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农村家庭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2-27 07:11:26文馨琦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延安市人情消费

■文馨琦 谭 静

(1.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 引 言

在整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阶段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刺激需求成为拯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消费需求被作为振兴经济的希望所在[1]。基于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缓慢之故,2018年全国乡村常住人口总量为5.8亿,占总人口比重42%,占据“半壁江山”的农村人口隐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9年7月召开的关于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会议中特别提到了“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农村消费是国内大循环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正是在此大背景下讨论延安市农村消费问题的。

2018年年末延安市常住人口225.94万人,城镇化率62.31%,可以推算出还有近40%(85万)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如何激活85万农村人口的消费对于带动全市经济增长、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全面了解延安市农村消费现状与特征,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

2 延安市农村家庭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消费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从延安市农村消费纵向增长速度来看,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增长,但与城镇、全省横向比较,延安市农村消费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2018)表明,延安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从2016年到2018年表现出加速趋势,但相对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而言,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在2017年和2018年均低于城镇,而且二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之势,2017年二者相差0.3%,2018年扩大到0.8%。

将2018年全国、陕西省以及延安市的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两个特点:一是延安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分别低于全国、陕西省0.1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二是全国和陕西省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均高于城镇,而延安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却低于城镇。据此可以看出,延安市农村消费增长速度相对城镇有放缓的迹象,这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规模的初衷不相符,将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因而成为一个应引起关注的问题。

2.2 人情消费过度膨胀

农村地区历来就是熟人社会,人情消费对于维系农村居民之间的关系必不可少。正常合理的人情消费有利于增进农村家庭以及个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扩展农村家庭的社会网络关系,也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延安市农村人情消费表现出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人情消费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二是人情消费金额成倍增长;三是人情消费名目增多,除了传统的红白喜事,近年来扩展到生日、升学、乔迁、过节、满月等名目;四是人情消费工具化和功利化。人情关系的维护不再是出于自愿,而是趋于功利心理,把人情消费当作功利性投资的手段和攀比的工具[2]。村民反映的以上四种人情消费趋势对农村家庭造成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加重了家庭负担。据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显示,延安市农村家庭人情消费支出占到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达到18%,个别家庭更多。另一方面挤出了正常消费,拉低了农村家庭生活质量。在收入有限的约束下,农村家庭人情消费支出增加使得其他更有价值的消费被压缩,从而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消费观念保守

消费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消费活动持有的基本观点、看法和态度。二元经济结构致使广大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的思想观念长期停滞于传统思维,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为保守的消费观念。延安市地处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庭在进行消费决策时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束缚,进而影响到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以及农民自身的生活质量。

2.4 农村消费环境亟待改善

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且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持续完善和发展,农村居民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延安市农村消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消费市场交易秩序有待规范;二是消费品经营者和农村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三是消费相关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在入户访谈和乡镇集市调查中发现,经营者普遍缺乏与经营相关的法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薄弱,自律性不强,破坏市场规则和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消费者则受到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和维权意识淡薄的制约,在消费者过程中自身利益被侵害时,要么默认倒霉,要么以非正常手段解决,缺乏以法律维权的观念。

2.5 市场监管薄弱

有效的市场监管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条件。延安市农村消费品经营主体流动频繁,经营地点分散,经营范围庞杂,加大了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理监督难度。乡镇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少,加之车辆、经费等方面的因素,对偏远山区商户的监管巡查力度不够。市场监管薄弱导致农村市场失序,虚假宣传、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等现象猖獗于市,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利益和消费信心。

3 引导延安市农村家庭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3.1 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农民收入预期

