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语言应急与服务的实践及思考

2020-03-02 11:10屈哨兵,张晓苏,马喆
关键词:大湾应急疫情

加强国家语言应急保障建设

屈哨兵

(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教授)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部署下,全国上下抗击疫情,众志成城,驰援湖北驰援武汉,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正确,各项工作部署及时,各项工作举措有效,围绕疫情防控在如何抓实、抓细、抓落地上不断地努力,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这种速度与规模,再一次显示了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疫情工作的讲话中指出,这次疫情暴露出重点卫生防疫物资(如防护服)储备严重不足,在其他储备方面还可能存在类似问题,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1]2月14日,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2]

结合这次疫情防控中发生的相关事实,从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语言服务能力应作为国家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加强建设。理由如下。

为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和阻击战,解放军部队和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先后派出了超过4万人的两百多支医疗队驰援湖北,对口支援包括武汉在内的十六地市。驰援医疗队奔赴湖北各地,接触的是各地的老百姓,当中有不少年纪偏长的患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年长患者,平时很少使用普通话,在这种生病就诊求治的环境下,很难要求他们用普通话进行医患对话。这就需要在语言储备上为驰援的前线医护人员提供及时有力的支持。

总体而言,湖北还不是方言情况特别复杂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西南官话(如武汉、荆州、恩施、宜昌)和江淮方言(如孝感、黄冈大部、黄石市区、鄂城)区,还有一部分地区讲赣方言(如咸宁、黄冈小部)。但即使是同一个方言小区,各地之间的方言差异仍然存在。以广东省对口驰援的荆州市而论,该市除荆州地级市府所在地外,辖地范围还包括洪湖、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市,各县市之间方言有较大差异,如何更有效地为受疫情所困的老百姓实施救治,必要的语言服务不应缺席。进而言之,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过程中必要的语言(各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支持则更是必不可少。

从针对全国驰援湖北各个医疗队所提供的语言服务来看,应该说相关学术机构和团队努力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包括广东高校为广东省驰援荆州的医护人员提供的一些普通话和方言对照的语言服务。这些努力为前线医护人员开展救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整体看来还很难说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整体情况看,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成效已十分显著,通过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帮助老百姓脱贫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境内存在超过80种不同语言,而汉语还有不同的大小方言甚至土语(例如上列湖北荆州下辖各县市的本地话就各有差异),语言或方言的数量不在少数;目前还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或者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对那些长期生活在本地、安土重迁的中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基于我国的基本语言国情,立足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进一步重视国家语言服务能力机制的建设和相关能力资源的储备。

第一,应将国家语言资源和语言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应急储备系统的范围之内。我们通常不将语言看成一种物资,只是将其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基于语言本身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兼具的特点,我们将其列入物资系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我国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和各地汉语方言的调查与保护工作已经有相当的基础,将这些资源与国家通用语言进行对照整合,科学规划纳入国家应急储备系统,非常必要。同时,国家应急这种储备系统中,应该包括拥有双语双方言能力及多语多方言能力人才的储备。现实语言生活中,拥有多语多方言能力的人事实上有一定的规模基础,但是他们散落在各处,平时没有有意识地将这种能力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储备。在国家社会遇到相关需要时,这方面的能力资源应该如何征集使用,在国家相关法规当中也没有明确的指引。有时即使在一些应急活动中遇到这方面的需求,也通常是临时应付,效率不高,效果也会打折扣。当然人力资源的储备未必是物资意义上的储备,但应急储备系统中包括相关拥有语言能力的人力资源的储备是必须的。

