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青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统计部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北京 100860)
铁路运输组织在集中统一的调度指挥模式下,形成一种协同作业的企业环境。随着铁路公司制改革的推进,按照“依法治企”的要求,铁路局集团公司需要落实市场主体责任。由此形成的铁路运输生产计划依然维持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下达运输主要指标预期值,对铁路局集团公司经营进行指导,集团公司落实完成。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下达至集团公司的运输主要指标主要包含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换算周转量、货车周转时间、集装箱发送量、商品汽车、冷链物流、货运机车日车公里、货运机车日产量、货运列车平均总重(以2019年12项为例),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下达至基层站段,形成铁路局集团公司的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目的是督促所属各运输站段落实责任,形成各岗位对标量化数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运输生产计划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贴近现场,已经具备了“向利用源点生产数据在计件过程中要效率效益转变”的客观条件。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延续,历史上我国铁路长期以来运能不能满足运量,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在保障国计民生的大宗重点物资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铁路建设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带动作用,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形成日常运输组织工作的基础和主要依据,也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窗口。新时代建设时期,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市场经济推动下,铁路公司制改革逐步落实,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决策依据和方向,铁路运输生产计划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
按照铁路经营全面预算管理统筹协调、提升绩效产出、强化刚性约束、分级归口管理的原则,集团公司全部资源和经济业务活动纳入预算,将市场意识和效益导向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积极拓展市场,努力增运增收,挖掘内部潜力,大力节支降耗,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将预算指标分析、绩效管理、标准定额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实行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分级管理和部门归口管理。运输生产计划贯穿于铁路经营的预算全部过程,在铁路经营决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运输生产计划中涉及的运输工作量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市场预期、年度经营目标、市场竞争预测等情况编制,主要包括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日均装车、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工作成效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工作量完成的质量,通过生产计划指标的兑现情况来切实反映总体工作成效。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职工要想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就应该能够随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现自己的工作成绩。对简单的生产成果兑现展示,成为调动一线职工积极性的手段之一。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运输生产计划正是实现利润的数字化体现,通过对运输生产计划的分劈,形成考核指标,体现各部门、各工种的劳动价值,进行量化分解。尤其在铁路运输中,铁路局集团公司必须完成国铁集团的运输生产任务预期指标才能实现经营任务,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增值目标[2]。
由于运输生产计划的延续性,铁路局集团公司的运输生产计划都是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下达的运输生产计划预期值进行分析,结合集团公司下辖的专业部门进行分劈,本着直接落实、专业落实的原则进行细化,同时按照历史任务完成、设备变化、市场变化等进行调整。但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创新的发展,利用创新的手段明显不足,在发挥运输生产计划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方面优势动力不足。
铁路局集团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同时要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的运输任务预期值进行经营任务预测。铁路局集团公司需要分劈任务到基层单位,本着加大考核分析、盯控过程管理,切实调动一线职工积极性的目标,指标项目根据实际适当调整,其中生产计划指标对车务、货运、机务指标分别下达,实现有量化有指标。但由于大部分指标由专业部门测算,经营考核分析不足,缺少精细化和差异化考核管理,不能形成运输生产计划和预算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在国家铁路集团下达预期值后,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根据本单位的地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将预期值与实际市场和设备变化相结合,形成本集团公司对基层单位的运输生产计划,切实将现场的实际生产值与指标值进行结合,提高运输生产质量。例如北京局集团公司2019年在国家铁路集团下达的12项预期值指标基础上,按照不同的专业部门下达了24项指标(见表1、表2)。其中装车数、卸车数、运用车、部属现在车能够直接反映货运指标和成本;停时、中时、静载重、机车总重吨公里、机车总走行公里、机车检修率(内电分开)、列车技术速度能够及时反映效率指标的高低。对于基层单位考核更具体、更透明,更接近于成本支出和投入。但在拓展过程中,宏观调查多,精细落实少,利用创新办法取用源点信息数据不充分,存在着指标针对性不强,缺少通过具体调研而形成的具体到单位的运输生产计划指标。