优质的消费品、便捷的消费服务、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等因素固然可以增强农村家庭的消费意愿,但是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收入状况[3]。而要提高农民现期收入和预期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加快落实农村各项改革,消除农民后顾之忧,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具体而言,相关政府部门在宏观层面上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巩固精准扶贫成果,防止部分农户返贫。虽然延安市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是部分农户因自然条件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有可能重新回到贫困状态。全市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要继续关注已脱贫的农村家庭,实时监测其收入变化情况,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扶贫成果。②继续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发掘农村经济潜力。目前全市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农业产业链延伸度不够,这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应从各地比较优势出发,积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引进经济价值大、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大力发展土特产深加工业,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充分挖掘本地区农村潜力,助力农民收入增长。③落实农村“三块地”以及“三权分置”改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精神,落实农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三块地”改革方案,使得土地从资产变成资本,为农民带来看得见的收益;同时继续推动农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充分开发农地的潜在价值。④继续提升全市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状况,实施社会保障水平指数化,保持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3.2 引导健康消费观念,鼓励正常合理消费

农村家庭人情消费膨胀和消费观念保守等问题,已影响到农村消费规模的增长和消费品质的提高[4],所以政府部门有必要加以适时纠正和引导。①加强宣传新风尚消费理念,引导农民正确看待人情消费。基层工商部门可以利用乡镇集市、农村庙会或者入户调研等机会,采用广播、传单、视频、文艺表演等多样化形式向农民宣传健康向上的消费理念,剖析人情消费的正面作用和消极影响,帮助农民正确认识人情消费。②强化村干部的引领作用。利用村干部在村里的权威和示范效应,教育村干部自觉抵制不正当的人情消费名目,互相加强监督,杜绝以人情消费作为伪装而敛财受贿,同时赋予村干部监督村民的人情消费和净化乡风的重任。③针对全市农村家庭保守的消费理念,相关部门也应适当给予引导。首先引导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借贷消费和适当的超前消费不是“败家”和“罪恶”,通过借贷方式实现的正常合理消费在长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其次是鼓励基层农商银行为农民合理消费提供低利息贷款,政府部门也可参与其中为其提供担保服务,降低农民正常消费的融资成本。

3.3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针对目前延安市农村消费环境存在的几方面问题,政府部门也应有所作为。①做好有关消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将有关消费以及商业经营的法律法规有计划第分门别类地在村民集聚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农村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树立法律意识,规范商业经营和消费行为。②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一是会同电信网络公司对农村地区的网络信号进行排查,了解农村移动信号和网络覆盖总体状况。二是针对信号薄弱地区增加移动网络设备,提升光纤网络接入覆盖率和4G移动用户普及率。三是适当降低农村网络使用费用,刺激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四是延展农村道路,提升农村路况。在现有农村道路的基础上,一方面修缮路况差、安全系数低的道路,另一方面要继续延长乡村公路,使得乡村道路网络化程度更高,以方便出行和电商进入。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耐用品售后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农村消费者分散,售后服务网点也需分散化,这样势必造成企业设立服务网点的高成本,因此政府发挥财政作用,采取财政补贴、提供贷款、减免税赋等支持,鼓励企业在农村投资建设维修服务网点或者派遣专业维修人员定期进行入户维修。

3.4 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农村居民消费权益

就目前延安市农村市场中暴露出的问题而言,政府监管部门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基层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着力解决基层执法人员少、经费不足等问题,健全和充实乡镇一级的市场监管机构和人员队伍。二是对于在乡镇集市上摆摊设点的流动性商贩,实施随机性和经常性检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坑蒙拐骗行为。三是针对隐匿在农村偏僻地区恶意造假制劣的窝点与销售假冒伪劣的不法经营者加大查处力度。四是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村消费者,让其主动参与到消费维权的行列之中,成为消费维权的监督者和执行者,切实维护农民的消费利益。

猜你喜欢
延安市人情消费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6:36
延安市关工委: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26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小康(2021年1期)2021-01-13 04:56:24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42
40年消费流变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0
不要透支人情
幸福(2017年18期)2018-01-03 06:34:53
人情之美
商周刊(2017年17期)2017-09-08 13:08:58
新消费ABC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21