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柜面业务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20-02-27 07:20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柜面柜员凭证

■ 汪 敏

(昆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1 银行营业网点柜面业务管理常见风险

1.1 账户管理不严密

营业网点日常账户管理分散,未实行统一管理,致使制度执行标准不统一,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其次是账户对账率低下,对账工作出现兼岗情况,而且只对结算账户对账且真实的对账率水平较低,忽视对定期账户的对账,给内部不法人员利用这些账户盗取各种资金提供了便利。另外是受考核任务影响,对进入的大额资金放松警惕,甚至因为人情放松了账户管理制度的执行,对大额资金变动未及时进行监控,未及时联系存款人,核对业务办理的真实性。

1.2 凭证审核不科学

营业网点经办人员警惕性不高,审核凭证时未按凭证要点进行审核,尤其是不注重对凭证真实性的审核;营业网点使用的凭证防伪点过于简单,长年未对凭证防伪点进行升级,通常以肉眼来辨别要件真实性的准确性较差,给犯罪分子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变造凭证提供了可乘之机。

1.3 系统流程维护不及时

银行网点的系统漏洞未及时打补丁,流程设计未持续优化。银行网点的业务处理系统升级改造难度大,导致业务系统优化效率低,许多系统改进建议上报后最终都石沉大海。业务系统长时间未进行优化,给内部不法人员提供了利用系统漏洞舞弊的机会。

1.4 授权监督不认真

营业网点采用远程授权的方式进行授权,授权人员只能通过影像资料进行核对,无法对凭证的真实性进行有效把关。业务真实性的把关由网点内勤主任负责,网点内勤主任由于所负责的事情多、业务杂,以致审核把关不严。同时事后监督只是简单的将业务凭证与系统数据进行核对,未认真勾兑业务流水,导致存在的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另外对特殊时段缺乏有效监督,午间、周末、节假日、延时营业的营业网点前后台柜员配备相对较少,甚至于只有 1 名前台柜员、 1 名后台柜员。

1.5 重要空白凭证及现金管理不到位

一是重空领用未执行双人领用,相互制约,领用回来的重空交由他人入库时未进行清点;二是网点柜员尾箱中保管的重空数量过多,与实际使用需求不相符;三是柜员尾箱现金超库限,未实行空箱上柜;四是日终柜员扎账时,未换人真实复核,未对重空和现金进行细点。

1.6 内部制度执行不力

一是柜面人员配备的数量不足,无法按照内部控制要求设置相应的岗位,一人多岗,岗位之间无法实行有效的岗位制约和岗位监督;二是员工风险意识淡薄,对待熟悉的客户、高位营销客户、大额存款客户及领导交办的客户来办理业务,放松要求,违规办理业务;三是为了考核压力和利益驱动而侥幸冒险,绕过制度进行柜面业务的操作。

2 营业网点柜面风险事件成因分析

2.1 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基于经营发展的短期考核性指标,内部控制执行在整体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尽管内部控制考核实行扣分制,甚至出现风险案件时可以一票否决,但是由于所占比重较小,仍然得不到重视。加之考核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在责任追究上,存在追下不追上、重罚轻管等现象,导致网点人员对待检查存有抵触情绪,被动应付。其次强化内部控制的理念在传导过程中容易层层递减,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力度表现弱化,存在“上热下冷”的局面。再者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高级管理层对合规文化建设、内控制度的落实、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缺乏正确的认识,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不能处理好发展和管理这对永恒的“矛盾”,要么一管就死、要么一放就乱,部分员工风险意识淡薄,在“人情世故”的行事法下容易养成“以惯例代替程序、以感情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监督”的不良习惯和风险做法,导致风险事件甚至案件的发生。

2.2 柜面业务操作的风险评估机制粗放化

日常的经营与管理中偏重于结果控制,淡化了过程控制。风险评估工具缺乏,风险预警机制未实现全业务、全流程覆盖,也未从风险级别对业务进行事前评估,而是一种事中监督行为。

2.3 柜面业务操作的内控管理基础薄弱

从执行力的层面上来看,柜面业务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明知故犯的现象经常发生。使得很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其监督、控制、防范的作用。同时,对于既有制度,没有根据新的形式变化及业务发展需要,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和废止。监督检查时往往注重对操作层面的检查,而忽视了对制度设计的有用性及时效性的检查,导致有些内控制度的出台不接地气,无法具体操作实施。

