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影响因素

2020-02-28 12:29黄芳英陈娇娇邹幼清蓝宇涛蔡舒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养老院效能规律

黄芳英 陈娇娇 邹幼清 蓝宇涛 蔡舒

(广东药科大学 1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10;2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数量不断增大,由于年龄增长及身体健康原因,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1,2〕。据调查显示,约1/3的老年人很少参加锻炼,能坚持规律锻炼的老年人更少〔3,4〕。多数老年人锻炼的方式主要是慢走、打太极拳等,运动量达不到2018年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运动量标准〔5〕。而缺乏锻炼会加快老年人机体衰老的进程,这个问题在养老院尤其突出。既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社区老年群体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6~8〕。国内关于养老院老年人锻炼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未探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9,10〕。本研究对233名养老院老年人的规律锻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3所规模较大的养老院中选取233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沟通无障碍者;(3)自愿参与本次调查;(4)养老院居住时间≥6个月;(5)有运动能力。排除标准:(1)有精神障碍;(2)生活不能自理。

1.2一般资料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用药情况、是否有运动指导等问题。

1.3身体状况指标测量 (1)身高体重分别采用卷尺、体重秤测量。(2)闭眼单脚站立:嘱老人依次抬起左右脚,使用秒表测量;(3)握力:采用电子握力计测量。分别测量左右手各两次,取平均值。(4)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采用秒表记录老人从椅子起来,绕过正前方3 m障碍物返回椅子坐下的时间。(5)6 min行走距离:记录老年人6 min内行走的距离。(6)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测定,该量表评分范围为0~100分,其中100分为完全自理,61~99分为基本自理,41~60分为需要帮助,≤40分为全部需要帮助。

1.4中文版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S)〔11〕,用于评定老年人运动自我效能高低,Cronbach α为0.871。该量表包括10条项目,每条计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能坚持规律运动,最后取总分除以条目数所得值的平均分,分数越高显示运动自我效能越高,分数最高为10分。

1.5规律锻炼评价标准 根据2018年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推荐〔5〕,每周锻炼时间至少150 min,满足该标准的样本记为规律锻炼,否则记为无规律锻炼。

1.6资料收集 由3名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者到养老院与老年人进行一对一调查。先在养老院内选取50名老年人进行预调查,对问卷进行完善,再进行正式调查。所有的问卷当场完成,共发放调查问卷242份,有效问卷233份,有效问卷率96.28%。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非参数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Amos21.0软件对进入回归模型预测变量构建模型进行路径分析。

2 结 果

2.1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评定结果 本调查结果显示,159人坚持规律锻炼(68.2%),主要为慢走、手指操等低强度的锻炼方式;无规律锻炼者74人(31.8%)。

2.2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运动自我效能、PUGT、平均握力、用药总数、疾病种类、6 min步行试验、入住养老院前有无规律锻炼、有无运动指导、是否有家人朋友支持运动、是否害怕锻炼跌倒、是否了解运动对身体有损害、闭眼单脚站立、生活自理能力共13项(P<0.05、P<0.01、P<0.001),见表1。

表1 影响规律锻炼的单因素分析〔M(Q25,Q75)〕

2.3影响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规律锻炼为因变量,把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入住养老院前有规律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在进入养老院后比没有规律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更能坚持规律锻炼(OR=5.007,95%CI:2.015~12.444);养老院内有运动指导的老年人比没有运动指导更容易坚持规律锻炼(OR=3.725,95%CI:1.409~9.847);运动自我效能高的老年人比运动自我效能低的老年人坚持规律锻炼(OR=1.781,95%CI:1.496~2.121)。见表2。

表2 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回归模型预测变量路径分析 根据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对进入最终模型的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规律锻炼与生活自理能力(r=0.337,P<0.05)、运动自我效能(r=0.508,P<0.05)、有无运动指导(r=0.233,P<0.05)、入住养老院前有无规律锻炼(r=0.489,P<0.05)存在相关关系;运动自我效能与生活自理能力(r=0.254,P<0.05)、有无运动指导(r=0.129,P<0.01)、入住养老院前有无规律锻炼(r=0.339,P<0.05)存在相关关系。结合目前的研究结果〔11,12〕及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2)构建初始模型。结果显示路径分析模型拟合度良好〔χ2=1.389,P=0.499>0.05,χ2/自由度(df)=0.695<2,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0.001,拟合优度指数(GFI)=0.998,调整后的GFI(AGFI)=0.982,规范拟合指数(NFI)=0.995,增量拟合指数(IFI)=1.002,非规范拟合指数(TLI)=1.011,相对拟合指数(CFI)=1.000,均P>0.900〕。根据最终模型显示,有无运动指导、入住养老院前有无规律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对规律锻炼有直接和间接影响;运动自我效能对规律锻炼有直接影响。见图1、表3。

e1、e2:外生变量误差图1 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影响因素标准化路径

表3 养老院老年人影响因素效应表(β值)

