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2020-03-01 04:43:39文|
经济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农民工

□ 文| 慎 茜

引言

社会保险可增强农民工抵御城市风险的能力,令他们基于稳定的生活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从社会和谐发展角度出发,利用社会保险可有助于强化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使他们更加积极配合国家提出的农民职业化的政治策略。因此,相关人员需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认识到现阶段有关国计民生急需处理与解决的问题。我国拥有3亿多的农民工,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使他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因子。若不能保障农民工稳定的就业与生活,极有可能引发他们的消极思想,加剧社会主要矛盾。相关部门必须对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建立正确的认识,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思路。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关键要素分析

就业保障

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镇谋求工作机会,在社会资源与信息渠道不断降低的现实社会背景下,使他们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若农民工能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可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使他们快速找到符合自身能力与需求的工作岗位。就业保障,可使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并尽量降低市场对他们的歧视与差别对待。就业保障可对用工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要求他们依法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协议。由此,不仅可有效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还可解决有关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与矛盾。

社会保险

多数农民工不具备充分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源,他们从事的都是强体力劳动,且收入水平相较城镇职工而言也不高。农民工在生活与工作的进程中,面临的生命风险、安全风险较大,他们缺乏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倘若农民工发生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他们不仅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还因灵活的就业特征而失去收入来源。因此,需要社会为农民工提供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等基本的社会保险,大力提升他们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以社会保障视角出发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认识不足

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在认知、学历、身份、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他们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还会导致其意识形态缺乏先进性与前沿性。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他们自身对社会保险缺乏正确的认知。不能全面、正确的了解社会保险的保障作用,导致他们不愿意短期牺牲个人利益。即大部分农民工不愿意在每月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金额缴纳社会保险,囿于这个局限使得他们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带来的不同福利与保障。倘若农民工不能按时、不间断的缴纳社会保险,他们是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与生育险的。从社会保障视角出发,农民工作为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他们不能积极的缴纳社会保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老年化造成的社会养老负担。而农民工在身份属性上与城镇职工具有较大的差别,但他们基于自身的技能创造的价值主要在城市。从某种角度出发,农民工分担了城镇职工所承担的体力劳动,他们在付出智慧与劳动的过程中,理应享受相同的社会保障福利。而针对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认知不足问题,相关单位应能切实承担起职责,对他们的意识形态进行积极的引领。

灵活就业特征阻碍农民工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

从社会保险体系完善的进程进行分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偏重正规就业的劳动者。农民工作为灵活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无法在固定的岗位进行长期的工作,并获得稳定的报酬与待遇。农民工特殊的就业方式,使他们无法持续性、积极的参加社会保险。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以年度为参考,农民工大部分时间需在家务农;小部分时间需外出打工贴补家用;甚至部分农民工会停留在城镇中寻找就业。

由此,可显著的体现出农民工流动性、不稳定性的工作特征,使得他们无法不间断、积极的缴纳社会保险。农民工作为非正规就业人员,他们在选择工作岗位、工作时间方面较为灵活。使得农民工不能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劳动关系,致使部分企业不愿意给他们缴纳社会保险。灵活就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享有的社会保障福利。因此,地方政府应对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能够在制度层面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令他们感受到社会保险的优势。地方政府需在意识形态、现实背景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探索行之有效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思路。

以社会保障视角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具体思路

地方政府需发挥主导功能,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力度

关于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需充分发挥自身主导功能,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管理力度。通常情况下,农民工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不注重做长远打算。更多形势下,农民工是为了解决眼下的经济危机。因此,大部分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优势与作用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导致他们不会积极的参加社会保险,甚至会放弃应享受的社会保障福利。地方政府需能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制度,通过强有力的推广、宣传等,使他们能够对社会保险的保障内容、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等建立更深刻的认识。如地方政府应颁布相应的农民工职业化培训的通识,并下发到各个县、镇、村。充分发挥各级行政单位的优势,更有针对性的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围绕社会保险内容,以及农民工技能培训为基点,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基于这样的培训,不仅可强化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使他们的求职具备更多可能性,还可使他们对社会保险建立更全面的认识,令其积极缴纳社会保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全程监督与管理,核查该项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需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使农民改变对社会保险的错误认识。并能最大程度调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使他们切实享受到社会保障福利。即地方政府应通过培训,向农民工分享“多缴多得”的参保理念,令他们对住院医疗、退休养老、住房保障等形成新的思考与认识。当然,地方政府需结合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消费状况等,科学的调整缴费年限、缴费基础、保障范畴等,并将最新的资讯及时的告知农民工,逐渐强化其对社会保险优势的认知。如在制定培训机制、管理农民工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农村信用体系的作用。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最新的知识与政策有针对性的发送给农民工。以此,大幅提升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助推我国农民职业化、城镇化发展,更好的解决我国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积极扩充灵活就业农民工社会保险类型,以完善的制度为解决问题方式

在我国人力资源系统中,农民工是灵活就业群体的重要构成要素。这部分就业人群没有相对稳定、长久的工作岗位,使得他们无法不间断的缴纳社会保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3亿以上的农民工。其中,有近50%以上的198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成为灵活就业的主体。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扩充灵活就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险种,以制度为手段解决社会保险问题。农民工是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城镇人口一样,面临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风险。进而,相关部门需积极优化目前的社会保险体系,能够以农民工等灵活就业人员为主要的参考对象,重新设计社会保险险种。基于多样化、多形式的社会保险类型,给农民工参保提供便利与更多的选择。由此,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形成更多的思路与可能性。同时,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应结合农民工的生活背景、经济条件、工作性质等,能够在社会保障中给予其更多的便利与优惠。并能将农民工归纳到社会保障的管理范畴中,令他们能够按照流程标准、规范、制定等参加社会保险。即使农民工能依法享受社会保障福利,令他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相关部门应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缴纳问题与现状,以他们为主要管理对象设计社会保险服务窗口。即能够根据农民工灵活就业特征,科学设计符合他们的社会保险类型。即完成一项岗位工作任务后,在离职寻找新工作的阶段内,应能自动封存缴纳的社会保险。如通过构建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险信息化服务系统,使他们在手机上就能进入窗口对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报备。系统自动、灵活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账户进行处理,并向他们推送相关的就业指导与失业金领取指南。利用失业保险,使农民工更加快速、直接的感受到社会保险对他们切身利益的保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农民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断提升社会保险缴纳基数。相关部门必须探索更灵活、具有实效性、符合农民工工作特征的社会保险制度,令他们在履行相应义务的过程中,也能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福利。由此,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令他们无后顾之忧的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并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的、稳定的因子。

结语

总之,相关人员需认识到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生活与工作、社会稳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农民工作为社会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工作情况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应加大农民工管理与服务力度,给予他们提供优质的社会保险服务,使他们积极的面对市场竞争。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农民工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40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