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北京,100101)
“留学中国计划”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了国际学生教育在文化输出和民心相通中的基础和引领性作用,[1]提出了国际学生规模继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2]。面对不断增长的国际学生数量和多元的学习需求,高校现有的国际学生管理模式在管理效率和管理效力上呈现出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国际化。
在这种模式下,高校设置隶属于国际交流管理部门的办公室,如“国际学生办公室”(不同高校的国际学生管理部门叫法不同),国际学生各项事务都由这个专门的国际学生管理机构来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是国际学生教育初期的管理模式,[3]将国际学生作为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单独的教学和管理。特点是管理结构简单,教育和管理责任十分明确,在执行国际学生特殊的管理政策时快速有效,相关工作开展便捷,适应国际学生规模小或者专业单一的院校。
在这种模式下,高校设立国际学生管理单位,负责国际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如建立融招生、管理、教学和后勤服务于一体的国际交流学院。
这种管理模式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管理方式,在国际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国际学生规模合理可控,各项工作在学院内部即可敲定并落实,扁平化特性鲜明,执行效率高。国际交流学院可提供汉语文化教学。针对专业比较集中的学历教育需求,国际交流学院协调专业院系提供具体的专业教学服务,协调任务量可控。具体到各高校,国际交流学院依据所属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国际化发展定位、管理风格等特点开展国际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高校国际化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层面及高校层面对国际学生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交流学院这种综合管理模式契合度降低,缺陷突显。首先,国际交流学院不仅开展其他专业学院中常规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工作,而且在职能上还涉及招生、涉外事务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既是教学部门,又扮演着国际学生管理中各职能部门的角色。这种管理模式将国际交流学院变成“学校中的学校”。在国际学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各种问题可在学院内部和校主管部门的帮助下解决,较为简单。但国际学生形成规模后,这个“小学校”涉及的学生管理、教学和专业培养、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在大学校的管理框架下进行,这就使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的业务联系变得更多且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国际交流学院自身的管理职责模糊,而且对接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和专业教学学院也存在国际学生管理权责不清、管理越位与缺位并存[4]、工作开展阻力大的问题。其次,此类综合性学院表面上是高校国际化的一部分,营造了多元的、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但实际上,将国际学生放在一起,会使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文体交流产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在组织中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各个学院、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等有限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率。国际学生自己也会产生“我与中国学生不一样”的负面感受。[5]
当下,国际学生教育已在各地、各类高校开展,国际学生规模越来越大,继续延续综合性学院这种国际学生办学模式会导致管理效率低、中外学生实质性交流少的问题,管理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这种模式下,国际学生管理与本土学生管理融合,到学校将国际学生事务按照类别分散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进行趋同化管理。这种模式可在国际学生占比高的个别高校中尝试,需教师和管理人员都相当熟悉国际化教学和管理的相关事宜。[6]
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趋同化的职能管理模式直接解决了综合管理模式中职权归属模糊的问题。它要求全校、全员的国际化意识,[7]要求高校对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这与高校“课程、师资、学生”三位一体的国际化目标和高校学术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国际化目标都是高度契合的。该管理模式能够促进科学有效的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形成。
针对趋同化的职能管理实践探索,有学者提出分层管理模式,即将学历和非学历国际学生分层,对学历生进行趋同化管理,对非学历生进行市场化管理。另外,国际学生管理组织由国际学生办公室和国际学生服务中心组成,由虚拟管理组织对国际学生进行最高级别的管理。[3]
分层管理模式将国际学生按求学层次分为学历生和非学历生,再分别采取集中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学历生集中在“国际学生办公室”这类职能部门,这类职能部门开展招生、学籍管理、协调教学等工作;非学历生集中在“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国际学生服务中心”进行招生,汉语课程及文化传播项目的开发、教学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解决了国际学生管理过程中不同求学目的管理差异问题,但实质上是将“国际学生办公室”变成了综合性的学院,变成了“学校中的学校”,只是将与中国本土学生管理和教学完全没有交集的“非学历生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部分单独划归在独立部门(国际学生服务中心)进行。这在本质上并没有解决综合管理模式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学历生进入专业学院与本土学生一起进行专业学习的教务协调问题。学历生在进入专业学院学习时,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带来的观念和教育差异[8]导致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使他们的培养方案制定、选课对接等遇到阻力。同时,虚拟管理组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权力效力弱,依靠虚拟管理组织进行国际学生管理的决策执行力度将大打折扣。另外,同一个学校的国际学生按照学历生和非学历生归口在两个部门管理,可能导致国际学生具有外事属性的工作的冲突。而且,学历生是人才培养导向的,非学历生是市场导向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在管理上可能产生国际学生内部区别对待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国际学生的趋同化职能管理是适应高校国际化定位,符合国际学生数量增加、质量提升、需求多元等要求的管理模式,它强调国际学生管理与中国本土学生管理的统筹性和全局性。国际学生教育不是学校外事部门或国际交流学院的职责和任务,而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7]要将国际学生教育做出成绩,就不能把国际学生与中国本土学生割裂开来,而应整合教育和管理资源,立足高校办学特色,发挥高校办学优势,将国际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任务与中国本土学生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以中国本土学生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带动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发展,以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促进高校学术软环境和校园硬环境的质量提升。