第二,要分别在国家和区域层面,根据不同层次类型的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语言应急服务的运行机制。一旦有需要,这个机制可以灵活高效地运行起来。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相关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例如美国在紧急医疗语言服务方面就有相应的语言服务机构。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在教育部有关司局的指导下,我国相关学界和机构已经有所行动,并且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如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2]的原则来审视,我们这方面的机制建设还有不少差距,这里面既涉及到人才队伍的平时储备,也涉及到语言科技的技术跟进,更涉及到运作协调的有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3]分布地域广,势必会产生救灾过程中的语言应急支援需求,除开自然灾害外,像这次波及全国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要做到精准施策,及时有效的语言服务机制应该建立健全。在国家和社会大领域范围内如此,在一定区域和一定规模范围领域内也是如此,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区域内的语言生态同样也是复杂多样,加上来自世界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人群难以胜数,一旦发生各种层级类型的应急需求,也同样需要及时的语言服务的响应。如果再推而广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加广泛的响应,语言应急服务将会有更大的需求,需要我们建立起更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

第三,要及时组织国内相关学术机构和学术力量,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的科学研究。这里面既涉及到队伍组织问题,也涉及到学术评价导向问题,还涉及到学术界与企业界如何配合、产学研合作同体推进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单兵作战已经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如何真正能够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是一个时代使命,需要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这个层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更加及时的布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语言服务应对

张晓苏 马 喆

(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副教授)(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讲师)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湖北属于疫区中心,省会武汉及其他城市的医疗资源都受到严峻考验。经安排部署,全国各省区市组织医护人员定点支援湖北各城,以缓解疫区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检测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压力。

在外省医疗队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问诊、治疗、观察、反馈等诸多步骤,涉及大量口头交际,外省医护人员和病患的沟通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主要原因是外省医护人员和湖北病患的方言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语音和方言词汇上,且援鄂医疗队多下沉到医疗条件欠缺、疫情较严重的县市和村镇,这些地方的方言情况比较复杂,所救治的危重症患者往往年龄偏大、普通话水平有限,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导致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不够顺畅。第一批援助武汉的山东齐鲁医院于2月7日抵达武汉,在2月9日即编写出《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以疏通医患间的交际障碍,可见语言问题之紧要之急迫。

在山东医疗队之后,其他省市的医疗队分批抵达湖北各市,开展医疗援助,他们同样面临短时间内理解、适应湖北方言的压力和需求。鉴于此种情况,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广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及商务印书馆、科大讯飞公司、传神语联网络公司等单位近50位学者自发组建“战疫语言服务团”,教育部语信司及时指导,大家隔空协力,日夜兼程,研发出《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以下简称“《方言通》”),涵盖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九地方言,形成七大产品(微信版、网络版、迷你视频版、融媒体版、抖音版、实时在线方言服务系统、即时方言翻译软件)。[1]其中,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也加入了应急语言服务行列,在广东医疗队抵达湖北荆州两天内,推出《驰援湖北——普通话与荆州方言语言服务对照表》(以下简称“《对照表》”),以解决广东医疗队在荆州地区的方言适应问题。

《对照表》在齐鲁医院所制方言对照表的基础上,内容有所增补,共分荆州与江陵、洪湖、石首、松滋、监利、公安等6套,覆盖荆州地区下辖所有县市(荆州与江陵共用一套),每套包括基本称谓、身体部位及生理行为、生活常用语、医学常用语、温馨常用语约110条,医患沟通用语50多条。《对照表》由广州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受到国家语委领导、广东省教育厅领导和派出医疗队驰援荆州的南方医科大学的领导的高度评价,媒体纷纷报道。该推送累计阅读量超过30万,留言超过800条。

