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球蛋白因子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侵袭性及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

2020-02-28 12:28于志红张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肌球蛋白鳞状食管

于志红 张娟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2)

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是第八大常见的癌症类型,由于患者后期的生存率较低,因此有效的临床干预和治疗始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3〕。目前文献中报道存在多种分子标记物能够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因素,其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标记物被认为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等显著相关〔4,5〕。文献中显示肌球蛋白5a在许多肿瘤类型中高表达并与癌症侵袭相关,例如胰岛细胞瘤、高转移性癌细胞系(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和恶性黑素瘤等〔6~8〕。本文旨在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肌球蛋白5a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及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至河南省中医院就诊且明确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80例,男女比例为56∶24,平均年龄(63.8±1.2)岁,所有对象接受食管肿瘤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或放疗。本研究操作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1.2标本采集及存活时间 术中标本采用10%甲醛溶液在室温下固定36~48 h并包埋在石蜡中,根据国际癌症控制联盟肿瘤、淋巴结和转移分类系统对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对病变进行分级〔9~11〕。患者的存活时间定义为自手术后至临床死亡、肿瘤复发或最后一次随访之间的时间。

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将肿瘤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处理,之后进行组织切片(厚度4 μm)于37℃下孵育过夜,使用二甲苯中脱石蜡、再水化,并用0.3% H2O2处理;对于肌球蛋白5a首先进行封闭,将切片与一抗体(多克隆兔,1∶400,GeneTex)4℃温育过夜;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后,将切片与二抗(生物素缀合的山羊抗兔IgG,Nichirei)在室温下孵育30 min,然后用PBS冲洗。使用3,3′-二氨基联苯胺作为色原体,用苏木精复染,在乙醇中脱水后二甲苯中清洗并固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通过Fisher精确检验评估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测定Kaplan-Meier存活曲线,并通过对数秩检验比较组间存活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2 结 果

2.1肌球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 肌球蛋白5a在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为52.5%(42/80)。肌球蛋白表达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P<0.001)。见表1。

表1 肌球蛋白5a表达及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n(%)〕

2.2患者临床预后 肌球蛋白<0.1 μg/L为低表达,≥0.1 μg/L为高表达。具有高肌球蛋白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疾病相关生存(CSS)明显低于肌球蛋白表达低的患者(均P<0.001),见图1。

图1 肌球蛋白5a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性分析

2.3单变量分析显示 患者的生存与淋巴侵袭(P=0.024)及肿瘤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肌球蛋白表达增加显著相关(P均<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P=0.003)、淋巴结转移(P<0.001)、高肌球蛋白表达(P=0.037)为独立预后因素;研究中还评估了肌球蛋白表达与肿瘤深度为pT1的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即使在pT1患者中,高肌球蛋白表达患者的5年总体存活率明显低于低肌球蛋白表达患者(P<0.001)。

3 讨 论

肌球蛋白主要参与运输囊泡的形成,如胰岛素颗粒和黑素体,并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在细胞运动和迁移中起作用。肌球蛋白5a是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大脑、睾丸和皮肤。虽然目前文献中部分研究表明肌球蛋白5a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之间存在关联,但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性与肌球蛋白5a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目前报道仍较少〔12~15〕。

既往研究〔16,17〕报道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表明淋巴结转移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肌球蛋白5a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并在常规细胞运动和迁移中发挥作用;在肿瘤中肌球蛋白5a的消融可对转移性黑素瘤细胞的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性产生抑制作用〔6〕,本研究中显示高肌球蛋白5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

肌球蛋白5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用于在常规组织学诊断期间对恶性食管肿瘤进行评估,尤其是表达增加时可以作为早期肿瘤浸润癌的预后因子〔18〕。有研究报道肌球蛋白5a的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中甲氨蝶呤的耐药性相关;新辅助或术后化疗目前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细胞中肌球蛋白5a的表达与对某些类型药物的抗性相关〔19~22〕,因此在最初选择治疗方案时,该因子表达的评估可能是有一定临床价值的。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纳入分析的样本量较少,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可能存在偏倚,有必要行大样本的多种因子综合分析以深入了解其他因子及相互间的作用与影响。综上,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肌球蛋白5a表达因子水平可用于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及患者的临床生存,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方案及评估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肌球蛋白鳞状食管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高强度超声处理对不同盐浓度下鲢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肌红蛋白血红素辅基氧化修饰对肌球蛋白功能特性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碱性pH对马鲛鱼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CaCl2对低盐罗非鱼肌球蛋白凝胶持水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细胞角蛋白14和P16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