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运输一线党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四化”问题

2020-03-02 10:07:17南宁局第32期中青班党建课题组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支委四化职工

南宁局第32期中青班党建课题组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安全是铁路最大的政治,也是铁路最重要的声誉。广大运输一线党支部处于安全的最前沿,如何更好地围绕安全生产发挥堡垒作用,是当前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针对这一课题,南宁局集团公司第32期中青班党建课题组深入8个站段、20个党(总)支部,与百余名党员交流,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一、坚持目标导向,提升思想自觉

1.强化运输一线党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推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铁企业落地生根,就是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安全、经营、服务、建设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

2.强化运输一线党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运输安全的需要。铁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国铁企业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按照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迫切需要党组织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安全发展优势,让党旗在安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3.强化运输一线党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检验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的需要。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维护铁路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特别是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无疑是运输一线党支部的一项重大任务,也必然是检验组织力战斗力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力重点

1.思想教育淡化。随着近年来大量新线开通运营,年轻职工多,比如南宁动车所1056名职工中46%为近五年新入职人员,有的新职工对于安全生产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无知无畏。有的沿线职工长期独处异地,面临着不想留、不能回的状况,烦恼和苦闷得不到及时排解,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中。而我们有的党支部安全思想教育还停留在开大会、作报告、读文件的层面上,“你读我听”的被动式说教不能引起党员、职工的共鸣。有的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就事论事,发现问题才去处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预见性,对安全重点人的思想状况了解不精准。

2.支委班子边缘化。一些党支部发挥支委会“一班人”合力作用尚不到位,有的专职党支部书记大包大揽,怕他人做不好,干脆自己一个人做,唱起了“独角戏”;有的车间主任,身为党支部副书记,人为割裂党内身份和行政职务,搞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总以生产工作忙为由,不履行党建责任;有的支委不具备履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打太极拳”,乐当挂名支委。表现在安全生产上,就是党支部工作与安全工作相脱节,存在“各自部署、各自落实”的现象,党支部没有结合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开展专题研究、分工、发挥党员作用,党支部书记关注的是“台账”,行政领导关注的是“考核”,在保安全上步调不一。

3.活动载体虚化。涉及安全生产的党内活动载体有“岗位当能手、攻坚作标杆”主题实践活动、“创岗建区、立项攻关、突击奉献、党内品牌创建”四项载体活动、党员“三无”竞赛等,载体多,但是线条不清、逻辑显得混乱。在载体运用上,有的党支部创岗建区考核标准不细,没有做到一人一岗一标,自评互评形式化、繁杂化,党员“轮流坐庄”,以填表代替真正作用的发挥;有的党支部立项攻关重立不重效,满足于年初立个题、年末结个题,不注重课题转化运用,个别单位奖励激励不够,党员参与热情不高;有的党支部突击奉献活动多是服务职工、服务后勤保障,个别党支部甚至两年内都没有围绕安全生产、解决现场问题开展突击奉献活动;党内安全品牌比起服务品牌,不少停留在理念、制度上墙等初级阶段,缺乏影响力,起不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4.党员作用弱化。部分单位党员队伍还存在平常时候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危急关头豁不出来的现象。有的单位业务骨干中党员占比不高,限制了作用发挥,调研发现南宁供电段工班长144人中党员61人,占42.4%,大学本科生132人中党员58人,占43.9%,技师和高级技师149人中党员90人,占60.4%。有的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出现偏差,技术业务水平不高、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常常把自己等同于群众,甚至不如群众,更谈不上带动群众保障安全。有的单位结果运用还不好,在用人、评先评优等方面考虑安全上有突出贡献的党员还不够。

