足。知网统计数据表明,从1992年至今相关高职英语研究的论文共4万余篇,而其中相关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研究的论文只有1200篇;再次输入“高职英语教育”,从“教育”角度研究高职英语战略性发展的相关论文,最初的研究是在2000年,只有2篇,之后每年100篇左右,至2019年为最多,共205篇。这说明高职外语教育者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前瞻性与战略性研究与实践的不足,多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且,突出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学环境等微观问题。理念研究多体现在教学理念转变,却很少提及转变教学理念的具体实施方法。蔡永良(2013)在论及我国应该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时,甄别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差异,特别强调外语教学是外语教育的一部分。王文斌(2018)进一步界定了外语教育的“教育性”“人文性”“培养”“道”和“形而上”是外语教学的“教学性”“工具性”“培训”“器”和“形而下”的归宿,并通过其才能得以实现。在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应该护养教育性,引领教学性。因此,高职英语教育战略发展研究至关重要,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化研究是高职英语教育战略发展的基本途径。
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是动态的、多元的,应包括整个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活动只是其中一部分。高职英语教育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生源多样化结构,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学习力与可持续发展力。高职英语教育在普及一般性职业英语中应体现语言培训功能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对接,合理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建立与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管理模式、师资建设体系等,从而达到高职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素质与全人素质的终极目标。可以说,这一体系的构建、完善的过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持续同化、复制与发展的过程。目前,高职英语教育定位不稳、多元化结构各要素之间不能相互作用、协调发展,这使高职英语教育不能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未来国家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战略。
第一,英语教育定位与生源多样化现状不协调。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为主,同时还招收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退役军人,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学习型社会视阈下的高职英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学习力,使之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并且通过高职英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多重能力,培养更开阔的头脑,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入学前的学业基础、职业经历、家庭背景、地缘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学生适应性的差异,包括生活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这些“起点”不一致,使高职英语“大一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难以适应。
第二,教学核心理念与教学实践不协调。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应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析学情,备课要先备学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者拥有学习活动的自主权,可以自主选择学什么、怎样学和何处学。从知网中搜索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中看出,提及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及“教师应转变角色”等等。但描述学情时这样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少数学生‘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类似“参差不齐”“配合”等这类用词体现的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而非以学生为中心。应该研究的是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及学生的起点,更应关注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多样性、多元性、互补性、多层次性,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诸多方面的改革,完善“自我”,即高职英语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促进高职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学生学习力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英语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学情差异化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学与学习环境发展不协调。学习环境从广义上是指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部因素,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各种设施和校风等。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即物质环境(学习相关的各种设备与软件)和精神环境(学生的主观意愿与社会风气等)。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的更新升级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许多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得以灵活的运用,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移动教学等。但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或是盲目使用泛化的信息化资源,或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没能准确地分析生源入学方式与学习环境的发展,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
第二,高职生源多样化与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不协调。目前,高职在校生既包括单招的高中生和三校生,也包括高考统招入学的高中生。这些学生的年龄几乎无差异,心理认知能力差异化不明显,教师按照《要求》提出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原则,统一组织教学与教学评价。未来,农民工、下岗职工和退役军人也是重要的生源。这三类人多数不能完全脱产学习,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也要主动适应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基于生源多样化的改革,迫切需要从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管理等方面做出快速反应。
生源多样化首先要明确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方向,真正改变学习主体、学习方式及学习空间,构建相对完整的学生学习空间,创新发展立体多元的高职英语教育,促进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构建。
基于生源多样化的高职英语教学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角度,在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生活阅历等方面真正实现多元完整,交差互补。教师应遵循人本主义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评价标准等多方面采取多种类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真正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个性特长,优势互补。人本主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学总体目标分层次,生源学情分类型,评价标准求多元,使学生在自尊与自信中合作、求实、互助,构成完整的课堂、学校、社会。
教师应理清高职英语教育与教学的区别,从实际出发,与社会融通,主动适应国家对人才需求的顶层设计,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更新,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设计教学,深化高职英语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应建立与完善平等的教师学习激励机制,保障通识教育类教师学习与企业实习实践的权益,使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与时俱进,真正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高职生源多样化彻底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是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判断。高职英语教育是文化互鉴、学习型社会建立的重要保障,以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现状为基础,分析生源结构多样性与学情差异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提供现实依据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