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爱萍 郭赛玉
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1月实施以来,在高校资产、净资产、负债、费用和收入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使资产价值得到真实的反映,教育成本确定更加合理,会计信息和报表体系也趋于完善。为满足管理和评价的信息需求政府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反映和把握高校预算、财务、资产、绩效上实现创新和突破,主要集中在:一是双凭证,在一个会计系统体现财务凭证、预算凭证,由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与费用科目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由预算收入、支出、结余科目进行预算会计核算。二是双基础,权责发生制核算财务会计,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会计。三是双报表,财务会计核算与预算会计核算分别生成财务报表、决算报表。预算会计核算的是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现金收付业务,非现金收付业务只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因核算范围、制度的不同产生的差异调节表,勾勒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密切联系。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高校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方面实务操作的需要,也提供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所必需掌握的信息,使高校在改善财务状况、降低办学成本、管理预算等方面得到更合理的反映。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高校办学环境和条件变化,在新旧制度转换上难免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如会计差异调整、项目经费支出类型的定义、单位支出科目与财政支出类别不匹配、固定资产的折旧等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合理地处置,新制度就难以完全适应于高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由于双制度形成的确认时点不同,如收到货币资金时、财政直接支付时、期末确认未使用额度时,确认为预算收入。支付货币资金时、财政直接支付时、使用上年未财政应返还额度时,确认为预算支出。而收到暂收款项(如收到押金)时、收到应当上缴财政的款项时、收到代理资产的银行存款和现金时、收到直接记入基金的资金时,不能确认为预算收入。支付押金等款项时、支付上缴财政的款项时、支付属于受托代理资产款项时、支付除了列费用计提专用基金以外的专用基金资金时、支付其他应收款中的暂付款时,不能确认预算支出。
能够形成差异变动的科目是资产、负债、净资产。在预算支出或预算收入对应资产(非现金类)、负债、净资产类科目时一定会形成差异;在对应预算结余类科目分录,而对方科目是现金银行科目时则一定不会形成差异;若凭证分录中有资产(非现金类)、负债、净资产科目同收入或费用科目形成平衡关系,却没有生成预算分录,也一定会形成差异;若凭证分录中收入或费用科目同现金或银行科目形成平衡关系,生成预算分录,则不产生差异。
支出类型种类繁多是高校项目经费一大特点,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研事业、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离退休、省(部)级专项、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校内课题等等,这给确定支出类型带来困难。旧制度不需要划分支出类型,新制度要求按五个一级会计科目设置定义,而具体操作时只能按行政部门定义,在行政部门类别下再划分资金的来源属性定义。例如,教务部门办公经费既有教育事业支出还有行政管理支出,若按行政部门定义,只能归为教育事业支出类别,行政管理支出就无法定义;科研部门的办公经费既有科研支出又有行政支出,若按行政部门定义,只能归为行政事业支出类别,科研事业支出就无法定义,同样后勤保障部门、教辅部门等都涉及同样的问题。
在以国库支付方式的单位设置经济分类要涉及类、款、目,因年终报表要与财政一致,在预算项目设置时就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地方,比如公务费用,正常应按财政补助支出设置,当财政补助没有余额时则改为其他资金支出,很多费用的设置都涉及此类问题。
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是财政补助支出下级科目,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是基本支出中和项目支出的下级科目。由于现行预算是月度预算,每月向财政报送用款计划,财政下拨经费额度,容易产生部分突发大额支出无法按财政补助下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类别正常支付的问题,例如哪部分经费有余额就从哪部分经费支出,导致财务账支出科目与财政报表的财政支出类别不符,年底不能正常生成报表,往往需要人为费时费力地调整。