在此次战疫行动中,语言学人积极主动参与,以专业知识助力抗疫,体现了语言服务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此我们主要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语言服务应从用户需求出发。此次疫情中,医生和患者是语言服务的主要用户,其需求应被充分评估、满足,以保证语言服务产品科学实用。在研制《方言通》和《对照表》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语言通畅是医患顺利沟通的第一步,所以,产品研发必须快速,体现时效性,也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在编制《对照表》和《方言通》时,我们广泛征求了医务工作者的意见,结合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知识,筛选出问诊过程中最可能涉及的词和语,以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疫情救治的实际情况,词句的方言形式更贴近疫区中老年人的语言习惯,力争做到精炼准确。另外,根据一线医护人员的空余时间安排和活动轨迹,我们制作的方言《对照表》提供了文字版、语音版、公众号版、抖音版等多个版本,可手机浏览,也可打印张贴,以方便医护人员按需调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第二,针对公共卫生事件语言服务的方式应多样化。公共卫生事件一旦暴发,影响面极广,需要做的工作极多。除了救治患者,还包括信息发布、疾病命名、谣言防控、舆情引导等领域,这就要求语言服务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在多个平台发挥语言服务的作用与优势,同时推进外语服务和手语服务,关照各类人群。此次“战疫语言服务团”在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平台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产品,包括《对照表》《方言通》等辅助医患沟通的语言工具,也有湖北各市的抗疫语言宣传短片,阅读和观看人数超过30万,对广东和荆州两地人民的情绪产生了正面影响,获得广泛认可。

第三,语言学界和语言产业界需要有服务意识。此次疫情,对社会各界都是一次大考,科技部于1月底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2]。语言学界和语言产业界贡献专业知识责无旁贷,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服务意识,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事件的解决,及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语言产品、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

经此一“疫”,我们发现从国家层面到医疗卫生各单位,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语言学提供支持和服务。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条文还尚未涉及语言问题和语言服务,此次疫情中显现出的语言需求不容忽视。对此我们认为,对突发事件如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亟待纳入语言内容,具体建议有如下三点。

一要重视语言资源的搜集与建设。公共卫生事件通常在具体地点暴发,其他地区可能相继受到影响,地区之间的信息通畅有赖于语言互通,这就需要搜集相关语言资源,最好在平时就有相应的资源建设和储备,以在关键时期快速编制语言服务产品。此次疫情中的《方言通》和《对照表》即属此类,但还不够全面细致,针对各类突发事件,我们可建立多个应急平行语料库,包含各类事件所涉及的行业语、方言、外语等语言种类,并配备语音版本,方便调取使用。

二要重视语言服务人才的招募与培养。好的服务,人才是关键。我们可从社会招募多位语言服务志愿者,提供兼职岗位,建立志愿者数据库,一旦有紧急情况,志愿者即时上岗,与语言学专业人士共同组建应急语言服务团,同时,语言学专业人士应该对志愿者进行聘用、培训和考核,不仅要提高服务人员的语言能力,也要重视其专业素养(如医疗卫生知识、术语等方面)的积累,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如涉及病人隐私、国家机密等内容)的普及,作为语言服务的支撑,保证服务的信誉和质量。

三要重视语言领域与医疗卫生行业的协作。语言科研机构建设语言资源、招募语言人才,研发精准适用的语言服务产品,需要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因此,二者可建立协作机制,将各类语言服务工作常态化。目前国外有一些经验可供借鉴,如美国多家医院的ICU病房、手术室、住院部等处,均安装了电话或视频设备,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按照实际需求,随时请翻译人员加入诊疗过程。此次战疫语言服务团也开发了电话翻译即时服务,使用者体验良好,以后可将此产品作为语言研究与应急服务的接口长期保留。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需要语言服务的支持,这种支持及相关研究应该常态化,并加强涵盖其他公共事件领域的应急语言服务研究,不断建设相关的语言资源,研发实用的语言产品,完善服务方式,扩大服务对象的覆盖面。

大变局下的语言应急体系建设

王春辉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9VXK0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了热搜词,也使得学界开始沉心思考本领域研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对于语言学界来说,虽然一直有学者呼吁要重视应急语言研究,虽然2016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就已明确提出“建立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为大型国际活动和灾害救援等提供语言服务,提升语言应急和援助服务能力”[1],但是政府和学界真正提升了认知、付之于行动却是由此次疫情直接促发的。