受现有管理模式研究的启发,本文在趋同化职能管理模式的框架下提出以系统管理理论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论为指导的系统管理模式的设想。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把组织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考虑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9]国际学生的系统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将国际学生管理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体系,对其与本土学生相同条件的职能管理进行趋同化管理,国际学生特殊的教学和管理由学校层面统筹安排和部署;二是国际学生管理工作的内部系统化,明确国际学生各管理环节的信息及流向,充分共享和利用有效信息简化管理步骤,减少工作冗余,提高管理效率。
“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论是指从用户的需求和用户的感受出发,围绕用户体验来设计产品,而不是让用户去适应产品。[10]在国际学生管理上,应把机械性的管理转变为服务性的管理,即将国际学生定义为“用户”,把对其进行的申请、入学、学习和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管理作为“服务性产品”,站在国际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设计这些“服务性产品”,改革管理方式和方法,改善管理流程,让国际学生高效便捷地获得“服务的反馈”,从而提高国际学生的满意度。
模型基础是两个“进化”:一是综合管理进化成为职能管理,二是分层管理进化成为统筹管理。
进化一(见图1)是将综合管理模式的“国际交流学院”进行职能拆分,将国际学生的招生、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公寓管理、专业教学等与本土学生管理类似的职能工作划归至学校各相应的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国际学生特有的具有外事特征的管理工作,如签证、保险等按照职能划入学校外事部门下设的国际学生事务办公室,国际学生特有的汉语文化教学归口在汉语文化发展中心这种教学类型的部门,完成向职能管理模式的“进化”。
图1 综合管理进化为职能管理
国际学生因为求学差异而存在教学管理差异,有必要参照分层管理的方式,将国际学生管理分为非学历生管理和学历生管理。非学历生的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等功能划归至汉语文化发展中心,学历生管理参照中国本土学生管理划归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与第一个“进化”统一起来。学历生和非学历生的共同的外事特征事务统一到外事部门,形成一个国际学生内部的统筹管理系统,完成第二个“进化”(见图2)。
图2 分层管理进化为统筹管理
将这两个“进化”模型按照两个维度结合起来,一个维度是部门的性质,即常规性和特殊性,另一个维度是部门的类别,即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可形成国际学生系统管理模式模型框架(见图3)。国际学生管理由常规职能类的学校各部门、常规教学类的各专业学院、特别职能类的国际学生事务办公室及特别教学类的汉语文化发展中心组成。
图3 国际学生管理系统管理模式框架
常规职能类的学校各部门以招生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后勤处四类部门为主,各职能部门的国际学生工作职责范围如下:招生处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宣传、招生录取等;学生处参照中国本土学生的学生管理和活动组织开展等对来校国际学生进行管理,培训、安排国际学生辅导员,组建国际学生社团,组织国际学生奖学金评审等;教务处或者研究生处对国际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分别管理;后勤处负责国际学生公寓的规划、管理和服务等。常规教学类专业学院作为教学主体,接收国际学生,制定培养方案,实施专业教学。特别职能类国际学生事务办公室(设在国际交流处)作为国际学生外事工作的主体,需及时了解国际学生招收政策,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国际学生签证、保险等的要求,对内对接各职能部门。特别教学类的汉语文化发展中心承担学校对外汉语教育、文化传播的教学任务,针对学历生语言强化、非学历生的语言教学、短期文化交流、文化体验等开发课程,设计项目。
将国际学生便利学习、便利生活的体验体现在模型中,以提供友好服务为原则,可将模型框架按照国际学生学习流程和环节具体化(见图4)。
图4 系统管理模式
此系统管理模式在学校层面,以职能划分为原则进行国际学生管理任务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综合性学院遇到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招生部门整合全校资源和信息,进行国际学生招生宣传时传递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准确。同时,招生部门的专业化招生途径和招生平台也会给潜在的申请人留下好的印象,从而提高申请率和生源质量。学生处统筹国际学生的学生工作,安排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学生处要重视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及在岗继续教育,特别是要注重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11]使其在了解本土学生工作政策的同时掌握国际学生管理的政策[12]。另外,学生处需发挥学生社团优势,鼓励国际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和服务,[6]提升国际学生的归属感。教务处或者研究生处将国际学生学历生纳入全校教学系统中,以便在教学工作部署、教务管理的过程中就能够统筹规划,避免遗漏国际学生的相关安排、避免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教学上的冲突等。国际学生公寓由后勤处管理,这样,公寓维修、维护、公寓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就更高,效果会更好。国际学生在专业学院的培养是专业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因此,应合理计算国际学生教学和科研工作量,[12]这样有助于鼓励教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提高双语教学能力,与国外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学术项目,推动教学改革和科研的发展。
系统管理模式的建构推演可以作为高校国际学生管理分阶段、分步骤改革的实施参考。高校可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国际学生教育开展的情况,逐步转变管理理念,整合管理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机构设置和其职能范围、岗位配置等,以促进国际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