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 “人文关怀” 理念的有效实现

2020-02-28 06:26郑龙云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关怀人文

郑龙云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公共部,福建 泉州 36201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这一重要讲话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工作,彰显了 “人文关怀” 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内在价值诉求。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含人文关怀价值

究竟何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本质是什么?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徐金超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王宏认为虽然人们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即 “以人为本” 的理念,因此他指出人文关怀的内涵可以概括为 “其一是肯定人的主体性,其二是尊重人的差异性,其三是关心人的需求性,其四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提升人的潜能,其五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伍揆祁认为 “人文关怀是以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核的实践模式,即人文精神是精神属性,而人文关怀则是实践属性。人文关怀是实现人文精神的有效方式和途径”[4]。

根据人们对于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人文关怀不外是坚持以人为本位,从 “现实的个人” 出发,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的统一。因此,本文认为人文关怀主要指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和发展人的主体需要、价值、人格,关切人的生命发展,赋予人生存在与发展意义的一种实践行为。它不仅要给予人基本物质需求上的帮助、知识上的灌溉,更要给予人道德的唤醒、精神的指引、心理的辅导、生命意义的思考。

恩格斯认为,到未来社会,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进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5]。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建设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的共同发展。而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是否能够真正尊重人的发展,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共同发展进步,这也是判断能否全面实现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理念的重要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社会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把实现学生的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来看待。在此基础上,真正彻底贯彻 “以人为本” 理念,将 “人文关怀” 视为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指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表明,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一定要把 “人文性” 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脉络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既遵循当代教育规律又有自身真善美的价值。

可见,人文关怀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人文关怀不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而且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价值诉求。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人为 “根本” ,彰显人文关怀,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突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内容

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了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 “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6]。习近平明确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1]。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曾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我们知道,人文关怀即是对人的主体、需求、生存状态的关切,对人的尊严、价值、人格、命运的维护,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基于对人文关怀的本质探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内涵解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人文关怀是其内在价值诉求和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从关怀大学生物质生存、思想成长、政治进步、道德提升、心理健康、精神塑造、价值实现等7个方面概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一)帮助大学生物质生存

人的需求主要包括形而下的物质需求和形而上的精神需求这两方面。马克思指出, “我们首先要保证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那就是人们在创造历史中必须能够生活,而生活,就要涉及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7]。基本需求的满足是人更高层次发展需求产生的前提。物质生存状态的关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基础性任务,也是首要任务,满足大学生的物质生存需要为人文关怀的基本内容。高校应积极改善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条件和环境,有效开展勤工俭学、奖助学金评定等工作,切实贯彻落实相关助学政策,重点帮助物质生存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

(二)关怀大学生思想成长

“教育是人的义务、权利,也是人发展的需要。人不仅需要接受实用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而且也需要接受思想精神方面的通识教育,这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更为重要”[8]。因此,关怀大学生思想成长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关键内容。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已是多元并存,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一旦缺乏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就会偏离其成长成才的正确轨道。内含引导人、教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切实关怀大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做好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正确思维方法的引导工作。

(三)引导大学生政治进步

政治方向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立场、态度、责任、观点、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是个人政治素质的核心要素。邓小平强调: “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9]。当今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对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关注,根据社会发展动态构建高校政治信仰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引导。

(四)重视大学生道德提升

“教育者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善全面特征的和谐个性的过程,任何时候都不曾忽略这一情况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10]。道德是人格素质的核心因素,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劳动能力的发展,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的内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立足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关注道德素质的塑造与完善,培育理想的道德素质品格,引导他们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五)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我们始终致力于关注外部空间而忽视对自身心灵的提升,现在,心理问题已上升为世纪性问题,我们要预防比自然灾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蔓延。精神生活的不安困扰着具有较高智力、文化、自尊、追求和抱负的当代青年大学生,面对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多重大山的压迫,埋下了苦闷、孤独、焦虑、冷漠甚至精神崩溃的隐患心理,这足以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补充和内延,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进行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1]。关注心理健康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内容,就是在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认识自我,积极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大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在健全人格的心理状态中成长、成人、成才。