时间回到2020年2月10日,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指导下,经李宇明教授倡议、运作,来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50余位人士共同组成了“战疫语言服务团”。他们日夜奋战,在几天的时间内就研制出了涵盖湖北9个地市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并以微信版、网络版、迷你视频版、融媒体口袋书、即时翻译软件、全天候在线方言服务系统、抖音版等载体形式,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及相关群体提供多维度的语言服务。后来当疫情蔓延至全球,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中心又开发出了涵盖41个语种的《疫情防控外语通》,在服务来华在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的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帮助。在“战疫语言服务团”之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人士组成的各类语言翻译志愿团,他们或者帮助翻译相关材料、或者在防控一线帮助外籍人士、或者在线解答相关疑难。除了这些助力疫情防控的实践,语言学界也掀起了一股“语言应急研究”的热潮:《语言战略研究》《中国语言战略》《语言文字应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等专业杂志纷纷设立“语言应急专题”;《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语言文字报》等媒体发表了一些评论文章;“语言战略研究”“语言资源高精尖中心”“语言服务40人论坛”等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了语言应急的相关推文或笔谈。

在此背景下,政府、学界和大众都一致认同现在已经到了将建设语言应急机制和体系提上议程的时候了,许多学者也已经为此建言献策。本文之目的不在于进一步论证语言应急的体系内涵、各子系统的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而是试图聚焦于语言应急体系建设的当下历史环境,以提请人们注意语言应急体系建设中的几个国内和国际宏观背景。

在“应急管理体系”背景下建设。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冠疫情暴发之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2月14日召开了第十二次会议,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正如同“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2]一样,语言应急体系应该是应急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所以,语言应急体系建设需要清楚自身在整体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位置,不能自我边缘化,但也不能喧宾夺主、自我抚慰;需要根据应急需求侧的实际情况来精准定位、提供供给、协同助力。

在“国家治理”背景下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语言应急体系建设也应当在这个总目标下展开。语言体系建设是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语言应急体系建设不仅要考虑其在国家整体应急体系中的位置,也要充分考虑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位置;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现代化提升,更要考虑对于国家整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作用。此外,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关键在于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人民、中国实践,以及基于此而生发的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文化,因此中国的语言应急体系建设虽然也要充分借鉴它山之石,但是更要充分尊重中国国情,充分契合中国之治,最终建构起中国特色的语言应急体系。

在“两个共同体”背景下建设。新时代中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做出的抉择,也是在为世界和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语言应急体系建设需要在这“两个共同体”的目标下,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稳健筹划、渐次推进。疫情面前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要求语言应急体系建设需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导,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方言地区群众、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社会各类语言应急需求,以期建构起“多元一体”的服务体系;“流行病本身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都是全球性问题,只有全球合作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2]“这次疫情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语言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亦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经验,在服务在华外籍人士的同时也要注重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语言应急服务以及语言应急的公共知识、公共产品,以承担起国际责任、彰显出大国担当。比如上面提到的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中心制作的41个语种的《疫情防控外语通》,就为国内涉外部门和国际社会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科技革命”背景下建设。人类正在经历“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是以石墨烯、基因、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进程的核心力量。不管是互联网、新媒体,还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都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上面提到的“战疫语言服务团”在助力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许多语言新技术:语言资源技术规范和音像采录软件、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迷你视频、自动翻译、融媒体、大数据库、抖音、迁移学习模型。语言应急体系建设需要充分注意科技的新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大数据、区块链等最新科技成果,特别是语言科技成果,提升语言技术的基础工程地位,推进语言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历史大变局”背景下建设。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最终会给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尚未有定论,但是其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已经并将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效应则已是世界共识。2020年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4]美国前国务卿、全球著名地缘政治战略家亨利·基辛格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最后总结说:“帮我关上窗户,暴风雨要来了,世界要变天了。”[5]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则在《纽约时报》的评论中将历史分为了“冠状病毒前的世界”和“冠状病毒后的世界”[6],似乎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了历史分水岭。无论如何,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毋庸置疑的,语言应急体系建设应顺应此变局,建构起全域而非单域的语言应急体系,即涵盖了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军事-国防-战备、外交等全方位领域的一个系统。由此构建起来的语言应急体系才有可能承担起应负之责任,发挥应有之功效。当然,不同时期、不同需求下,在各领域建设次序和侧重点上应该有所区别。

