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经济的视角认识自然资源价值

2020-03-01 05:22沓王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伦理观中心主义范式

●刘 沓王 莹

一、不同经济范式体现不同的自然观及生态伦理观

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K.E.Boulding),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①。生态经济学的出现标志着经济学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经济学范式是以特定的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为基础构成的,从本质上讲经济学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传统经济范式体现机械论的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而生态经济范式体现的是有机整体论的自然观和生态中心主义或人类/生态中心二元论的生态伦理观。机械论将自然看作是被动的、按照力学规律运转的机器,是人类生产的工具。人类是自然的主宰,人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界的统治与索取,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的完全体现。戴利(H.E.Daly)和汤森(K.N.Townsend)指出,传统经济学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割裂开来。“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规模生产函数一般完全不考虑自然和自然资源。”②经济学研究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经济关系,是研究财富创造的学科,也是研究财富分配的人际关系的学科。但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基于资源的稀缺及有效利用,对于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及利用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范式。传统经济学以经济理性和追求财富极大化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必然对自然资源无限度地索取和对经济利润无限制地追寻。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的现实让人类的生态伦理道德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逐步退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迅速形成。生态中心主义完全否定人类的任何自由意志,主张人类必须绝对服从自然,完全被动地受制于自然。生态中心主义使人类的生态伦理观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折中的人类/生态中心二元论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是自然的一个构成部分,人与自然形成生态共同体。生态经济学超越传统经济学的自然观,主张人的生态理性,将人类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关怀自然的伦理意识。人类/生态中心二元论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态经济学相伴相生。人类/生态中心二元论的生态伦理观认为,自然的一切构成物与人类一样享有地球上的合法权益,无论动物、植物、高山、河流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是大自然中平等的一员,“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③基于人类/生态中心二元论生态伦理道德的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观,将一切自然存在物与人类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有机体。戴利(H.E.Daly)和汤森(K.N.Townsend)认为,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经济系统包含生态系统”,而生态经济学的观点是“生态系统包含经济系统”,实现传统经济范式向生态经济范式转换的关键是人类的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的变革②。

二、不同生态伦理观对自然资源价值的不同认识

人类的经济生态活动既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直接地显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着特定的生态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不同的经济范式基于不同生态伦理观,体现着对自然资源价值的不同认识。传统经济范式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在经济理性人的假设之下,认为只有具有理性的人类才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物没有理性,因而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对于人类而言的工具价值。在传统经济对于自然的伦理道德准则下,人的利益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唯一考虑因素。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不仅不承认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连自然资源的服务价值也忽略不计,致使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方式层出不穷。传统经济的自然资源价值理念,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伦理学者倡导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把自然纳入到人文伦理体系之中,形成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理论硬核,实现了伦理学从人的单纯范畴向自然领域进化,将自然拓展到道德关怀的范围。美国生态环境伦理学者罗尔斯顿(Rolleston)提出的自然资源“内在价值论”,将自然的内在价值理解为自然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罗尔斯顿主要指自然的创造性④。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和其他生命皆有权利从自然界中索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能量的权利。人类在主张自身价值的同时必须在道德上关心自然中的其他物种,尊重自然物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忽视自然资源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道德忽视人学基础,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无论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都片面地、单纯地论及人类或者自然的内在价值,忽视了人类和自然二者的有机整体性。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到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变革,虽然带来了经济价值观的根本性变革,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未真正厘清。生态伦理学虽然将伦理道德研究,从人与人的关系范畴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研究人类对于自然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但是由此种伦理观延伸出来的价值观却忽视了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人与自然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归根到底是共荣共生的。由传统经济范式向生态经济范式的演变,必须凸显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共生依存性,必须从人文维度、生态维度、伦理维度和价值维度,实现人与自然全面的和谐共荣。

三、基于生态经济范式的自然资源价值观

经济范式的自然观、伦理观决定其价值观。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人类则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中其他各类非人类的生命与非生命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式必须建立在这种有机整体的系统性自然观,以及生态/人类中心二元论的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之上。生态经济范式的价值观与其有机整体的自然观、生态/人类中心二元论的生态伦理观的建构相统一,深刻体现着自然价值观与自然观、伦理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实现传统经济范式向生态经济范式演化的关键,就在于人类对于包括自然资源价值认识的价值观,以及对自然尊重、对自然资源节制性利用的生态伦理观的变革。生态经济学是建立在生态经济价值论和生态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生态经济伦理学和价值论既认同自然的工具价值,也认同自然的内在价值。生态经济超越一味追求规模与增长的传统经济模式,主张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需求,增加对生态道德资源的需求。生态经济范式凸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有机整体关系,凸显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制约作用。生态经济范式将生态系统整体作为价值主体,必然认同生态系统中人类与自然各自的内在价值、相互的工具价值,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

传统经济不承认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承载力,只从人的需要出发确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发展的规模,完全不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性。其结果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自然潜力遭到严重破坏,使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不可持续。20世纪中后期的人类日益感受到不可持续性的威胁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全球气候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水资源的匮乏、农田土壤的退化、人类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并存、疾病蔓延及疫情爆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传统经济范式价值观引导下的经济超速发展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不承认自然资源内在价值,不计量自然资源工具价值的成本,肆无忌惮地消耗自然资源,永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使人类社会走上了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生态经济范式与传统经济范式相反,倡导受自然资源和生态力限制的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强调经济规模决定于生态系统的自然承载力,应该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的前提下,在考虑消化和吸收废弃物能力的条件下确定消耗能量、利用资源的水平。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看,自然生态承载约束下的经济成果取得才有利于人类的福祉,才有价值,才有利于人与自然间的价值关系的和谐。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消耗息息相关,应该将自然资源价值纳入经济增长的生态成本考量。否则GDP的增长未必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有可能带来生态环境的危机与灾难。

地球生态系平均每年提供的服务价值超过全球国民生产毛额接近1倍。美国生态经济学家罗伯特·科斯坦萨(Robert Costanza)指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模式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所消耗的资源与成本。科斯坦萨力倡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经济发展计算之中⑤。自然的工具价值是自然相对于人类的有用属性,而自然的内在价值是独立于他者利益、以自身为终极目标的价值。基于生态经济范式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的价值观,生态经济学在承认、尊重自然资源内在价值的同时,考虑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行为如何有限制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工具价值,以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手段,让自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生态经济范式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其有机整体的生态系统自然观为依托,必须以其人类/生态中心二元论的生态伦理道德准则为规范,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正确价值论地位,以及对自然资源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正确认识,形成基于生态经济范式的自然资源价值观。生态经济范式的自然资源价值观,具体在人类的经济行为与活动中的体现,就是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进行价值计量,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成本计量,将作为生态要素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同样作为生产要素,在相应的生态经济分析中予以考量与抉择。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要素的信息,作出生态经济双赢的经济行为与活动决策。

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最终体现为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生态经济范式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价值关系维度上,生态经济的运行兼顾生态系统中人类和自然利益的协调及双重价值的实现。基于生态经济范式的自然资源价值观代表了人类的自然观、伦理观与价值观协同变革的前景和趋势。

注释:

①张德昭,韩梦婕.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2015,04:155-159

②沈广起.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Z4期:32-33

③杨海军,何书雯.论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J].决策与信息,2018,11:56-64

④邵志军.反思自然的价值:生态整体主义内在价值论的辨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4,06:25-30

⑤郁乐.什么是自然的内在价值———批判视野下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7,03:41-46

猜你喜欢
伦理观中心主义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法益中心主义的目的解释观之省思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