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意识联合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0-03-01 07:32白海明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人员

白海明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青海 西宁 810000)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所以护理人员护理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加强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其风险的发生,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其应用管理措施很重要[1]。本次研究主要对180 例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联合无缝隙护理的影响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180 例手术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均分为对照组(90 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男性52 例,女性38 例,年龄25 ~77 岁,平均年龄(59.8±11.6)岁;观察组男性54 例,女性36 例,年龄27~77 岁,平均年龄(61.5±11.3)岁;对比两组数据基础资料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选取2017 年5 月—2018年5月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10名参加护理,其中男性4名,女性6 名,年龄25 ~40 岁,平均年龄(35.6±3.5)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依医院规定提供基础护理,手术前结合患者的病情简单向其普及相关知识,提醒其手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手术时护理人员要全程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记录各项指标,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告知主治医生并协助其实施治疗及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风险意识联合无缝隙护理:(1)组建无缝隙护理小组,主要有主治医生、护师、护理长、护理人员共10 名,由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另外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其护理质量,从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2)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信息进行核对后指导其进行检查,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详细了解其各项情况,另外提前设定好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对于术前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也可以向其详细说明手术治疗的相关事宜及手术室的环境等,讲解以往患者治疗时积极配合进而取得较好恢复效果的案例,降低其不良情绪的同时加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2]。(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对手术时应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后开始手术,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征及生命体征,对患者实施输液治疗时,仔细核对名称、使用方法及剂量等,若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护理人员核对其血型及血量后实施,对于病情严重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护理时应注意观察其受压部位,可以将高分子体位垫放置于其受压部位抑降低其压疮的发生,手术过程中患者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护理人员应立即告知医生并辅助其进行治疗。(4)手术完成后将患者切除的组织装入标本袋中做好标记送入实验室进行检验,并彻底对手术室进行清理,及时处理医疗垃圾避免出现污染,同时告知患者家属手术结果,将其送回病房后监测其呼吸、脉搏、血压等,妥善固定引流管并观察其是否出现堵塞、对折等,告知家属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结合患者的术后情况对其用药、饮食及生活等进行正确的指导及护理[3]。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1)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表对其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防范风险意识、工作态度、安全管理意识及安全隐患认知4 项,各项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其护理质量越好。(2)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主要内容包括切口感染、出血、摔伤、压疮。(3)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其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各20项分4级评分,临界分值50分,50 ~59 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 ~69 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 分为重度焦虑/抑郁,评分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防范风险意识、工作态度、安全管理意识、安全隐患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人数 防范风险意识 工作态度 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隐患认知观察组 10 91.5±2.6 93.4±2.5 94.4±3.1 92.7±3.4对照组 10 81.3±3.1 85.6±3.2 87.6±3.4 88.5±3.3 t - 7.972 6.074 4.674 2.803 P - 0.000 0.000 0.000 0.012

2.2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SAS、SDS 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对比(±s ,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90 58.6±3.5 38.7±2.2 56.4±2.9 35.2±1.5对照组 90 57.9±3.3 46.5±2.6 55.7±2.5 42.3±1.8 t- 1.381 21.726 1.734 28.747 P- 0.169 0.000 0.085 0.000

3.讨论

手术室是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患者一般病情比较严重且病情发展较快,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是不可缺少的,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加强护理管理很重要,若其水平较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其疼痛,还会增加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4]。

风险意识是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将责任具体到个人,从而提高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无缝隙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进而加快其恢复速度。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会对其各项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针对其具体病情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对于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会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向其普及疾病及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加强其配合度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5-7]。同时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也会密切监测其各项指征及生命体征,针对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措施,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及剂量等,降低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术后监测其生命指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其各项护理,促使其能尽快恢复健康[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风险意识联合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意识联合无缝隙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风险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人员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全面提高灾害防控和安全生产水平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