2.4 柜面业务操作的信息沟通不通畅

银行管理部门设置细化,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但是另一方面却增长了沟通链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推诿扯皮,横向沟通渠道受阻,同一业务,各部门之间制定的规章制度存在矛盾。纵向沟通方面,由于对老员工和楼上的“上司”抱着对前辈和领导的敬畏心理,并且知道前辈们自身也有很多事情所以不是很愿意去打扰他们,造成了电话沟通说不清,当面见面没时间的情况。不仅导致银行内部资源不能很好的共享,也给内部控制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5 柜面业务操作的监督落实不到位

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实现真正的独立性,仍然受本级银行管理,在监督中往往不敢动真碰硬,执纪监督腰杆总是软半分。虽然各级领导在大力支持、鼓励委派柜面会计主管坚持原则,严格执纪,依法实施会计监督,积极倡导和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以及“风险控制优先”的会计文化氛围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真正的标本兼治的措施和政策少之又少。

3 优化柜面业务操作内部控制建议

3.1 加强内控环境建设,重塑银行合规文化

经营管理要回归银行的本质,从制度考核上要求各层级管理人员重视和支持柜面业务风险防范工作。健全人才培养竞争机制,建立管理人员积分制度,作为考核晋升的依据之一,扩宽员工晋升通道,除职务晋升外,还可鼓励业务能力晋升,享受业务职级待遇,以弥补不能获得职务晋升的弊端,借此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及业务素质。提升内控考核指标占比,充分发挥好考核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对出现重大案件或处理事故措施不得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落实领导责任。对风险隐患问题隐瞒不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从严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优质服务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坚持向合规经营要效益,严密内控要发展,培育合规经营理念,在合规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从根本上实现合规经营、集约经营、安全经营,共筑银行合规文化。

3.2 善用风险评估工具、创新风险评估手段

以关键风险点流程为基础,从制度设计、系统设计、实际执行等方面进行测试,记录测试中出现的缺陷并进行分类,运用风险评估工具设定一定的值域进行测评计量,根据测试与评估结果,可以从员工业务技能、制度建设、系统完善、强化执行力等方面采取业务管理措施,确保风险得以缓释或规避。

3.3 夯实内部控制管理基础,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过程控制是相对于结果控制的一种内部控制方法和手段。要想达到预期的控制管理目标,有效防范各类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必须要注重过程控制,优化控制流程。一是要对代理开办的新增业务、高风险业务等,严格落实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严格执行关于代理业务的制度规定及操作流程,提高经办人员的风险警惕性和识别能力,防范诈骗风险;二是要加强对高风险业务的风险排查,强化对基层网点负责人、柜员、印鉴及重空凭证管理员的行为排查,及时、全面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三是全面梳理制度流程,建立台账清单,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与废止,加强业务调研,强化对制度建设及执行的检查,确保制度执行落到实处;四是建立柜面人员违规积分管理,根据柜面业务违规情况的风险程度设定分值,定期对每个柜员的积分情况进行评比,根据积分值的高低对柜员进行处罚和问责,同时将积分作为年终评先、岗位晋升的依据。

3.4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柜面业务内部控制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分散在各业务条线,为此,有必要建立以纵向的“负责报告线”为主、以横向的“报告线”为辅的报告及沟通反馈渠道,充分运用科技技术手段,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解决管理信息缺失和数据质量问题,确保及时、完整、真实地提供各类账务和管理信息,以便根据目标导向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5 强化内外部监管,有效防控柜面风险

要全面筑牢业务、内控、审计三道防线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各业务条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检查辅导责任,稽核审计要筑牢第三道防线,注重审计实效。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及关键人员的监督力度,强化审计后评价及监督问效。同时要确保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将事后监督向事前防范前移,由合规审计向风险审计转变。同时,要充分借助对外部监督检查问题的整改来强化和完善柜面业务操作的内控管理,坚决治理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行为,切实杜绝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现象。

猜你喜欢
柜面柜员凭证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2021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笑一个吧(2则)(1)
《中国农业会计》(月刊)收款凭证
《中国农业会计》(月刊)收款凭证
社保综合柜员制的深化与创新——基于上海市的实践
我国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法律防范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农行如何提升柜面分流率
畅捷通T3凭证处理常见问题解析
柜员失误可容忍 管理漏洞不可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