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分析

2020-03-01 05:01徐美丽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薪酬绩效考核人力

●徐美丽

在我国机构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背景下,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也在不断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目前市场监管下形成发展的全新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不同类型。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深化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目前特检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上看,同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事业单位之间经营和管理方式越发灵活,已经实现了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稳定提升。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更需要加强改革力度。在自身发展阶段,事业单位对特检机构的工作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意在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实现全面发展。但是,特检机构大部分都是体制内的全额或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于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的僵化情况,因此在适应市场业务发展和人才队伍构建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存在明显难度。所以本文就将对机构改革单位作为研究背景,进一步探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问题,希望对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帮助。

一、当前国内外特种设备领域发展现状

在对相关文献研究中发现,现阶段国外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重点仍然是对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理论环节的研究,认为人的积极性需要按照满足程度进行调整。不同的代表性激励理论指的就是马斯洛理论层次、赫茨伯格因素理论和戴维麦克米兰理论。

而目前我国在开展事业单位项目研究过程中,工作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环节:其一,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理论基础研究。这项问题的研究重点就是对事业单位改革思路和方向的调整与优化。其二,事业单位改革环节中的绩效考核研究,在这两个环节上,工作人员也能实现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优化。

二、特检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特检机构的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切实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求,在问题导向的帮助下,认为实践和发展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注重对人价值和潜能的激发,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按照实际要求出发,通过构建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制定更为健全和完善的工作策略。但是当前特检机构的人事管理理念仍然将体制内的领导者作为主要基础,没有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所以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员工的需求和职业发展目标,和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出现了明显的脱节问题。

(二)缺乏健全的薪酬和绩效考核制度

首先,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过于陈旧。当前的薪酬设置更看重人员工作职务和工龄,只能按照事业单位工资结构要求进行薪酬的发放,对于一些聘用人员的工资也只能按照固定模式套用,无法发挥工作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其次,绩效考核体系只能将定性评价作为主要环节。原有工作中的绩效考核方式虽然可以构建在岗位履职基础上,但是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然不能按照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制度的完善,长期在此种背景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人员管理机制过于陈旧,无法为员工提供科学管理

当前很多单位在人员管理过程中仍然秉承着传统的管理机制,没能对广大员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最优化发展,甚至对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起到了干预性限制和影响。由于人员招聘和考核程序过于简单,并且岗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因此在人员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岗位匹配性差等负面问题,严重影响了人员机制的健全和稳定发展。

三、出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体现的就是人本化和动态化特点。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基础点就是要站在人的角度上进行出发,将人作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特殊资源。在事业单位体制庇护下,特检机构人事管理通常将事业单位的工作放在中心环节,过分重视了组织工作的权威,但是对招聘、培训和报酬等环节分为了独立的环节,出现了工作人员和工作要求脱节的问题,这一情况的出现必然会对事业单位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缺乏健全的薪酬和绩效考核过程

由于薪酬和绩效考核过程缺乏完善性,因此很多制度的构建都不能实现科学性提升,此种情况的出现绩效考核激励性优势必然会受到较大限制和影响。首先,在薪酬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缺乏制度体系完善性。在实际工作中,薪酬体系并不能按照个人能力或是市场发展需求进行调整,一味地按照工龄或是职级要求开展工作,造成了薪酬制度主体思路和管理理念不适应。其次,在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制定健全完善的量化考核机制。但是在这项工作中定性考核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没有对全过程考核进行精准分析,此种情况的出现不仅难以体现绩效考核优势,甚至会对职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

四、特检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手段和工作内容

(一)对工作内容的创新探索

首先,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环节中,要想保证发展方向始终按照项目工作要求推进,就要充分加强对工作内容的创新研究,确保对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创新探索和发展。在现阶段改革工作基础上,经营类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具备较强的公益属性,基本能保证事业单位市场资源配置。因此在这一基础上,改革工作也要全面贯彻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在这一角度上,实现全方位人力资源制度管理和创新。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主要是对人事关系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除了基础的人员管理,岗位也要进行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事业单位改革全面背景下,更合理地进行机构制度创新,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过程中,进行人员招聘机制的创新,在积极管理和创新过程中实现项目优化。其二,推进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前文已经明确提出,我国薪酬制度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完善情况,由于绩效考核方式存在明显的不科学性,因此无法对岗位用人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由于管理方式无法满足薪酬管理要求,所以要借助科学性方式进行岗位细节分析,在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构建更为高效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三,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在岗位分析过程中实现对岗位工作的精准配置,在构建岗位能力的过程中实现对绩效工资制度的优化,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作用下实现对考核思路的调整,最后在外部招聘和内部竞争工作同时开展的过程中实现对工作人员招聘思路的完善,构建起和特检机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人员招聘制度和工作体系。

(二)创新手段

一是要加强对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引进。在持续开展学习和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更新,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优化和提升。在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行引进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保证每个人始终作为特检机构中激烈竞争的特殊资源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具体手段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提升员工自身主人翁意识的提升,保证员工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归属感的全面提升。其次,要充分加强对员工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在岗位练兵的过程中,实现员工能力的提升,帮助员工实现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的稳定提升。最后,有效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工作,在认识到员工诉求中要求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和健全企业单位工作项目的开展。

二是要构建科学薪酬与考核制度,发挥优势激励作用。首先,要加强对薪酬管理制度的创新,按照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薪酬制度的建设。在对传统薪酬制度进行调节之前,要及时进行陈旧制度的推翻发展,从而在合理性设计思路引导下进行岗位能力绩效工资制度的构建,在充分加强对薪酬结构的完善过程中,实现薪酬公正性和激励性的全面优化与发展。其次,加强对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创新,构建系统性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对绩效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优化的背景下,对原有评价优点进行完善,并进行定量评价,将定量评价作为重点,定性评价作为辅助实现评价方式的调节和优化。最后,构建健全和完善的人员管理机制。在充分完善人员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始终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现状进行工作内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影响用工关系准确性的同时提升工作效果和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特检机构人事管理制度问题的分析可以更为直观地掌握当前工作中的薪酬问题,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通过相关科学性手段的提出和完善指出原有工作的不足,推进特检机构和市场化发展方向的调整,保证特检机构在今后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薪酬绩效考核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