(六)丰富大学生精神塑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基本需求和追求更具有精神充实、道德高尚、个性自由、信仰明确、潜能实现、人格完善等的高层次需要。而人与动物所区别的鲜明表征——社会性,其一就在于人具有追求精神生活充实的能动意识。 “人对思想和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和理想的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12]。精神对人来说是最可宝贵的。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文关怀对人的需要的尊重,不能仅停留在学生基本的物质需求层面上,而更要满足学生填满空虚心灵的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学生的日常生活从 “物欲” 观念的禁锢之中解脱,而成为养成高尚精神、高雅审美、理想人格生成的土壤;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美好人生品质,修炼品格、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品位,消除学生物欲禁锢、消极病态或畸形的可能人格状态,促进学生人性的丰富与高扬,以丰满的人性去追寻人生的真谛,绽放属于他们青春的精神光芒。

(七)促进大学生价值实现

马克思说: “‘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外界无的关系中产生的”[13]。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前者是指个体活动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后者是指个体活动对他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习近平指出: “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关键期,把握好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人生总开关,对社会万象的是非、善恶,自然就洞若观火”[1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人的价值实现是个人获得精神满足感、幸福感的有效体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关怀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的学习,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和素质才能的展示。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彰显 “人文关怀” 理念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守好课堂教学大平台,改进思政理论课,在保证其他课程守好责任田的基础上协同思政理论课发展;构建好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整合创新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挖掘新方式、新渠道、新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道路方向。

(一)坚持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 “教育应然” 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引导、定向着教育实践,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引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彰显其人文关怀的成效。现代教育强调 “以人为本” ,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这在内涵上跟 “人文关怀” 相吻合,因此,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文关怀的核心。尊重人是肯定人的主体性、差异性、价值性,是 “以人为本” 的充分体现,也是 “人文关怀” 本质所在,是对教育本质的遵循,也是增强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理解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文关怀的基础,要求教育者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的本为 “本” 思考问题,把握好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内心世界等状况。关心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做实做好学业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引导、工作上的教导,使各项工作都能切实反映大学生健康成才成长的愿望。帮助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文关怀的落脚点,就是要妥善处理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文关怀实现成效的关键。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此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进步,坚定理想信念。其次,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特别是人文知识储备,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人文关怀落实于情意、广博的境界,真切让学生体会到感性与知性的满足。最后,要积极践行真善美理念,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求真踏实的作风、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品行引导学生,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三)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关怀

课堂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人文关怀。首先,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思政课堂教学要以现实社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题材,运用科学的理论解答学生关心的时代热点和难题;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现有水平,恰当把握讲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处理好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将 “互联网+”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班级微信群、微博教学以及数字化课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新媒体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魅力,用准确、严谨、通俗、生动的教学语言讲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体现出学科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又要尽可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四)构建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7]。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造就富有爱心与责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文关怀的有效载体。 “人文精神一般指尊重人的个性存在,关切人的尊严、价值、意义,以及追求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15]。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发展中积淀形成的,是学校育人方针、办学理念和全体师生追求理想、信念、价值,并为之付出的行为、规范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6]。构建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要从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的总规划来设计,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一起作为系统分析,确立个性鲜明的人文精神系统的建设工程。

(五)创建洁净的网上精神家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工具。信息网络在传播、利用信息方面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点,一方面增强了其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把 “双刃剑” ,也诱发了一些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这都突显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务必要利用好、重视好网络新媒体。首先,构建专业的校园网络信息监管体系,做好网络信息净化工作,为网络信息传播设置一道道德 “筛子” ,及时有效过滤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为学生营造一个纯净的网络空间。其次,建设满足学生学业指导、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需求的网络文化服务系统,为学生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家园。最后,引导大学生以网络新媒体为阵地,建设了解社会、熟悉国情、参与建设、理解改革、认识自我的新平台,进而把网络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参与表达意识与社会各界的对话相联系、把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网络载体打造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关怀人文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