上述诸种背景,无疑使当下中国的语言应急体系建设承载了更为浓郁的时势感和历史感。但“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值此大变局之时进行语言应急体系建设更宜全局着眼、长远打算,更需战略定力、行稳致远。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应急语言服务体系

王海兰

(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讲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40073)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至少提到了五个方面的安全和应急防御问题。

一是网络安全。提出要“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加强实时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工作,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二是水资源安全。提出“要加强珠江河口水文水资源监测,共同建设灾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和应急调度系统,提高防洪防潮减灾应急能力”。三是食品安全。提出“加强粤港澳食品安全合作,提升区域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案件查处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信息发布制度”。四是医疗应急。提出“完善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五是社会治理应急。提出“建立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案件应急处置合作,联合打击偷渡行为,更大力度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协调平台,联合制定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合作能力”[1]。

可以看出,建立大湾区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协调和处理能力是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提高大湾区应急合作能力,需要建立大湾区一体化应急语言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应急语言服务能力。

建立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中心。建立由大湾区各地政府、企业、学界等多元主体构成的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大湾区的应急语言服务问题。其日常事务包括大湾区应急语言研究、应急人才培养培训,以及应急语言数据库的建设、规范制定、服务咨询等,为大湾区应急事务提供科学及时、种类多样、质量优良的语言服务,探讨和推动大湾区应急语言学学科发展。

建立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联动机制。联动机制应涵盖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等诸环节。在预防方面,制定大湾区应急语言预案,或在地方性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中加入语言应急预案相关内容;针对大湾区应急事件的类型和领域,联合编制各领域各类多语种应急科普读物、应急指南,建立湾区应急术语及其翻译规范标准等;建立应急语言人才联合培养培训机制,加强应急人员的交流等。在应急事件应对和处置方面,要建立湾区应急事件信息快速集成、处理、传导、共享和发布机制,如在处理恐怖事件时,能对恐怖分子语言进行快速收集和识别,能采用多语种进行突发事件的联合发布;建立应急语言服务资源统一调配机制等。在善后恢复方面,要建立语言援助机制,为市民灾后心理重建提供恰当的语言援助和语言安抚。

建立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队伍。一是加大对大湾区军队、武警、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应急语言培训,在联合应急演练中加入应急语言能力演练。二是建立专业化的“湾区应急语言服务团”。服务团由民政、卫生、交通、水利、农业、气象、地震、海洋、国土资源、林业、城乡规划、工程抗震设施、科技界、语言学界以及公安等专业救援队伍等各方面专家组成,各成员平常在各自岗位工作,一旦有公共应急事务发生则能及时参与应急语言服务。三是建立一支“湾区应急语言服务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在应急语言服务中心指导下平常可参与一些应急语言服务知识的宣传工作。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中心定期对三支队伍开展应急语言服务培训,既包括应急语言培训,也包括应急技能培训,目的是培养培训大湾区“专业应急技能+语言型”人才和“专业应急语言+技能型”人才。

制定大湾区应急语言使用规范。一是制定用于发布灾难等紧急信息时的语言规范。日本已经研制了“简易日语”来用于灾情预报等,效果良好。这次为抗击疫情,在教育部、国家语委指导下,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等单位联合国内多所高校研制了《疫情防控“简明汉语”》,面向在华外国人提供应急语言服务、汉语学习和生活服务,同时可用于在紧急状态下向中国人提供简明公共信息,以及面向机器提供信息转写蓝本等。可借鉴《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结合大湾区语言人群特征,制定用于各类应急事务的“简明汉语”及其多语对照版本。二是制定各类应急事务处理过程中的语言使用规范指引。2019年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规范用语指引》(应急厅函〔2019〕538号),体现了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语言规范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事务,如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社会治理类等应急事务出台相应的语言使用规范指引。三是编制大湾区应急事务术语及其翻译规范。在地方相关应急预案条例中能体现应急语言。