三、坚持结果导向,综合实施推进

1.开展大数据+思想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一是精准把脉找到重点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采集政治学习、经济责任制考核、作业监控评价系统、岗位考试成绩、劳动竞赛、健康手环、体检、网上社交平台信息、申请困难补助等涉及职工个人的生产生活数据,构建大数据库,为每名职工建立“一人一档”,全面了解掌握职工日常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安全意识以及家庭情况,并用红色、黄色、绿色进行标注,有问题及时预警。二是提前介入全面控风险。对通过大数据排查出的安全生产方面的关键人、重点人,组织党支部委员包保联系,定期谈心谈话,安排责任区党员开展结对子,实现思想帮扶、业务帮教、家庭帮困的效果,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安全生产。三是创新手段提升吸引力。通过大数据分析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发挥铁路全媒体平台的作用,综合运用视频、音频、图文、动漫等多种新媒体表现形式,主动推送职工爱读、想读、必读的内容,使手机小屏成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舞台,让思想教育由利用有限资源向运用海量资源、由粗放式向精准化、由在特定时间地点向随时随地转变。

2.构建大安全体系,夯实制度基础。一是健全“管安全就必须管党内安全”的机制。将党委委员、支委的行政工作职责与党建职责有机融合,在站段层面明确由党委委员、安全副段长分管党内安全,在车间层面明确由党支部副书记、车间主任分管党内安全,促进安全生产与党建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督促同检查。将党内安全纳入安全生产分析会,从党员思想意识、行为表现、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党委委员、支委每月开展党建工作写实和每季度在党委会、支委会汇报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机制,完善专题培训机制,提升党委委员、支委“一岗双责”的意识和履职能力。三是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健全支委发挥作用评价体系,将支委一同纳入党建定期工作考核中,以严的考核促进支委作用的发挥,戴上“紧箍咒”,自觉找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

3.抓实活动载体,夯实组织基础。一是树立求实问效的工作导向。修改完善制度办法,使党内四项载体、“三无”竞赛等融为一体、形成体系,服从服务于安全生产目标和实际作用。创岗建区注重以岗带区,以党员带动全员保安全,并减少台账负担;立项攻关效果以解决了多少安全问题、实现了什么样的技术突破为重点;加强对突击奉献和品牌创建的过程控制,更多注重围绕运输安全重点、难点、热点、风险点开展。二是抓好工作融合。加强党内“三无”竞赛、立项攻关活动与安全生产管理、QC攻关工作的融合,在安全管理制度和QC管理制度中突出对党员作用发挥的要求,并由相应业务科室管理,实现专业化管理。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四项载体结果纳入工效挂钩管理办法,加大对四项载体推进落实的检查监督,从严问责推进不力、假落实、玩数字游戏的问题,用好党组织工作经费和党费,对先进党支部进行奖励。

4.增强党员先进性,夯实队伍基础。一是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一方面,指导党员量身定做业务技能提升计划,做好传帮带,使党员不仅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另一方面,抓好入党启蒙教育,落实联系点党委委员、所在党支部委员责任,发展更多的安全骨干、技术尖兵入党,把安全主战场交给向党靠拢、让党放心的人。二是大力宣传党员标杆。跟进抓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突出作用的党内典型宣传,让党员、职工看得见,感受到先进并不遥远、榜样就在身边,增强党员内心自豪感和群众认可度,让大家学有目标、干有希望。三是打造荣誉、奖励、晋升一体的激励模式。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对党员的表现特别是安全生产的贡献以积分的形式进行呈现,按月统计,按季揭挂,年底累加,定期通报表彰,并将积分作为党员年度推优评先、岗位聘用、职务提拔的重要依据,鼓励党员主动学好业务,带头保障安全,推动党员在运输安全主战场展作为争先锋。

猜你喜欢
支委四化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4:16
职工书画
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12 08:53:44
基层党组织“支委+团队”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科学与财富(2022年2期)2022-06-06 06:31:21
“支委+”党建管理模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04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上海工运(2017年12期)2018-01-22 05:40:37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中国工人(2017年2期)2017-03-10 05:43:30
绍兴柯桥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浅析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3:03:14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1:59:09
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对策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 13: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