每年的预付款项支出金额、类别也无法匹配,例如一笔预付款直接从零余额支出,等借款人员来冲账时,依据支出性质列支财政补助支出或其他资金支出中下设的人员经费或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往往和预付的支出类别不匹配,再者借款期为三个月,每年10月份以后的借款要到下一年度才能冲账,还有一些预付款在到期时借款人员直接归还,未发生费用支出,这些都导致财政有支出金额和类别而单位无支出。报表时支出类别不匹配,并且财政支出金额大于单位支出金额。
高校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通过政府会计制度的“累计折旧”科目核算,资产部门是按教育部的16类进行管理,而财务部门按新会计制度六大类进行核算,导致高校资产和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了分类统计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同时由于资产与财务两部门固定资产入账时间存在差异,造成了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实物保管部门之间的账实不符。例如在资产登记中,新建房屋虽交付使用,但资产尚未入账或资产部门年底已进仓而财务部门在第二年初才记账进仓,因而每年资产处账面与财务资产账面确认的差别较大,直接影响到每年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数据信息的相符性,使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计提基础数据不同。
在一张凭证中,会计科目和预算科目的各自借贷方是分别平衡的,要每天核对差异调节表,发现不平马上找出原因更正账务。对原来就按项目核算的科目,比如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受托代理、专用基金等,通过科目余额表—项目格式直接得到明细余额,如果数据不符,可通过“调整项目”调平。对于原来就不按项目核算的科目,比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存货、应缴财政款、应缴税金等,可以科目下面加上一个或多个归集项目。例如:提取学生奖助金50万,财务(借:教育费用50万,贷学生奖贷基金50)预算(借:教育支出50万,借:教育支出-50万)只确认财务支出,不确认预算支出,要调减。
由于涉及的项目代码很多,其中科研项目、教研项目数量较多定义较有难度。所有经费除基金外,都应首先确定各项目名称、代码,比如项目类包括预算、科研、专项、基建、收入、基金、代管、其他;项目类型包括教育、行政、后勤、离退休经费;部级、省级、市级、校级课题;省级、市级、其他专项;项目类别包括预算、科研、代管、自有、专项经费;预算支出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建设性资金、财政专项资金、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结转资金、结余资金、教育安排支出、其他资金、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政府性基金支出等。例如:省教育厅项目,部门是科研处,项目类别是科研经费,预算类型是项目支出,项目类大类是科研,项目类型是省级课题等。其次应按项目性质逐一分析填列确保定义无误,正确辨别财政和非财政补助,对项目经费合理进行功能分类、支出科目的定义,只有项目定义准确才能确保账务转换正确,同时要有科目、项目、部门、经济分类的四维思维方式充分考虑财政预算、资金分类、支出分类,不能漏设。
首先,要求各部门按时报送月度用款计划并在每月预算正常额度内上浮预算额度比例,最大化地保证各项指标额度。其次,出纳人员依据审核制单人员的凭证支出科目类别,在财政系统内逐笔分类划转,使账务系统和财政系统支出类别始终保持一致,年底财政支出报表不必人为调整,自动生成即可,为决算人员节省时间和精力。财务软件与财政支付系统顺利转换,将会大大减轻出纳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要求财务软件供应商提供更有技术性的服务。尽管预付账款仍存在财政支出与单位支出在支出金额和支出类别上不匹配的现象,但差异金额已是可控数据,在报表时人为调整即可。
高校计提折旧,资产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学校所有资产进行清查,使资产处的实物与账面相符,高校资产处应联合财务处、审计处成立资产清查小组对高校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形成相应基础数据。其次依据财政部的资产类别分类设置,并与财务处固定资产科目建立对照表。每年财务处年底结账时间都是12月25日,因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入账时间存在差异,所以财务处和资产处需要协商好截止进仓时间点,确保进仓与入账时间一致,这样就避免了资产进仓财务尚未入账的问题,使资产与财务两家资产账面相符。
在实际业务中还涉及跨年度业务,比如去年按合同约定资产购买交付后先付款30%,其余款项今年付款,这样的业务原制度去年全额确认固定资产,新制度只能确认70%,其余30%要定义差额。分录如下:财务(借:固定资产100%,贷:银行存款70%,贷:以前年度盈余调整30%)预算(预算支出70%,资金结存70%)。
总体上,通过新旧制度转换,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规范核算、预算行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及工作效率。高校应及时排查账务转换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好调整工作,确保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