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杞县 475200)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科常见疾病,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据相关报道显示,MPP 的发生除了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外,还与患儿炎症介质表达异常有关,因此,临床治疗时应对患者炎症介质进行控制[2]。目前,临床对MPP 多以抗炎、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有部分患儿临床效果不佳[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治疗MPP 中取得一定疗效。连花清瘟颗粒为中成药,对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但关于其对MPP 患儿炎症介质的影响还有待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MPP 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115 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8 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7 例;年龄1~11 岁,平均年龄(6.23±1.08)岁;病程2~5 d,平均病程(3.21±0.12)d。观察组男32 例,女26 例;年龄1~12 岁,平均年龄(6.36±1.04)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3.24±0.1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中标准,临床伴有发热、咳嗽、咳痰,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为阳性;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痰热壅肺型,主证:咳痰、痰黄、黏稠难咳、气息粗促,次证:大便干结、发热口渴、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既往无过敏史;知情同意书由监护人自愿签署。(2)排除标准: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肝肾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 两组给予退热、化痰、止咳、抗过敏、平喘等常规治疗,保证患儿呼吸通畅。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0363)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 稀释至1 mg/ml 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500 mg/d;连续用药5 d 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国药准字H20083473),10 mg/(kg·d),继续治疗5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颗粒(国药准字Z20100040)口服,1~3 岁每次1/4 袋,3 次/d;3~6 岁每次1/3 袋,3 次/d;6~10 岁,每次半袋,3次/d;10~12 岁,1 袋/次,3 次/d。连续治疗5 d。
1.4 评价指标(1)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包括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2)比较两组炎症指标,取治疗前及治疗5 d 后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上层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10(IL-10)、C 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6(IL-16)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2.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L-16、IL-10、IFN-γ、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 后,两组血清IFN-γ、IL-10、IL-16、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MPP 好发于小儿,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肌炎等,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MPP 的主要方式,并给予退热、祛痰、抗炎等综合性治疗,但存在症状体征缓解慢,且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易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6]。因此,寻找一种可有效改善MPP 患儿症状、体征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IL-6 为非特异性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促进炎症发生;IL-10是一种重要抗炎细胞因子,其高水平表达提示免疫调节失控;而IFN-γ 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通过其水平可了解病情的轻重;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时,其水平迅速增加,如病情改善,其水平可快速下降[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治疗后血清IL-16、IL-10、IFN-γ、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MPP 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并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中医学认为,MPP 属于中医“咳嗽、喘咳”等范畴,多由外邪犯肺,导致患儿气机郁滞,日久生热。邪热熏蒸肺络,使痰湿内蕴,肺气不宣,上逆而致,故治疗应以降气平喘、清肺化痰为主。连花清瘟胶囊是由连翘、金银花、麻黄、杏仁、大黄、石膏、板蓝根、红景天、甘草等药物组成的中成药,方中金银花、连翘为君药,有解毒清热、祛邪清温之效;杏仁、麻黄为臣药有宣肺泄热、平喘止咳之效;大黄为佐药,可清热凉血、解毒泻火;板蓝根可祛风利咽、清热解毒;红景天有止咳平喘、益气活血之效;石膏可凉血清热;甘草为使药,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清肺、平喘降气之效。而现代药理研究指出,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解热、抗病毒、抗炎的作用;连翘可提升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黄对病毒有抑制作用;杏仁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易被人体吸收,具有抗炎、抗菌作用;麻黄有平喘、解热、抗病毒作用;板蓝根、石膏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还可解热、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8]。因此,连花清瘟颗粒可祛痰止咳、消炎退热,通过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减少炎症介质释放,进而发挥退热及抗炎的作用,结合西医治疗,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综上所述,MPP 患儿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并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可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