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沩
(花都区新华医院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800)
脑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病急促,且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快,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如果不能及时为患者开展诊断和治疗,则会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不良预后。文献[1]报道认为,脑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多种骨科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长谷骨折、骨盆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操作,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恢复均带来较大影响,本研究选取15例患者进行相应探讨。
选取15例骨折及骨科术后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所选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证[2]。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4.63±4.72)岁。本组患者发病时间为:骨折后11例,骨科术后4例。骨折类型:腓骨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例,肱骨骨折3例。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治疗标准;(2)未中断本院治疗者。
本组15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嗜睡、反应迟钝为主的共有6例;以躁动、谵妄、为首发症状的共有4例;以定向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有3例;以幻觉为首发症状的共有2例。与此同时,本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全身强直性阵挛发作及视物不清,部分患者言语不利,且合并不同程度昏迷表现。此外,本组患者中,首发症状出现1 d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且2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体温均高达38℃。
对本组患者开展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中,10例哈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并且所有患者均合并明显的血小板降低表现。无论是血红蛋白还是血小板,其降低表现均为进行性下降,且无法用骨科专科知识进行解释。另有3例患者发现血沉增快,对所有患者开展尿常规检测,结果证实,15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尿中发现脂肪滴。
对本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显示:本组共有12例患者在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前对其开展CT检查,未发现异常征象,也无脑外伤表现。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后,对患者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3例患者基底节有片状低密度影,同时部分患者放射冠小斑点状低密度影,双侧侧脑室旁有低密度影。本组15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后开展MRI检查,结果显示,放射冠位置发现异常信号,丘脑、双侧基底节等位置也发现TI长T2异常信号,形状主要为斑点状。
本组15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于术后2~5 d出现脑脂肪栓塞综合征,平均时间为(3.21±0.47)d。
经过系统性治疗及干预后,13患者预后良好,未遗留神经系统特征;其余2例患者,1例换因休克未能及时开展骨科手术,另外1例患者持续昏迷,经过相应处理后昏迷症状缓解,且逐渐清醒。
严重骨折创伤发生后,患者容易发生脑脂肪栓塞综合征,主要原因在于骨折后髓腔内内部脂肪可经过骨折处直接侵入到患者体内循环中,从而造成脑组织微梗塞,可引发患者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脑缺氧等症状。有文献[3]报道认为,对于长骨干骨折患者而言,若患者首要体征为意识改变,同时合并心动过速、发热等表现,基本上可诊断为脑脂肪栓塞综合征。脑脂肪栓塞不仅能够单独发生,同时也可累及到患者的呼吸系统,多发于青壮年,患者首发症状多以神经系统损伤为主,既可以发生在骨折后,也可发生在骨科术后两到三天内,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一般情况下,骨科手术两到三天内被称为平平静期,不少患者也会合并意识障碍。通常,对于已经产生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如果其缺乏局灶定位体征,则能够为脑血管疾病鉴别提供便利条件。除临床症状外,本组患者接受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患者均出现血小板进行性减少表现,但是随着病情逐渐恢复,血小板也趋于正常,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尿脂肪滴。虽然两种指标对脑脂肪栓塞的敏感度不是很高,但是仍然可以将两种指标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影像学检查,对责任为。MRI检查比较复杂,透露CT是目前比较简单且方便的诊断方式,其诊断正确性比较高。
综上所述,骨折及骨科术后脑脂肪栓塞比较常见,应该注意神经系统损伤,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做好早期诊断,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提高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