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经济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20-03-01 05:01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础性信息化经济

●阳 衡

一、引言

在信息时代,数据计算的威力得到充分开发,而在这科技迅速发展的背后,必然都有着强大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在经济计算领域,经济数学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之王。在高等教育领域,经济数学教学是关乎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和计算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着重发展的位置,经济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关乎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探究经济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教学重点。作为经管类学生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经济数学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奠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数学教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投入。

二、如何让经济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信息化背景

信息化教学,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使教育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

(一)在经济数学教学中贯穿信息化思维

所谓信息化思维,就是利用信息相关的资源来充实丰富自己、使自己得到成长、进步和提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是指海量的信息资源、多样化的信息手段,还是一种随时寻找信息、利用信息来为自己服务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海量的大数据经济数学教学资源来充实课堂,同时查找借鉴其他名师的优秀教授方法,在经济数学教学中随时养成查找网络信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越条件,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贯穿信息化思维,提高经济数学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来源

在信息化背景下,任何事情、任何关系都能成为信息的来源,不仅是经济数学的教学资源方面,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优秀教材、参考读物、练习题等,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对比教学,吸收借鉴其他经济类数学教学的经验教训,进而提高本院校的经济数学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一些签到、答题、测验等形式,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验,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进行集中分析,得到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汇总,也是经济数学教学中的一大信息来源。

(三)多种信息化工具的应用

在信息化背景下,海量信息资源的作用就是通过多样化信息工具的应用才得以体现出来的,因此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如果缺少了这一环,那么就很难适应信息化的背景。具体来说,在教学中,不仅要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工具进行形式丰富、表达方式多样化、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更要利用在课堂之外的各种网络工具、学习软件等进行教学沟通,比如今天所讲的微积分内容,在某个学习软件上为学生留出相应的自我检测的任务,能有效地监督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将校外名师请到校内,促进优质经济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开展专门针对经济数学教学的视频研讨会议,邀请一线名师进行参与和讨论,分享优秀经济数学教学经验与方法。

三、经济数学教学有效方法途径探究

(一)打好数学理论基础

经济数学的基础性课程分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三大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要求学生对以前的高中知识拥有熟练的掌握,如果不能为高等教育中的经济数学教学打下良好的经济数学教学基础,会给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增加很大的困难。虽然在高等教学阶段无法对高中知识进行重新讲解,但是在经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前以及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多次沟通,让学生充分了解经济数学理论基础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重视数学基础,对以前的基础知识进行相应的回顾复习,以便经济数学的教学得以顺利开展,不在基础性问题上占用过多教学时间和资源。

(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相比于政治时政类以及前沿科技类等更新发展特别快的学科,数学尤其是经济数学,在经济理论多年来没有大变革的情况下,发展更新是相对缓慢的。但是,即使更新较慢也要积极去跟踪经济数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在一些数学教学思路和方法上的变更也要加强相关学习,为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经济类人才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使经济数学教学不断适应时代需求。

(三)通过严格考核提升学习成效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注重严格的考核来验证学习成效,经济数学也不例外,甚至会体现出更加鲜明的考核导向,因为数学是一门特别强调思维方法和逻辑的科学,经济数学的教学也必然会有很多练习和考核去训练学生对于数学思维方法、数理逻辑的掌握程度,我国数学的教学中“以分数定数学”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因此若要提升经济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重视考核并且严加考核,倒逼学生提高学习意识,多做训练以提升对于经济数学的掌握。

四、阻碍经济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课程定位偏离主题

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教师过度拔高经济数学的作用,将经济数学提到的较高的位置,实际上忽略了它仅仅是一门经济类学生的入门级基础性课程,正如经济学原理不能代替分工理论,管理学原理不能代替管理决策理论,经济数学也不能代替经济类专业课程。另外,还有一些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应用,而忽略经济数学在经济类学生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的问题,盲目地把经济数学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类教学之下,企图用经济数学来解决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但是这显然已经偏离了经济数学教学的主体与本意。因此,必须要回归经济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加强经济数学的理论导向,不过分强调应用领域,回归经济数学教学主题,发挥好经济数学在经济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偏向应用类的问题,应该利用经济专业课程的知识去解决,而不是把它们放在经济数学的课堂上,避免教学上的混乱。

(二)教学模式仍过于刻板

由于数学类学科的变动性普遍不足,就很容易出现诸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刻板、教学体系僵化等问题,这是经济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具体来说,由于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体系的影响,在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上,教师会针对考试题型进行专门讲解,但是相应地就会缺乏对于学生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在经济数学的学习中,实际上也就是学会了做题的思路,并没有真正地学会经济数学的核心学习方法和思维特点,这是教学中所欠缺的。此外,在教学体系上,并没有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部分教师仍然固守传统讲解模式,只是进行讲解却未能注重学生学习效果以及课堂互动等环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等没有使用,单一模式和僵化的体系容易使经济数学的课堂缺乏活力。为此,必须进行相应的课堂改革,通过教师队伍的更新来促进教学方法的融通与变革,改变原有的落后教学模式;对学生不仅是用试卷分数来进行评价,而是综合课堂表现、平时态度等综合考量,减少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新式经济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与宣传,使新式教学观念深入师生内心。

五、总结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经济数学的教学也必然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利用相关的资源和手段来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注重经济数学课程实效,强化它在经济类课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模式和体系的变革,解决教学上的僵化问题。

猜你喜欢
基础性信息化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对外汉字教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