表1 2019年运输主要指标预期值
表2 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运输生产计划
集团公司下达到基层站段的运输生产计划虽然经过了精细化调研、拓展等管理,力求达到计划指标的覆盖面,但往往是以历年实际数据为基础,通过实际环境的测算进行调整,缺乏精细化数据的基础。生产指标来自哪一个岗位,是谁创造了指标的利益,缺乏系统性、精准性的数据提取,没有真正精准性的管理生产计划生成和落实过程。在部分基层单位,会反馈“为什么给我们这么大指标、指标不符合实际、指标无考核对象”等意见。由于对基层单位的粗放型计划下达,造成基层单位的部分生产指标应用性不强,对计划指标“只能看、不能用”,成为完成计划指标的掣肘[3]。
运输生产计划指标下达到站段,站段作为运输生产的组织产业活动单位,并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全面分析,尤其对指标中的数据提取过程不能有效开发利用,形成站段领导有压力,基层职工动力不足的现象。站段领导压力不能下传的原因是没有有效手段进行下传,基层职工没有压力的原因是不知道工作的主要方向在哪儿,怎么干能够切实提高效率,如何能够完成生产计划。形成站段基层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现象存在。
随着物联网、智能化信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铁路运输中的各项任务指标数据已经逐步具备了源点采集汇总功能,已经能够实现利用现场最小颗粒度挖掘数据。
在铁路运输生产计划资料收集阶段,充分应用大数据和源点信息信息化,分析完成指标最小颗粒细节,由粗放型参考历史完成结果变为精细化分析历史结果,结合指标特点利用相关岗位的作业特点进行关联,切实发挥指标到岗位功能。例如在分析某单位旅客发送量指标时,将该单位售票方式、售票人数、候车服务人数、固定资产、从业服务人数等关联指标按照比例细分,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最小颗粒度的分析结果形成横向比较,论证后利用相对固定系数形成历史参考数据。同样,货物发送等任务指标制定也可以比照此办法,使用源点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由于各运输站段的地理位置、区域政策、经济发展方向等都存在差异,对运输生产的影响也不同。在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前,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地域分工发展以及政策落实情况应有初步调研,结合实际进行分劈。例如北京局集团公司所处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关系。据悉,河北省目标是建立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等功能,天津市是建立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等功能。据此北京局所处的三个省市所处站段存在较大差异,从用工成本、发展方向等都有不同,所以应该据实调整不同结构和指标,使运输生产计划有针对性、有前瞻性。
中国铁路集团和各铁路局的指标都是宏观落实型的预期值指标,在向基层单位落实下达时应进行细化分解,寻找与现场作业人员相关的指标进行下达考核,不能“一贯到底”。同时对分解后的指标应该进行反推分析,与上级和本单位预计值进行校验,使运输生产计划指标既能反映到现场发挥作用,又能使集团公司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例如2019年中国铁路集团和北京局集团公司劳产率较低的问题,除了分析原因外,建议还应根据地区特点、工种特点将个人用工成本进行分析考核,可以联挂人均发送旅客人数、人均营业收入,中转量较大单位可以联挂人均周转量,机务部门联挂人均牵引总重吨公里等项目,让站段直接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让职工能够体会到劳动价值。
运输站段作为生产单位,在接收集团公司运输生产计划后,往往需要很多精力去解剖分析,然后转化到工作岗位。由于运输生产单位的局限性,容易造成指标分配到岗情况不精确,形成不稳定现象,还不能发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作用。所以运输生产计划指标要取自于现场最小颗粒度,同样下达后也要将最小颗粒度返回给运输单位,让运输生产单位能够及时、透明地分析指标来源和提高办法,能够将指标简单分析分劈,或者根据岗位特点进行细化,实现所有岗位有指标。同时让职工能够看到工作强度和效率效益的比例关系,形成职工的生产动力,对调动主人翁责任感和职工积极性起到推动作用。
在劳动资金和人员管理方面,铁路局集团公司在班组建设、劳动定额、工资奖惩等方面都实行了专业化管理,最小管理模块大部分都是以班组、车间为单位进行管理,所以运输生产指标下达到站段后,对多车间、多工种存在分工分配的难度。将生产指标最小颗粒度的来源进行整理组合直接分配到车间、班组为维度进行分劈,以不同工种为工作强度进行分劈,让运输站段能够做到多角度细化,形成站段到车间、班组和不同工种可比的量化指标。
运输站段的经营内容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很大差异,应利用既有信息的最小颗粒度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政策调整内容,分别制定不同的运输生产计划指标。例如已经普及的客运站不考核货运业务指标,货运单位不考核客运指标,还可以考虑延伸客货周转量的内容进行对标考核,清算收入的对标考核等内容。形成站段生产内生动力[4]。
运输生产计划是各单位落实责任,形成生产动力的主要因素。利用最小颗粒度编制和下达的运输生产计划,能够充分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切实为完成任务、提高效率提供保障。
运输生产计划指标来源于现场,应用于现场,由于颗粒度小,数据是由现场基层作业岗点采集,同时也能完成进度监控,是最小颗粒度的直接收集,能够实现集团公司对站段的精细化指标管理,同时站段也能够实现对集团公司的精细化数据汇总。
由于基层作业源点信息的及时收集和汇总,现场完成的任务能够充分得到分析,与集团公司下达的指标进行随时对比,将形成实时对比、实时盯控作业进度作用,能够给各级经营决策领导提供调整和指导的依据。
运输指标的最小颗粒度上下联动,形成集团公司对站段的考核和运输站段对各岗位的考核,操作简单、结果透明,切实体现工作量与效率效益的指标化,能够实现运输指标任务的透明分解。
当最小颗粒度在岗位、工种间进行分劈落实后,逐步将劳动岗位的劳动成果与工作效率进行挂钩,陆续实行任务计件考核,体现多劳多得,让干部职工思想上由“让我干”到“我来干”的转变。
工作任务与岗位作业成果联挂后,干部职工的经济收入与工作量联挂,实现实时对比反馈的功能,逐步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思想,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全面完成运输任务。
运输生产计划预期值由中国铁路集团向铁路局集团公司下达,铁路局集团公司再对站段的任务分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利用现代化智能手段,结合各工种的工作特点,利用源点数据分析效率效益,利用效率效益反推源点信息岗位特点,形成上下联动功能,全面发挥运输生产计划在运输组织中的作用,能够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推进铁路改革创新,提高铁路运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