提高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能力。首先需提高大湾区应急服务的多语能力。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字多样,语言生活活跃。港澳地区,粤方言是市民最主要的日常用语,普通话、英语以及其他语言/方言都有一定使用人口,在珠三角九市,普通话是主要交际语言,但是粤方言、客家话、潮汕话等方言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大湾区还生活着数量庞大的外籍人士,国际人口流动频繁。应急语言服务应尽可能涵盖各类语言群体。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湾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都提供了相应的多语服务。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了“同心抗疫”专区,使用中文(繁、简)、英文、印地语、尼泊尔语、乌尔都语、泰语、印尼语、他加禄语、僧伽罗语、孟加拉语和越南语等11种语言进行信息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采用粤方言、普通话、葡文和英文开展街上防控广播;广州市多语种服务平台960169提供英语、日语和韩语等多语服务为在穗外籍人士答疑解惑;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主办了“抗击新冠肺炎安心频道(国际版)”博客,帮助在深外籍人士在疫情期间减少恐慌和担忧。但大湾区多语服务需求量大,应进一步加强多语应急服务能力建设,配备中文(普通话、粤语及其他方言)、英语、葡语、日语、韩语等多语服务。

其次,要提升大湾区应急事务中语言科技的支撑能力。科技是处理公共应急事务的重要力量。一方面需要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有线网络以及各类应急救援技术中的语言智能水平,广泛应用机器翻译、语义分析、语言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等语言技术,另一方面要研发和推广专门的应急语言技术,支撑应急事务处理。

再者,要提高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资源的统筹协调能力。建立大湾区应急语言服务资源数据库,培养湾区应急语言人才、列出应急语言产品和应急语言技术清单,实现对应急语言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快速调配。

最后,要提高大湾区应急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要发挥大湾区的媒体优势,提升应急话语传播能力,讲好大湾区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故事。

重视疫情报道中专业术语的大众表达

禤健聪

(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1]其中,加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增强疫情权威信息发布和防疫知识科学普及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对于增强群众信心、稳定公众情绪、维护社会秩序,尤其对于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遏制疫情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现最高程度的群众掌握并科学自觉防疫,群防群控,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这应该是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题中之义。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其蔓延速度和严重程度远超公众的想象,2020年1月23日起,武汉及湖北各地相继宣布“封城”,全国各省区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而就在此前十几天的1月10日,国家医疗专家组专家王广发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为疫情“可防可控”,[2]以致普通民众普遍没有保持足够的警觉。面对公众的质疑,王广发依然认为此次疫情“可防可控”,只是有所升级,社会为此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包括亲情、人情、健康和经济。“很多老百姓的理解,可防可控的都是觉得是很轻松的事。我就说流感,流感是大家都公认的可防可控,可是我要问大家,流感每年死多少人呢?”[3]

1月31日,有媒体报道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甫出,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药店的双黄连相关产品旋即被抢购一空,甚至有传连兽用双黄连口服液也一度被抢购。次日早间,人民日报官微澄清:“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4]抢购风潮才算平息下来。