3 讨 论

本研究抽取了广州市3所养老院老年人进行调查,规律锻炼率仅占68.4%,比张岚〔13〕调查的辽宁省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率73.11%低,比社区老年人规律锻炼率(71.2%)略低〔14〕。可能由于不同的研究对规律锻炼标准不一致及地区差异造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锻炼有影响。身体状况差的老年人运动能力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规律锻炼产生阻碍〔15〕。规律锻炼可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16,17〕,因此应鼓励养老院老年人加强锻炼,提高其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18,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自我效能对规律锻炼有直接正向影响,是规律锻炼的重要预测因素,与其他研究一致〔15,20〕。自我效能由美国学者班杜拉提出,运动自我效能指人面对各种困难时坚持运动的信心。有研究表明,可通过增加个体成功经验、增加替代性经验及言语说服等途径加强运动自我效能〔21〕。本研究发现运动自我效能是入住养老院前有无规律锻炼、有无运动指导对规律锻炼影响的中介变量。即前期养成规律锻炼习惯、有运动指导的老年人运动自我效能更高,规律锻炼情况更乐观。前期养成规律锻炼习惯会获得更多锻炼带来的成功经验,使他们相信坚持锻炼能为自身带来益处,获得更高的运动自我效能,促使他们坚持锻炼〔22,23〕。本研究调查显示,养老院的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很少参加锻炼,缺少个体成功的经验,并且绝大部分养老院老年人缺少专业的运动指导和监督。因此,应该以运动自我效能为核心制定促进养老院老年人规律锻炼的策略,可通过组织院内有规律锻炼的老年人介绍锻炼经验,开设运动知识讲座提高养老院老年人运动知识等方法提高老年人运动自我效能;另外,通过加强运动指导间接提高运动自我效能,促进规律锻炼。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入住养老院前有无规律锻炼对规律锻炼有直接与间接影响。过去有规律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在新的环境会保持过往的习惯,在入住养老院后依然能坚持锻炼。另外有规律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在过去的锻炼中可能会获得更多成功的经验,有坚持运动的信心,提高运动自我效能,从而间接促进了老年人的规律锻炼行为。本研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有无规律锻炼是规律锻炼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与Chen等〔9〕的研究一致。但是在路径分析结果中其预测值比运动自我效能低,可能是入住养老院前有无规律锻炼习惯对运动自我效能之间存在影响。

研究显示养老院内有运动指导,老年人规律锻炼情况越乐观。有专人带领养老院老年人运动锻炼能直接增加其锻炼的频率〔3,24〕。给予运动指导,可以帮助老年人掌握锻炼技巧,培养锻炼的乐趣,提高锻炼的信心。另外,居住在养老院内的老年人孤独感强,给予运动指导时会让老年人感到备受关注,提高锻炼自信心。但是我国养老护理员紧缺,大多数养老院只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忽略了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需要〔25,26〕。生活自理能力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人身体功能越好,坚持锻炼的可能性更大。如果老年人长期不进行锻炼会导致下肢功能受损,身体功能下降进一步导致老年人害怕在运动中受到损伤,运动自我效能更低。因此,要注重老年人身体疾病的康复锻炼,提高运动能力,另外应培养老年人运动指导的人员,促进规律锻炼。

本文探究养老院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规律锻炼状况,通过路径分析明确了规律锻炼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提示要以提高老年人运动自我效能为核心制定促进养老院老年人形成规律锻炼的习惯,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案。通过普及运动知识、锻炼益处及安全性等方法提高运动自我效能;在养老院内配备专业的运动指导人员提高运动积极性是促进老年人规律锻炼的可行办法。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是未考虑养老院管理人员对运动的认知,而且样本量少,代表性不足,并未考虑心理因素对锻炼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养老院效能规律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In My Next Life
巧解规律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