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摘要]课前预设再完美,上课总会出现一些插曲,尤其是操作性的练习,学生因动手能力和操作习惯的不同,常常得出一些与教学预设不同的答案。对此,教师应冷静智慧地处理,直面问题,不要盲目质疑和推翻教材,而是机巧地活用教材,化解疑难。
[关键词]教材;插曲;小棒;摆放;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33-02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这一章节编排了3个课时的课程,分别是“用代数式表示简易的数量关系和运算公式”“用代数式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运算公式”“化简代数式”,这3个课时的课程不约而同采用了摆小棒的方式演示教学。第二课时“用代数式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运算公式”是如此呈现例题的:
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增加1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2;
增加2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2x2;
增加3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2x();
增加a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2x()。
一、教师的初步设计
实事求是,这个学时的例题比其他两个课时的例题难得多,学生普遍感到费解。在认真研读教材后,为了扩大理解的覆盖面,笔者换了一种方式呈现例题,将这一难点分散,使难度降级。
(展示图1):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师(出示题目:增加1个三角形):增加1个三角形后,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师(演示,如图2):增加1个三角形后,小棒的总数有什么改变?
生1:增加了2根。
师:为什么会增加2根小棒?1个三角形由3根小棒构成,增加1个三角形不是应该增加3根小棒吗?
生2:在已有1个三角形的基础上,每增加1个三角形,只需要增加2根小棒,因为原来的三角形的一条边可以作为增加的三角形的一条边,即公共边。
师:那再增加1个三角形呢?你知道怎么摆放吗?你会往下不断摆吗?大家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操作)
师:在拼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组内讨论。
二、学生突发的奇想
学生反馈:每增加1个三角形,就需要增加2根小棒。学生轻松自如,在课堂上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言。正当笔者为自己的设计暗自得意之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打破了和谐的气氛:“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每增加1个三角形,未必就会增加2根小棒。”笔者顿感错愕,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疑问肯定不是无理取闹,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学生深思熟虑的结果,或者是思维灵感闪现的火花,思及此,笔者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决定看看这位学生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这位学生说道:“题目说的是增加1个三角形,但并没有明确要求在哪个位置增加,那么可不可以这样(如图3)增加?”
一开始笔者觉得这种摆法前面与原来的方法没有什么差别,直到看到第5个图才惊觉:此时,只需增加1根小棒就可以增加1个三角形。笔者不由反思:是啊,还有这种情形。如果继续增加三角形,会出现什么情景呢?学生接着演示(如图4),依然是要增加2根小棒才能增加1个三角形。
笔者渐渐摸到一些门道:当摆放的三角形不是次第呈线性排列,而是呈现非线性排列,围成圈首尾相接的图形时,就一定会出现衔接处增加的1个三角形只需增加1根小棒的特例。笔者暗暗感叹百密一疏,该怎么化解眼下的尴尬呢?这道例题的练习目标是借助用小棒摆三角形这一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提炼归纳出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规律,如果每增加1个三角形,增加的小棒数量没有跟着呈现规律性的变动,那么学生就很难提炼规律,更遑论用字母表示增加a个三角形共用的小棒的总数。如此,“用代数式表示稍复杂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运算公式”的教学目标也将难以达成,这节课就会流产、烂尾。笔者只能暂时这样说:“这属于特殊情况,暂不考虑,现在着重研究课本上的图例,讨论接下去次第摆放的情况。”于是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被镇压下去,被逼回了起点。
三、课后的反思与研讨
一下课,笔者就赶紧向其他教师讨教,教研组长严肃指出笔者对教材的理解有误。课本中,“用字母表示数”这3个课时都是先呈现小棒拼图再给出题目的。如第一课时先出示图形“△”,然后出示“摆出1个三角形用()根小棒”,接着在原图基础上增加一个“△”,即“△”,问“摆2个三角形用()个小棒”。虽然小棒拼图和文字是同步呈现的,但学生的思考逻辑是先看图后根据图案的提示来思考匹配的文字的,就不会衍生出其他情况。如果在处理上面的例题时也是先看拼图再读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插曲”。作为教师,应读透教材,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在教研组长的点拨下,笔者重新审读教材,先后翻看了各类教学辅助用书,发现了一段令人茅塞顿开的文字:“第101页例4仍然沿用用小棒摆三角形这一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逐步体验感知用字母代替变数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教学建议类书籍中也有类似文段:“第101页例4,重点是促使学生理解其中数量关系,进而自主地采用代数式来揭示和表达这种关系。”由此,教师可以边操作边列式,借助直观和抽象的对应关系来理解:每增加1个三角形,用的小棒根数就增加了2;以1个三角形为基准,增加了几个三角形,小棒的数目就增加了几个2。课本虽然是静态展示摆放过程,但编者认为有了前一课打基础,通过对前3个三角形的观察归纳,学生定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并照此规律继续往下摆。根据前三次操作的结果,课本已经提示了公式,受思维惯性的牵引,学生在第四次增加三角形时,一定会发现小棒较之前增加了2根,那么经过对这一连串式子的对比,学生就会自然领悟出每增加1个三角形,就要增加2根小棒;增加a個三角形,就要增加2a根小棒的规律。
结合教学实际,重新审视教材。(1)按照先图示再文字的顺序阅读,就能保证学生不会出现异议吗?课本只出示了摆出4个三角形的图例(如图5),增至5个三角形后,就需要学生凭自己的理解往下构图。有的学生的摆法如图6所示。按此摆法,摆第7个三角形时确确实实只增加了1根小棒,谁又能否认?如果照本宣科,让学生先操作教师后出示题目,只会越来越混乱。(2)当课本中图示和文字齐全时,非要先看图后阅读文字吗?教材中很多例题都是先列式,再根据图案说出式子的意义。教师用书也有相关表述一一“列出算式‘3+2xa后,再让学生对照图案说出意义”。当学生按照式子反映的规则往下画往下写,这也行得通,而且不会出错。
教材与学生谁才是主宰?笔者认为,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不能为了迎合教材的条条框框,就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精神。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将知识的发生过程讲透,避免学生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