专家称疫情“可防可控”,称双黄连对病毒有“抑制”作用,从医药学专业的角度看,也许都并无不妥;但很明显,从质疑“可防可控”到抢购双黄连口服液,都反映了“老百姓的理解”与医学专业话语的所指存在巨大落差,以致疫情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传播,还引发群情带来了负面影响。事实提醒我们,专业术语需要用普通民众容易理解的话语来传递,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尤须如此。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震荡,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若应对不当,有可能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难以预测的破坏。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就新冠肺炎疫情而言,无论是医学上的治疗还是全社会的防控,一直在不断适应和调整。因为持续的危机感和认识的不确定性,社会公众的思想和感情会通过暗示和相互传染,产生情绪化的集体无意识状态,面对未知,一般公众习惯根据已有的“经验”去做自我判断,所谓的谣言就容易滋生和传播,以致引发普遍焦虑甚至失控为群发性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效的面向公众的疫情信息披露、防疫措施普及显得异常重要,新闻报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解释性报道,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除公众的疑虑。概括而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具有专业性、未知性和公众性的特点。未知性要求报道及时,对有关事态演变和应对策略的最新进展第一时间予以披露;专业性要求报道准确,将公共卫生和医疗诊治的专家意见完整全面呈现给公众;而公众性则要求报道通俗,医学专用术语,或转换为普通公众容易理解的话语来传达,或在新闻报道中进行多渠道解释、反复解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平时人们极少关注的晦涩医学术语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比如:飞沫传播、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等病毒传播途径,血浆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式,灭活病毒、终末消毒等防疫术语,还有毒株、宿主、ECMO、病死率、肺间质纤维化等等,不断在各种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这些术语,人们都感觉到与自身的健康安全密切相关,认为有必要加以了解,但却又因术语过于专门而往往一知半解。以“气溶胶”为例,2月8日,有卫生防疫专家提出,除了直接传播、接触传播外,新冠肺炎病毒还会通过气溶胶传播;同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也出现了“气溶胶”,只是认为其“传染途径尚待明确”[5]。虽然专家们做了多方解释,但相当一段时间里,公众对此了解仍然不充分。比起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字面平白但所指专门的用语,更容易造成公众理解偏差,比如前述的“可防可控”和“抑制”,人们往往会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日常认知去理解。

如何让传播的内容明白易懂或者减少歧义,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共同目标。 “对大众传播的定义要求它尽可能地接触最大数量的受众,所以,它就必须尽可能地采用人们容易理解的书写方式或表达形式。”[6]有关研究显示,“过多使用专业术语不利于科普”[7],科学的表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用大量专业术语,当面向大众传播时,专业术语必须转换成日常语言,回到具体的生活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各级政府、医疗和科研机构、专家和医护人员都参与了信息的披露,媒体广泛关注,信息密集发布,发挥了积极的传播作用,但似乎也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疫情信息有效传递,不同机构和群体各自均有应承担的责任。

对于国家卫健委等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面向公众普及的权威发布。比如历次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根据对疫情认识的提升而及时更新,在防控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历次版本的诊疗方案大量出现医学专业术语,对专业医护人员而言自然是寻常事,对一般公众来说则仿若天书;虽然诊疗方案并不见得需要一般公众完全掌握,但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公众对知情的渴望远甚于平常,有必要考虑编制简明表达的面向大众的方案或方案说明,对于一些重要的专门术语,应加以普及化的注释,专业术语的科普解读汇编有迫切性需要。

对于公共卫生和医疗诊治的专家,在向公众发布或解释疫情时,需要多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出发,用普通民众能理解的话语去表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做了很好的示范,他说:“我和记者沟通,实际上是在通过记者与公众沟通。这次疫情非常特殊,要控制好,就必须要发动公众,如果大家不理解不配合,疫情是控制不好的。所以一定要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就是这么个道理。”[8]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专家。

对于媒体从业者,须搭好专业与社会大众沟通的桥梁。疫情新闻报道不能只是传声筒、通稿转发,涉及医疗领域专业内容,解释性报道必不可少。媒体人当然不可能完全掌握专业知识,但必须从公众的角度考虑,有时候要代公众去追问,推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把话说得更清楚、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播者担当着科普教育的角色。

当然,普通民众也要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快、信息来源多,防疫知识相对专业、内容较复杂,不少防疫措施与既有观念和习惯有冲突,公众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才能较好地获取真实信息,避免陷于庞杂斑驳的信息中不能自拔。其中,坚持常识非常重要。

将专业术语通过大众表达来实现大众普及,也是应急语言服务的必要内容。

猜你喜欢
大湾应急疫情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战疫情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